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附件)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各行各业,俨然成为21世纪最响亮的名词。“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他通过对数据、信息、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着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也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众多机遇与挑战。作为以决策、控制和责任为主的管理会计,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走好信息化建设的道路。然而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分析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现状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未来的发展及问题的对策。关键词 互联网+,管理会计,信息化
目 录
1 引言 1
2 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 1
2.1 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1
2.2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1
3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分析 3
3.1 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制度存在的问题 3
3.2 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制度出现问题的原因 7
4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8
4.1 提高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 8
4.2 加强软件系统开发与信息安全 9
4.3 注重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10
4.4 推进会计信息标准化 11
4.5 海尔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案例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言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随后,政府开始制定“互联网+”计划,努力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大力促进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良好发展,积极引导各行各业搭乘“互联网+”这辆“时代快车”。会计信息化从出现到现在,随着电算化开始在许多企业中得到普及,已有所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大型企业当中,电算化在日常业务当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然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却未被重视,至今发展仍不容乐观。面对“互联网+”这股时代潮流,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必须谋求新的发展方向。
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理会计,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从传统会计当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眼于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和精密管理的的重要工具。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企业的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都在追求更加精细与密切的管理。伴随着联系的加深,精细管理的要求已从企业内部逐渐扩大到整个供应链。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将加速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并渐渐加强内部控制与流动性管理。这种联系,更加需要数据作为支撑,而“大数据”的合理应用正是可以加速和加深这一联系,基于“大数据”可以使内部控制报告进一步得到丰富,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开始出现在各行各业中,会计行业也与时俱进。会计信息化这个概念最早在我国是由谢诗芬教授在1999年于《湖南财政与会计》中的《会计信息化:概念、特征和意义》一文中提出,该概念被提出后,虽然引起了积极的讨论,但是一旦在企业当中想要实施,却举步维艰,即使在企业当中能够成功开展,也主要是体现在财务会计方面上,管理会计方面虽然多少有所涉及,但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化的程度而言,则目前整体发展速度缓慢,还远未达到能够使信息处理更加方便集中,也还不具备高水平的整合能力,因此并不方便企业和客户使用[1]。
国外的一些会计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的公司,首先他们会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 Texaco)公司每年投入公司销售总额的1%,约10.4亿美金在信息系统建设上,此外壳牌公司等大型企业也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2](见表1)。这些国外企业普遍强调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实时控制属性,力求各个部门无论何时的经营活动都在财务控制之下。同时注重公司整体流程的优化,例如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大型国外公司都设立有首席信息官(CIO),然后由首席信息官所在的总部信息管理部门统一对企业各个部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3,4]。结合国外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来看,我国管理会计起步稍晚,应用程度不高,其次理论研究也未能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其理论体系缺乏明确的主线,致使我国管理会计目前仍以介绍国外的理论方法为主,过度对西方管理会计那一套理论体系进行模仿,并不能很好的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5],而企业高级管理层又主要看中经营业绩,对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并不愿花费多余的人力物力来实施管理会计的信息化[6]。管理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的不高也导致企业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往往重核算、轻管理[5]。而就国家方面来讲,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也在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各方面原因综合以至于我国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进展不顺利。
表1
雪佛龙德士古
壳牌
埃克森美孚
英国石油
投入金额(亿美元)
10.4
30
20
52
占销售收入比例(%)
1
1.3
1
0.9
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虽然早在1999年就被提出,但却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与实践,加上企业对其需求的不明确,规划的不到位[7],软件开发滞后,再受制于许多历史原因,导致现阶段管理会计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不能充分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8]。同时在有关方面,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人才,这也是制约管理会计朝信息化迈进的又一大问题[9]。
