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金融院

现如今,科学技术和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性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应运而生。因此,我国需要不断加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来应对这一问题。西方国家的养老金会计起步较早,有着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对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以及会计处理等各方面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尚且存在的不足以及验证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本人的一些观点和意见,希望能有所启示。
目录
摘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研究现状1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
1.发展 2
2.确认原则2
3.会计处理2
4.信息披露2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2
1.发展 2
2.性质3
3.会计处理3
4.信息披露3
二、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3
(一)两种理论基础3
1.社会福利观3
2.劳动报酬观3
(二)我国与西方国家养老金会计的处理比较3
1.西方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4
2.我国养老金会计处理方法4
(三)会计处理构成要素比较4
1.相关人员方面4
2.制度方面4
3.成本确认方面5
4.给付义务方面5
5.筹集方式方面5
6.管理方式方面5
(四)我国养老金会计的不足5
1.不符合权责发生制5
2.不符合配比原则5
3.养老金会计缺乏统一的规范6
4.补充养老保险的会计处理缺乏具体规定6
(五)结合国情的改进建议6
1.重视养老保险6
2. 规范养老金会计处理6
3.增加会计科目6
4.合理选择养老计划6
5.改进优惠政策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七)结论6
致谢7
参考文献7
表1.相关人员方面比较
表2.制度方面比较
表3.成本确认方面比较
表4.给付义务方面比较
表5.筹集方式方面比较
表6.管理方式方面比较
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
引言
引言
现如今全球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在岗员工总体逐渐呈现老龄趋势,他们的工资支付成了企业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养老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养老金会计制度理论以及处理方法。迄今为止,许多专家在养老金制度中融合了会计理论,更好地对养老金业务做会计处理,使信息的使用者更好地获取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有关信息,做出更好的决策。
本文通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比较,主要涉及社会福利观和劳动报酬观这两大理论基础,并结合实际比较两者的优劣;会计处理方面的规定,包括相关人员,制度基础,成本确认,给付义务等层面;我国养老金会计的发展,养老金的来源、原则、设计、具体来源、发放管理。
在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我国与西方国家养老金会计比较分析,从而发现我国养老金会计存在的问题,并为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一、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在养老金会计方面的研究起步时间比较早,并且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就。在国际上的主要代表机构分别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目前西方国家计量养老金成本时主要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其中主要负责人员是精算师。因此在确认披露养老金会计要素这方面,国际上已具备权威且系统化的核体系。
1.发展
FASB会在1948年予以公开的36号会计研究是美国的第1个会计准则,于1980年,《设定收益计划会计报告》与《养老金信息披露》等文件也一一发布。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改进,《雇主对建立会计处理后退休金和其他福利计划》发布,其中规定养老金将被包括在资产负债表里。而这一步也是养老金会计发展历史中的一大突破进步与改革。
1983年,IASB发布了《19号雇主退休福利会计》,在其中规定了公司应当于员工在岗的时将退休福利成本确认成费用。在这之后,IASB颁布了经过修订后的正式版本《19号员工福利》,里面的内容包含了有关企业全部员工的福利会计的相关处理办法。21世纪以后,?IASB也一直在对相关条例做出不断的更改变化。
2.确认原则
1948年,FASB发布了《会计研究公报》在这之中对于配比原则以及权责发生制对于养老金业务相关的会计确认计量的重要性做出了强调。在养老金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在生产和管理成本等方面的利益,而不是企业的养老金费用作为非经营费用。这样的变化会带来养老金的本质由“社会福利”向“劳动报酬”转变的观点。然而,事实上此公告也尚未彻底放弃收付实现制的相关原则。
FASB于1966年发布了养老金会计准则,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养老金成本核算,它应该对未来养老金支付义务折现后计算。这也就意味着养老金会计的核算准则正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开始转变。
3.会计处理
CAP于1956年公开了会计研究公报47号《养老金计划成本核算》,这也是养老金债务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在公报中还建议未提存的既定利益在资产负债表出示,并将增加额在损益表报告。由于既定的养老金福利不是很多,所以企业的金额大多会高于这一指标,所以建议并没有改变会计的根本问题。
1985年,FASB颁布了FASB87《雇主养老金会计处理》和88《雇主对养老金计划进行清算削减和停止津贴福利会计》。对于设定受益和提存计划与在设定受益计划之下所产生的利得损失的确认与计量都予以规范,这也促进了企业养老金会计制度趋向严密系统化。
4.信息披露
1980年,FASB公开了财务会计准则35号《设定收益养老金会计处理和报告》提出养老金计划应当是一整个的独立会计主体,养老金计划的资产负债全都应当分别确认计量与披露。第36号《养老金信息披露》里,对于既定和非既定福利的披露都给出了相应规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