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视角下的耕地保护的补偿分析

摘要:十二五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安全,但与此同时为确保粮食安全,农村的大多数耕地无法转化为其他用地,农民失去了获得高收入的机会。如今的粮食安全是建立在农民损失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从而造成了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农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就需要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而平衡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农民收入。通过阅读资料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耕地保护机会成本和生态补偿两发面考虑进行补偿标准核算,进而达到粮食安全与利益补偿的目的。关键字:粮食安全 耕地补偿 机会成本 生态 Protec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food securityStudent majoring in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Name:Ning XiaomengTutor: Ma XianleiAbstract:Since the 12th Five-Year Plan, China has been attach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to food security. However, in order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most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rural areas fails to be converted into land for other uses, thus farmers lose the opportunity to obtain high incomes. In this case, modern food security is achieved at the cost of farmers losing profits, which leads to the enlarging difference of incomes between farmers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and main grain sales areas. Hence, a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s needed to be built to balance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the incomes of farmers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and main grain sales areas. By utiliz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dada analysis, this thesis conducts compensation standard accounting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opportunity cost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food security and benefit compensation.随着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越来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随之引起的粮食供给不足,粮食质量下降等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国家高度的重视。但是,由此引起的耕地保护补偿问题也不容忽视,它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农民耕作以及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没有了积极性粮食安全就无法保障。因此,只有建立良好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让农民和主产区都能得到相应的补偿才可以保证粮食安全。在建立耕地保护机制的时候,更应该从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个角度进行考虑。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机制建立的更加全面具体,而且符合当下的耕地保护要求。因此,我将结合耕地保护补偿的数量,机会成本,生态保护补偿这三方面并且以典型的粮食主产区——黄冈市为例通过对黄冈市区域特点,农民收入,耕地赤字等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确定耕地保护补偿的主客体,原则,方法从而进行耕地保护补偿的建立。最终达到农民利益得到补偿,农民耕种积极性提高,实现粮食安全的目的。一、研究意义十八大以来,粮食安全问题备受国家,政府,百姓的关注,曾经一度成为新闻的焦点,人们议论的话题。的确,粮食安全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利益。十八大提出要想保证粮食安全既需要把农民留下来,又需要把资金、技术、政策引进来。2015年的中央农村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提出保证粮食安全和产量,完善粮食价格机制,确保农民收入。这一系列的事实热点都可以看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如今,为确保粮食安全,农村的大多数耕地无法转化为其他用地,农民失去了获得高收入的机会。如今的粮食安全是建立在农民损失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从而造成了粮食转产区和粮食主销区农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图1 2015年各省农民收入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出,农民收入排在前十位的省份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福建、广东都为粮食主销区;江苏、山东、辽宁、湖北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在前十位的有六个省市,粮食主产区只有四个省市。而且,上海、浙江、北京、天津的农民收入都是排在全国前五位的,而山东、辽宁、湖北则排在第八、第九、第十。由此看来,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农民收入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上海、浙江的农民收入与辽宁、湖北已经相差了近一倍的收入。不仅如此,如今很多粮食主销区区已经出现了耕地赤字即实际耕种面积小于必要耕种面积。同时粮食主产区则出现了耕地盈余即实际耕种面积大于必要耕种面积,多住的粮食产量需要给予粮食生产区粮食供给不足的地区。在此情况下,粮食生产区不仅农民收入低,还为粮食主销区提供所缺的粮食。因而,为了调整社会不公平,利益失衡,主产区与主销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就需要以粮食主销区为首给予粮食主产区政府,农民相应的补偿。因而,建立良好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就是至关重要的。二、国内外研究情况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粮食安全都格外重视。对于耕地保护部的研究的人也就随着越来越多,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一)、国内研究情况1.国内耕地保护补偿措施的研究在毛良祥的《给予保护补偿标准与保护基金规模的研究》中,毛良祥认为耕地保护补偿的措施应该考虑外部性理论和机会成本理论,将耕地保护补偿分为占补平衡耕地保护补偿和区域内部非占补平衡耕地保护补偿进行补偿标准的测算。在张忠明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研究》中作者更强调的是区域的公平性,突出粮食主销区应该给予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是以先确定补偿面积,补偿金额,最终确定补偿标准的技术路线。在邓建的《重庆市耕地保护机制研究》中作者通过耕地赤字与盈余情况确定耕地保护补偿主体与客体,将耕地补偿面积标准化,分别计算出耕地的生产收益权价值,发展权价值,农民生存保障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进行核算,最终得出需要补偿的标准。在方丹的《重庆市生态保护补偿》中作者主要强调的是耕地保护的生态补偿,其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当量值支付意愿,恩格尔系数等数据进行生态补偿的标准测算。在曲福田的《不同粮食分区间耕地外部性补偿的研究》中作者将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以及产销平衡区之间的利益协调通过机会成本税和GDP增长提成的方法来解决。2.国内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研究在毛良祥的《给予保护补偿标准与保护基金规模的研究》中将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分为区内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和区际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其中区内耕地保护补偿方式分为基金补偿、实物补偿、技术补偿、社会保障、建立农业保险。