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1
2.1中小企业的定义及特征 1
2.2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 3
2.3企业生命周期的分类 4
3中小企业基于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5
3.1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性 5
3.2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5
3.3外部环境分析 6
3.4内部环境分析 7
4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构建 8
4.1基于生命周期下中小企业的财务特征 9
4.2基于生命周期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0
4.3具体案例分析 13
5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保障 15
5.1中下企业财务战略执行能力弱的原因 15
5.2中下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保障 16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引言
根据艾瑞市场咨询公布的《2014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调研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经营规模达到二百多亿元,同比增长率近百分之三十。根据相关专家预测,在今后的几年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电子商务市场经营收入增速仍将会维持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直到2018年有极大可能达到五百多亿元。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行业通过不收取交易资金、提供许多网上支付方式、无偿赠送资源等方式来获得发展。然而双方企业对于在线交易不是很熟悉难以形成固定的习惯,因此今后几年该业务的经营收入的增长预计保持平稳。显而易见,中小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当然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威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的竞争。且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低、发展资金短缺、企业发展资源缺失这些固定存在的弱点使得在全球化过程中有立足之地阻力更多。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照搬照抄大型企业的财务战略必将受到难以预计的后果,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战略才有可能弥补其先天的不足,获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避免企业初期就面临破产的风险。本文将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入手,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来探讨如何运用财务战略的思想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
2 中小企业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2.1 中小企业的定义及特征
2.1.1中小企业的定义
对于中小企业,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在其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界定标准都不一样,同时也会受到经济发展动态变化的影响。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定义中小企业是当前比较让人信服的方式,质一般是针对企业的结构形式、融资途径以及所处市场地位等方面来分类,而量则是集中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由于量在数据选取和表现形式等方面比量更为优势,因而国际上大多都以量的标准来划分。下面根据百度百科的来源举一些例子。
1、在美国,企业雇员人数低于500人的企业一般称作中小企业。
2、欧盟有所不同,雇员人数少于250人和年度总产值不少于4000万,同时自身拥有75%的股权才可以算是中小企业。
3、日本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如下:制造业中雇佣人员300人以下或年度总产值3亿日元以下;批发业中雇佣人员100人以下或年度总产值1亿日元以下;零售业中雇佣人员50人以下或年度总产值5000万日元以下;服务业中雇佣人员100人以下或年度总产值5000万日元以下。
我国对中小企业界定的有关规定则更加具体化,九届全国人代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界定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能够满足社会就业并且符合国家政策的各种形式制的企业)。2011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又对中小型企业划分的标准进一步细化。
根据世界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我们可以概括推断出以下的特征:(1)从业人数(从业人员是指领取工薪的从业人员, 不包括业经理。)几乎是世界各国界定中小企业普遍选用的标准。(2)当然,某些国家又对划分标准做了进一步的细分。譬如法国, 雇员人数低于 10人的企业一般是手工作坊等比较小的企业,雇员人数在10至50人之间的属于小型企业,在50至500人之间的是中型企业。(3)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并不是千篇一律,他们中的差异性也很明显。
2.1.2 中小企业的特征
1、所有制结构和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到来,国有企业逐渐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而中小企业大多不是国企,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艰难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企业变革政策。使得当前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工业企业中,中小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到总数的近15%、而资产总值占总数近34%。可以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就中小企业体制改革的进度而言,大力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成为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之一。
2、劳动密集度非常高.这是由于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加上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中国大、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方面的数据来看,中小企业对于闲置劳动力的利用能力特别突出。因此,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十年中未曾见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代进步的同时,市场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企业产品需求量减少的同时供应能力也不足,原本充足劳动力所带来的就业优势也将会演变成变为竞争层面上的劣势。为此,实现"二次创业”关系到当前中小企业能否发展为中大型企业。
3、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部地区优势集中。我国地域辽阔,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据相关资料显示,东中部地区以中全国40%的中小企业数量创造了占全国66%的工业总产值。
4、科技创新力量逐步成长。在科技代表生产力的时代,中小企业的创始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管理素养,他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开发新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正因为如此,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新型技术为企业之本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它们在电子产品、信息系统、电合成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譬如当今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百度、微软、 淘宝阿里巴巴、索尼等。
5、企业信用度偏低。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相较于世界其他各国的情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情况特殊,商业银行流动资金比例最高[1]。当然,流动资金也存在着风险的,比如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出去。因而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创业期还是发展期,很大程度都依靠本身自有的资金或前期利润等内源性融资渠道来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很难得到大型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也不健全,也因此造成信用记录缺失、贷款手续麻烦、融资成本高等一系列的缺点。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先天不足的问题导致其无法筹集到充足的资本,出于安全性及盈利性的考虑,各大商业银行信贷机构钟情于大企业大公司,留给中小企业的资金很少。