总之,虽然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确实正在我国展开和进行,但就发展速度和结果来看都不容乐观,目前的信息化看上去像是在时代背景下盲目妥协、不得以而进行的,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整个社会都没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原本的优势和特性,因此也很难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抓住随之而来的机遇。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分析
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制度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学信息化的浪潮已经到来,但是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显示出其并不能够充分应对这股浪潮。
目 录
1 引言 1
2 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 1
2.1 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1
2.2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1
3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分析 3
3.1 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制度存在的问题 3
3.2 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制度出现问题的原因 7
4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8
4.1 提高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视 8
4.2 加强软件系统开发与信息安全 9
4.3 注重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10
4.4 推进会计信息标准化 11
4.5 海尔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案例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言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随后,政府开始制定“互联网+”计划,努力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与现代企业相结合,大力促进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良好发展,积极引导各行各业搭乘“互联网+”这辆“时代快车”。会计信息化从出现到现在,随着电算化开始在许多企业中得到普及,已有所发展,尤其是在一些大型企业当中,电算化在日常业务当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然而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却未被重视,至今发展仍不容乐观。面对“互联网+”这股时代潮流,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必须谋求新的发展方向。
管理会计信息化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理会计,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从传统会计当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眼于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和精密管理的的重要工具。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企业的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都在追求更加精细与密切的管理。伴随着联系的加深,精细管理的要求已从企业内部逐渐扩大到整个供应链。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将加速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并渐渐加强内部控制与流动性管理。这种联系,更加需要数据作为支撑,而“大数据”的合理应用正是可以加速和加深这一联系,基于“大数据”可以使内部控制报告进一步得到丰富,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开始出现在各行各业中,会计行业也与时俱进。会计信息化这个概念最早在我国是由谢诗芬教授在1999年于《湖南财政与会计》中的《会计信息化:概念、特征和意义》一文中提出,该概念被提出后,虽然引起了积极的讨论,但是一旦在企业当中想要实施,却举步维艰,即使在企业当中能够成功开展,也主要是体现在财务会计方面上,管理会计方面虽然多少有所涉及,但相对于财务会计信息化的程度而言,则目前整体发展速度缓慢,还远未达到能够使信息处理更加方便集中,也还不具备高水平的整合能力,因此并不方便企业和客户使用[1]。
国外的一些会计信息化建设比较完善的公司,首先他们会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 Texaco)公司每年投入公司销售总额的1%,约10.4亿美金在信息系统建设上,此外壳牌公司等大型企业也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2](见表1)。这些国外企业普遍强调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实时控制属性,力求各个部门无论何时的经营活动都在财务控制之下。同时注重公司整体流程的优化,例如壳牌、埃克森美孚等大型国外公司都设立有首席信息官(CIO),然后由首席信息官所在的总部信息管理部门统一对企业各个部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3,4]。结合国外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来看,我国管理会计起步稍晚,应用程度不高,其次理论研究也未能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其理论体系缺乏明确的主线,致使我国管理会计目前仍以介绍国外的理论方法为主,过度对西方管理会计那一套理论体系进行模仿,并不能很好的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5],而企业高级管理层又主要看中经营业绩,对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并不愿花费多余的人力物力来实施管理会计的信息化[6]。管理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的不高也导致企业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往往重核算、轻管理[5]。而就国家方面来讲,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也在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各方面原因综合以至于我国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进展不顺利。
表1
雪佛龙德士古
壳牌
埃克森美孚
英国石油
投入金额(亿美元)
10.4
30
20
52
占销售收入比例(%)
1
1.3
1
0.9
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虽然早在1999年就被提出,但却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与实践,加上企业对其需求的不明确,规划的不到位[7],软件开发滞后,再受制于许多历史原因,导致现阶段管理会计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不能充分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8]。同时在有关方面,我国目前缺乏相应的人才,这也是制约管理会计朝信息化迈进的又一大问题[9]。
总之,虽然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确实正在我国展开和进行,但就发展速度和结果来看都不容乐观,目前的信息化看上去像是在时代背景下盲目妥协、不得以而进行的,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整个社会都没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原本的优势和特性,因此也很难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抓住随之而来的机遇。
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现状分析
企业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化制度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学信息化的浪潮已经到来,但是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显示出其并不能够充分应对这股浪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