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讨

目 录
1 引言1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1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1
2.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2
2.3 关于企业融资理论的相关研究2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3
3.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3
3.2 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3
3.3 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5
4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6
4.1 英国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7
4.2 美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7
5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8
5.1 中小企业自身方面8
5.2 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9
5.3 政府方面9
5.4 融资的创新方面10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逐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中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中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无与伦比的特性。据调查,2013年,中小企业数量目前占99%,注册企业中,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数的网上信息,出口总额分别占60%,57%,43%和60%,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由于没有确切的定义和统计,仅以此计算,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约900万,贡献率和GDP的比重占到了收入的40%和20%。
然而,中小企业在中国金融市场的份额和它的地位非常不平等,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近年来,通过外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各个方面的努力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贷款融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需求。要看到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能让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阻碍了中国的发展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出路。因此,为了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本文做了以下探讨以便缓解中小企业的问题,同时促进中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在此之前的中小型企业的研究中,我们必须先定义中小型企业的概念。中小企业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虽然具体的标准有变化,但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从定性和定量方面划分。
从定量的方面,一般是资本、员工人数和收入为划分依据,美国员工数量在1500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德国公司中的中小企业为员工数量在499以内。
从定性的角度,美国的规定是,所有的营利性企业,在业界是其从属的地位,它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德国意味着更小,抗风险能力差,以及员工与企业的企业主工作形式。
在标准中小企业的分类发生了很多次,特别是通过定量划分。在2003年,有关部门再次调整的划分标准,该标准规定销售3000万元以下的都是中小企业。
2.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2.2.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积累资本。企业外部融资来吸收外部资金,并转型为投资的过程。如发行股票。内部融资不付利息,因而不会产生融资成本,可以减少公司的现金流。此融资是企业的第一选择,因为融资成本比外源融资成本较低。
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是不一样的,并且会受环境的影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外源融资的两种基本方式,企业融资在选择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外部环境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就会转向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到直接融资还是主要基于间接融资,不仅影响自己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受到了国家财政制度等方面的限制。
2.2.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供应商和资金需求者直接形成某种债务融资是直接融资。通过中介公司融资和资本提供者是间接融资。
根据不同的产权关系,融资可分为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公司从投资者筹集资金,且承诺同意归还本金和债务融资的利息是债务融资。股权融资是公司从投资者筹集资金,并给予业主融资的状态。
在现实中,有很多的融资,公司做出选择时需要考虑到成本。对于企业来说,直接融资的成本比间接融资以及之前企业外源融资的成本较高,因而首先要考虑到的是间接融资。
2.3 关于企业融资理论的相关研究
2.3.1 信贷配给理论
在信贷市场,会有资金供给短缺,而这种情况是政府规定的,包括产品也不是一个短期的现象,这是一个平衡的信贷配给。平衡信贷配给,有两种情况,一是部门满足申请人的需要,而另一个是有区别的,以满足本申请人的需要。
斯蒂格利茨给出最具影响力的信贷配给理论。他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道德风险是必然存在的,这就是信贷配给产生源。在与中小企业的财务方面的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和透明度不够,这加深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得信贷配给问题更严重。
2.3.2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Berger和其他金融成长周期理论着重于中小企业的各种生长阶段有融资的特点。
公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财务需求和融资方法也不同。在早期阶段,年轻的公司,金融体系,以及缺乏业务记录,信息不透明的企业提供资金,在这一阶段很窄,主要是内部融资。那么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企业开始扩大规模,逐步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水平。这个阶段,企业主要是短期贷款,并开始有了信用记录。之后,公司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显著提高信息透明度的水平,主要是在股权作为资金来源形式这个阶段的企业。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1.1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化不断发展,我们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小型企业的后起之秀,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小企业市场,它对灵活性和敏感性的把握,是受到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占65%的专利,创新和中小企业的新产品也是中小企业的比例非常高且已成为创新主体。
加入WTO后,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些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增加中小企业的出口。近年来,中国出口继续增加,这部分产品主要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机制和更低的成本,可以继续扩大其贸易。随着逐步开放世界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政策的发展也开始进军。
3.1.2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的发展仅仅依靠银行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
据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调查显示:中国的中小企业约40%的人说他们的融资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并希望能得到银行贷款。这可以从表3.1,中小企业目前的贷款申请审批很少看到。中小规模的歧视存在于银行贷款。
在一定的政策推动下,中国的融资已经有一定量的扩张和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仍然使用传统的融资方式,新的融资仍很少使用。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虽然有不同的金融需求,但由于资金问题,它主要是采取内部资金融资的形式。
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一些政策建议提出在中小企业融资,但还不够完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7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