科学技术 高新技术、工艺技术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1
2.1中小企业的定义及特征 1
2.2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 3
2.3企业生命周期的分类 4
3中小企业基于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财务战略环境分析 5
3.1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性 5
3.2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5
3.3外部环境分析 6
3.4内部环境分析 7
4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构建 8
4.1基于生命周期下中小企业的财务特征 9
4.2基于生命周期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 10
4.3具体案例分析 13
5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保障 15
5.1中下企业财务战略执行能力弱的原因 15
5.2中下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保障 16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引言
根据艾瑞市场咨询公布的《2014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调研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经营规模达到二百多亿元,同比增长率近百分之三十。根据相关专家预测,在今后的几年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电子商务市场经营收入增速仍将会维持在百分之二十以上,直到2018年有极大可能达到五百多亿元。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行业通过不收取交易资金、提供许多网上支付方式、无偿赠送资源等方式来获得发展。然而双方企业对于在线交易不是很熟悉难以形成固定的习惯,因此今后几年该业务的经营收入的增长预计保持平稳。显而易见,中小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当然市场竞争的残酷性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威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的竞争。且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低、发展资金短缺、企业发展资源缺失这些固定存在的弱点使得在全球化过程中有立足之地阻力更多。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照搬照抄大型企业的财务战略必将受到难以预计的后果,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战略才有可能弥补其先天的不足,获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避免企业初期就面临破产的风险。本文将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入手,并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来探讨如何运用财务战略的思想帮助企业获得持久的发展。
2 中小企业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2.1 中小企业的定义及特征
2.1.1中小企业的定义
对于中小企业,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在其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界定标准都不一样,同时也会受到经济发展动态变化的影响。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定义中小企业是当前比较让人信服的方式,质一般是针对企业的结构形式、融资途径以及所处市场地位等方面来分类,而量则是集中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由于量在数据选取和表现形式等方面比量更为优势,因而国际上大多都以量的标准来划分。下面根据百度百科的来源举一些例子。
1、在美国,企业雇员人数低于500人的企业一般称作中小企业
2、欧盟有所不同,雇员人数少于250人和年度总产值不少于4000万,同时自身拥有75%的股权才可以算是中小企业。
3、日本对于中小企业的划分如下:制造业中雇佣人员300人以下或年度总产值3亿日元以下;批发业中雇佣人员100人以下或年度总产值1亿日元以下;零售业中雇佣人员50人以下或年度总产值5000万日元以下;服务业中雇佣人员100人以下或年度总产值5000万日元以下。
我国对中小企业界定的有关规定则更加具体化,九届全国人代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界定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能够满足社会就业并且符合国家政策的各种形式制的企业)。2011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又对中小型企业划分的标准进一步细化。
根据世界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我们可以概括推断出以下的特征:(1)从业人数(从业人员是指领取工薪的从业人员, 不包括业经理。)几乎是世界各国界定中小企业普遍选用的标准。(2)当然,某些国家又对划分标准做了进一步的细分。譬如法国, 雇员人数低于 10人的企业一般是手工作坊等比较小的企业,雇员人数在10至50人之间的属于小型企业,在50至500人之间的是中型企业。(3)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并不是千篇一律,他们中的差异性也很明显。
2.1.2 中小企业的特征
1、所有制结构和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随着改革开放到来,国有企业逐渐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而中小企业大多不是国企,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艰难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企业变革政策。使得当前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工业企业中,中小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到总数的近15%、而资产总值占总数近34%。可以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就中小企业体制改革的进度而言,大力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成为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之一。
2、劳动密集度非常高.这是由于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加上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中国大、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方面的数据来看,中小企业对于闲置劳动力的利用能力特别突出。因此,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十年中未曾见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代进步的同时,市场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企业产品需求量减少的同时供应能力也不足,原本充足劳动力所带来的就业优势也将会演变成变为竞争层面上的劣势。为此,实现"二次创业”关系到当前中小企业能否发展为中大型企业。
3、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部地区优势集中。我国地域辽阔,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据相关资料显示,东中部地区以中全国40%的中小企业数量创造了占全国66%的工业总产值。
4、科技创新力量逐步成长。在科技代表生产力的时代,中小企业的创始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管理素养,他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开发新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正因为如此,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新型技术为企业之本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它们在电子产品、信息系统、电合成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譬如当今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百度、微软、 淘宝阿里巴巴、索尼等。
5、企业信用度偏低。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相较于世界其他各国的情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情况特殊,商业银行流动资金比例最高[1]。当然,流动资金也存在着风险的,比如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出去。因而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创业期还是发展期,很大程度都依靠本身自有的资金或前期利润等内源性融资渠道来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很难得到大型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也不健全,也因此造成信用记录缺失、贷款手续麻烦、融资成本高等一系列的缺点。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先天不足的问题导致其无法筹集到充足的资本,出于安全性及盈利性的考虑,各大商业银行信贷机构钟情于大企业大公司,留给中小企业的资金很少。
科学技术 高新技术、工艺技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