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最近几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的稳步推进,非营利组织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在国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施展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在成长进程中存在着不透明的财务信息、资金短缺等问题。如何有效地分析、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是非营利组织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经济政治一体化的今天,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集体,就要与国际社会进行接轨,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和社会效益,以顺应时代潮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奉献。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财务预算
目 录
1 引言 1
2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理论基础 1
2.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1
2.2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内容 1
2.3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2
2.4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2
3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及财务问题分析 3
3. 1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 3
3. 2 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4
4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经验 5
4.1 英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经验 6
4.2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经验 6
5 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8
5.1 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体制 8
5.2 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预算体系 9
5.3 运用灵活的筹资方式和筹资理念 9
5.4 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 10
结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谋利为目标的组织,有时也被称为第三部门。在这个时代,非营利组织基本上到处存在着,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慈善、教育、学术等,它的运行并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尤其是经济改革和政府相关职能的转变,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得到了壮大和发展,从2008年的41.4万个增长到2015年的66.2万多个,在国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过程中存在着财务信息不透明、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是否可以切实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非营利组织是否能够又好又快的成长与兴盛。
2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非营利组织是NPO的中译,即NonProfit Organization,又称志愿者组织、免税组织等,是不为拥有者谋利的民间组织。
在我国,一般将非营利组织分成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分为科、教、文、体等,后者则进一步分为学术型社团、专业型社团、基金会等。在国外,创设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分类准则,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慈善、宗教等等。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内容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则是指对组织有关资本的筹集、分派利用等活动所实行的规划、组织、协商、控制等任务的总和。
其主要内容一般有如下几点:
(1)收入管理,主要用于组织的收入、项目、范围、标准和收入分配管理。
(2)支出管理,首要用于组织的支出项目、范围、标准等进行的管理。
(3)预算管理,首要是通过单位预算的编写、核查和实施,对各项财务规划实行的管理。
(4)专用基金管理,主要的针对专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所进行的管理。
(5)资产管理,主要是对非营利组织的各项资产、债券、以及其他有形资产个无形资产的财产权利所进行的的管理。
(6)负债管理,主要用于非营利组织的借款、支付、临时存款、支付等管理。
(7)财务分析,首要是利用各种有关资料,对一段时期内财务活动实施的探讨剖析和评估。
(8)财务监管,主要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财务制度和法律法规对组织各项财务活动所实施的检查与督促。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非营利组织作为不谋求利润的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组织的财务行为。这一制度是组织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准则。建立和完善财管体系有利于国家实施相关政策和原则,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强化组织预算管理,确保规划和工作目标的实现。组织预算,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的中心。加强组织预算管理,有助于优化财力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和使用各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收支管理是预算达成的重要基础。深化收支管理,有益于合理安排收入,仔细规划支出,为预算的达标做好保障。
(4)强化财务分析和监管,照实反映组织财务现状。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任务,有利于财务计划的达标。同时,也有益于提高收益和资金利用率,保证行之有效的决策。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一般有如下原则:
(1)依法经营的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财务管理也不例外。组织的财务管理应该牢牢树立法制意思,坚持依法经营的原则,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融合的原则。非营利组织主要以公益性行为为主,它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在寻求社会效益的同时,组织也应该寻求经济效益,要把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3)节俭的原则。节俭是组织财务管理务必历久恪守的基本原则。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较大一部分资金来自政府预算,其资金使用基本上是一种消费支出。所以,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必须坚持节约办理一切业务的原则,有效地使用每一项资金,反对浪费,将节约措施落实到筹资,分配和使用等环节。坚持这一原则,还必须注意优化资源配置,调高资金使用率,避免因为效率问题造成的资金浪费。
(4)量力而行的原则。在非营利组织中,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量力而行,就是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财务管理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可能性,去办那些可以做到的事,而不能只凭主观意志去勉强做事。同时,在资本许可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3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及财务问题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理论基础 1
2.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1
2.2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内容 1
2.3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2
2.4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2
3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及财务问题分析 3
3. 1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 3
3. 2 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4
4 国外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经验 5
4.1 英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经验 6
4.2 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经验 6
5 中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8
5.1 完善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体制 8
5.2 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预算体系 9
5.3 运用灵活的筹资方式和筹资理念 9
5.4 进行有效的外部监督 10
结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谋利为目标的组织,有时也被称为第三部门。在这个时代,非营利组织基本上到处存在着,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慈善、教育、学术等,它的运行并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尤其是经济改革和政府相关职能的转变,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得到了壮大和发展,从2008年的41.4万个增长到2015年的66.2万多个,在国民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展过程中存在着财务信息不透明、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是否可以切实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非营利组织是否能够又好又快的成长与兴盛。
2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非营利组织是NPO的中译,即NonProfit Organization,又称志愿者组织、免税组织等,是不为拥有者谋利的民间组织。
在我国,一般将非营利组织分成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分为科、教、文、体等,后者则进一步分为学术型社团、专业型社团、基金会等。在国外,创设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分类准则,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环保、慈善、宗教等等。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的内容
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则是指对组织有关资本的筹集、分派利用等活动所实行的规划、组织、协商、控制等任务的总和。
其主要内容一般有如下几点:
(1)收入管理,主要用于组织的收入、项目、范围、标准和收入分配管理。
(2)支出管理,首要用于组织的支出项目、范围、标准等进行的管理。
(3)预算管理,首要是通过单位预算的编写、核查和实施,对各项财务规划实行的管理。
(4)专用基金管理,主要的针对专用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所进行的管理。
(5)资产管理,主要是对非营利组织的各项资产、债券、以及其他有形资产个无形资产的财产权利所进行的的管理。
(6)负债管理,主要用于非营利组织的借款、支付、临时存款、支付等管理。
(7)财务分析,首要是利用各种有关资料,对一段时期内财务活动实施的探讨剖析和评估。
(8)财务监管,主要是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财务制度和法律法规对组织各项财务活动所实施的检查与督促。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非营利组织作为不谋求利润的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规范组织的财务行为。这一制度是组织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准则。建立和完善财管体系有利于国家实施相关政策和原则,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强化组织预算管理,确保规划和工作目标的实现。组织预算,是非营利组织财务的中心。加强组织预算管理,有助于优化财力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和使用各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收支管理是预算达成的重要基础。深化收支管理,有益于合理安排收入,仔细规划支出,为预算的达标做好保障。
(4)强化财务分析和监管,照实反映组织财务现状。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任务,有利于财务计划的达标。同时,也有益于提高收益和资金利用率,保证行之有效的决策。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一般有如下原则:
(1)依法经营的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背景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财务管理也不例外。组织的财务管理应该牢牢树立法制意思,坚持依法经营的原则,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融合的原则。非营利组织主要以公益性行为为主,它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在寻求社会效益的同时,组织也应该寻求经济效益,要把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
(3)节俭的原则。节俭是组织财务管理务必历久恪守的基本原则。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较大一部分资金来自政府预算,其资金使用基本上是一种消费支出。所以,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必须坚持节约办理一切业务的原则,有效地使用每一项资金,反对浪费,将节约措施落实到筹资,分配和使用等环节。坚持这一原则,还必须注意优化资源配置,调高资金使用率,避免因为效率问题造成的资金浪费。
(4)量力而行的原则。在非营利组织中,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量力而行,就是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财务管理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可能性,去办那些可以做到的事,而不能只凭主观意志去勉强做事。同时,在资本许可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3 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历程及财务问题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