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附件)【字数:10982】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中小企业迅速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中小企业中内部控制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内部控制制度缺失,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脱节等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基于风险管理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目 录
0 引言 1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1
1.1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1
1.2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
1.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2
1.4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3
2我国中小企业基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
2.1我国中小企业现状 3
2.2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4
2.2.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评估不足 4
2.2.2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5
2.2.3内部环境存在问题 6
3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建议 9
3.1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9
3.1.1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9
3.1.2通过风险管理化解企业风险 9
3.2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9
3.2.1制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9
3.2.2构建企业风险预警体系 10
3.3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环境建设 10
3.3.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10
3.3.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0
3.3.3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1
3.4构造良好的内部牵制和监督机制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0 引言
当世界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水平也处于提高的阶段,这对于企业实际所处的市场环境产生了影响。如今国内中小企业不断发展,中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比例。然而在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的转变。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1.1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内部控制,是主要由企业董事会,这其中包括企业的部门经理、厂长以及其他等管理阶层以及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组成,一同为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从而参与决策过程的控制机制。
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内部控制一词的概念才真正得以明确,最终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前所提出的内部控制仍然仅限于内部牵制阶段。而该词主要指的是一人无法准确地对账户进行一定的控制,另外一人则无法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控制,两者之间属于相互联系、相互限制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责任分工与业务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控制以及检查机制,避免其间产生较大的错误以及弊端,两者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约束。这就是内部控制的雏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专门的报道总结得出了一定的报告,在这其中对于内部控制一词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与说明,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保护企业拥有的资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相关政策能够得以有效执行的一种方法以及措施。西方学者在实际研究内部管理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了解到,内部管理控制以及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1994年COSO颁布的关于内部控制的指导报告其中对1992的报告进行增加提出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管理层主要需要履行的职责包括: 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等。该指导报告的提出标志着内部控制发展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COSO基于自身的研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和构造,在这一框架之中,管理层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履行自身的义务,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
1.2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风险管理具体是指在项目或者是企业基于自身所处的具有一定风险的环境之中如何将风险降低至最小化的过程。而风险管理则指的是基于自身对风险的理解、分析以及估算,从中选择最有效地一种方式,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在实现最小成本支出的情况下实现具有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式。一旦企业面临的市场正处于开放状态、法律法规不具有较强的限制、产品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长的程度以及风险。好的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错误的发生,进而降低企业的损失,从而实现企业自身附加值的提升。现阶段,风险管理正处于独立于企业管理功能存在的体系,对于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来说,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以及战略管理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1.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两者关系紧密。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一般来说可以将风险分成两种:其一是内部风险;其二是外部风险。而内部控制又属于风险管理中的一部分,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五个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关联。风险防范属于内部控制目标实现中的一部分,这是由于风险防范目标强调了内部控制的作用,使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一般来说,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内部风险的产生。
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管理规范,通过建立过程控制机制、简析关键控制点以及描述流程形式的方式体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基于此,内部控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够对于风险信息进行较为迅速的收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就内部控制而言,控制风险本就是其基本作用之一。从总体上来讲,风险管理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对于此后向内部控制的转变有着较大的联系,最终内部控制发展成为了以风险为导向机制的内部控制。所以,可以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联系起来,进而将其看作整体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
目 录
0 引言 1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1
1.1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1
1.2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2
1.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2
1.4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 3
2我国中小企业基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
2.1我国中小企业现状 3
2.2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4
2.2.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评估不足 4
2.2.2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5
2.2.3内部环境存在问题 6
3改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建议 9
3.1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9
3.1.1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9
3.1.2通过风险管理化解企业风险 9
3.2完善风险预警体系 9
3.2.1制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9
3.2.2构建企业风险预警体系 10
3.3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环境建设 10
3.3.1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10
3.3.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0
3.3.3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1
3.4构造良好的内部牵制和监督机制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基于风险管理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0 引言
当世界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水平也处于提高的阶段,这对于企业实际所处的市场环境产生了影响。如今国内中小企业不断发展,中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比例。然而在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的转变。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1.1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内部控制,是主要由企业董事会,这其中包括企业的部门经理、厂长以及其他等管理阶层以及企业内部的所有员工组成,一同为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从而参与决策过程的控制机制。
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内部控制一词的概念才真正得以明确,最终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前所提出的内部控制仍然仅限于内部牵制阶段。而该词主要指的是一人无法准确地对账户进行一定的控制,另外一人则无法对系统进行相应的控制,两者之间属于相互联系、相互限制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责任分工与业务之间应该具有一定的控制以及检查机制,避免其间产生较大的错误以及弊端,两者的发展得到一定的约束。这就是内部控制的雏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针对内部控制进行了专门的报道总结得出了一定的报告,在这其中对于内部控制一词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与说明,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保护企业拥有的资产、提高经营效率以及相关政策能够得以有效执行的一种方法以及措施。西方学者在实际研究内部管理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了解到,内部管理控制以及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1994年COSO颁布的关于内部控制的指导报告其中对1992的报告进行增加提出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管理层主要需要履行的职责包括: 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等。该指导报告的提出标志着内部控制发展得到了一定的发展[1]。COSO基于自身的研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和构造,在这一框架之中,管理层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履行自身的义务,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
1.2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风险管理具体是指在项目或者是企业基于自身所处的具有一定风险的环境之中如何将风险降低至最小化的过程。而风险管理则指的是基于自身对风险的理解、分析以及估算,从中选择最有效地一种方式,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在实现最小成本支出的情况下实现具有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式。一旦企业面临的市场正处于开放状态、法律法规不具有较强的限制、产品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增长的程度以及风险。好的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错误的发生,进而降低企业的损失,从而实现企业自身附加值的提升。现阶段,风险管理正处于独立于企业管理功能存在的体系,对于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来说,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经营以及战略管理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1.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两者关系紧密。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一般来说可以将风险分成两种:其一是内部风险;其二是外部风险。而内部控制又属于风险管理中的一部分,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五个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关联。风险防范属于内部控制目标实现中的一部分,这是由于风险防范目标强调了内部控制的作用,使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一般来说,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内部风险的产生。
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管理规范,通过建立过程控制机制、简析关键控制点以及描述流程形式的方式体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基于此,内部控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够对于风险信息进行较为迅速的收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就内部控制而言,控制风险本就是其基本作用之一。从总体上来讲,风险管理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对于此后向内部控制的转变有着较大的联系,最终内部控制发展成为了以风险为导向机制的内部控制。所以,可以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联系起来,进而将其看作整体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