在骆璋的《粮食安全下主产区耕地保护政策研究》中将我国耕地保护问题归因于主产区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耕地保护机制不完善、耕地保护的责任与义务不对称。提出要完善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生产区农地产权、设立土地发展权,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征地制度和层序。在张忠明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研究》中作者认为应该加大对粮食核心产区的扶持力度,构建以利益补偿资金为核心的利益补偿机制,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在张济国,周景飞的《黄冈市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作者提出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加大监管力度,减轻农田污染,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二)国外研究情况国外的一些学者比较侧重于耕地数量变化的研究,Jeffrey H耕地非市场化价值的评估以及对耕地财产权设定的角度提出耕地保护的补偿措施。Dennis Wichelns和Mark B两位学者从发展权的角度系统的分析了发展权的转让对耕地保护的影响。在生态补偿方面外国学者相对中国而言研究的比较深入,广泛。有些学者着力研究宏观经济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对土地质量的影响情况;有些学者对土地景观生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有些学者对耕地生态补偿措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学者Ciriacy-Wanturp提出耕地保护外部性评估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ostanzn提出了完整的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三)总结 根据现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在措施方面,国内的耕地保护补偿的措施大多是考虑机会成本的和耕地面积。在方丹的文章中考虑到了生态补偿,但是同国外的研究情况相比,国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较少,在Costanzn的文章中则对生态补偿的研究较详细,有具体的补偿方法。在制度方面,在大多数的研究中都主要是以资金为核心的利益补偿,在毛良祥的文章里则提到了社会保障和农业保险,以及技术补偿。相比只给予经济上的补偿后者更可以满足农民物质和心理的需求。三、以黄冈市为例依据(一)黄冈市区域特征 黄冈市的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多,年日照数接近常年,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同时,黄冈市交通便利,与京广铁路、京九铁路连结。长江水道横穿全市六个县。更有九江大桥、黄石大桥和鄂黄长江大桥使黄冈与九江、黄石、鄂州三市紧密相连。使黄冈市成为了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为其他城市提供粮食。在地理位置上,黄冈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与河南、安徽、鄂州、黄石、九江相邻。(二)耕地盈余/赤字(以2013年为例)1.确定我国人均必要粮食消费量 人均必要粮食消费量=最低人均消费量*自给率(我国通常把自给率定位95%) 式(1)已知我国2010年粮食人均消费量为389kg,到2020年预计达到395kg。我国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应该由最低值389kg与自给率相乘。因而我将以370kg作为2013年的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2.确定必要耕地面积根据《2013年黄冈市统计年鉴》黄冈市2013年人口数量为740万人,黄冈市2013年平均粮食单产为5955公斤/公顷。由此得出黄冈市2013年必要耕种面积:必要耕种面积=人口数量*粮食人均消费量/平均粮食单产=46万公顷 式(2)3.结论根据《2013年黄冈市统计年鉴》得出黄冈市2013年实际耕种面积54万公顷 得出结论为2013年黄冈市实际耕地面积大于必要耕地面积,属于耕地盈余状态属于典型的粮食主产区。盈余的部分产出的粮食将给予粮食生产区,从而利益受损。(三)黄冈市农民收入情况 图2 黄冈市2013——2015农民收入情况由此可以看出,黄冈市2013年——2015年农民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农民收入。所以,作为粮食主产区而言的黄冈市,应该建立相应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而保证粮食安全,以及提高农民收益。因此,研究耕地保护补偿黄冈市具有典型性。(四)耕地数量及耕地质量黄冈市的耕地面积数量成逐年减少的趋势,据资料统计自从1983 年以来至今,黄冈市的耕地总面积已经减少了3.0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也已经由0.06公顷减少到了0.04公顷。由于黄冈市地处长江流域以及长期的只耕种不对耕地进行保护,如今黄冈市耕地污染严重,从而造成土壤的肥力下降,土壤酸化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就会危机粮食安全。所以进行耕地保护迫在眉睫。若要进行耕地保护,就必须要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五)结论通过以上对黄冈市耕地现状,农民收入进行分析。我认为黄冈市在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中具有典型性。因此,下文我将以黄冈市为例进行分析。四、研究方案(一)研究方法1.文献查阅法因为我所研究的课题为《基于粮食安全下的耕地保护补偿的研究》在文章中我主要是以黄冈市为例来进行分析的。所以,要实地调查十分困难。同时,我所研究的内容需要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我选择了文献查阅的方法。在文献查阅中我需要搞明白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耕地保护补偿的目的、耕地保有量,耕地赤字,耕地盈余,耕地保护机会成本,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概念、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耕地保护补偿的主体,客体分别是什么。从而,理清思路,找到解决本论文中提到的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利益不协调的问题,耕地保护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2.数据分析法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农民收入进行对比,这就需要全国各省农民收入情况的数据。其次,在对耕地保护补偿的标准进行确立时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才可以计算出黄冈市耕地保护面积补偿数量以及耕地保护补偿资金补偿数量。因而,我的大多数数据都是源于《2011年黄冈市统计年鉴》、《2012年黄冈市统计年鉴》、《2013年黄冈市统计年鉴》以及《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都是真实可靠的。找到数据后经过整理分类,我通过建立柱状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耕地保护的补偿标准。(二)技术路线 我主要是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相关统计年鉴,如:《2013年黄冈市统计年鉴》,《2014年黄冈市统计年鉴》、《2015年黄冈市统计年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根据这些资料,结合黄冈市的实际情况确定耕地保护的原则,对象进而帮助我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标准。具体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项目总体设计阅读文献,资料,统计年鉴进行思路构建,数据分析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补偿目标 补偿原则 补偿主客体 补偿标准可行性和创新性分析(三)补偿目标的确定在本篇论文中,我认为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主要目标有两点:1.实现耕地保护,实现国家粮食安全。2.达到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的相互利益协调,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等一系列的综合动态平衡。(四)补偿原则的确定1.公平性原则 要说耕地保护补偿,公平原则是最为重要。因为,公平是一切活动可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如今,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差距非常的大,所谓的公平性早已丧失。实行耕地保护补偿就是要缩小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农民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达到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利益协调,从而体现公平。2.激励性原则 当下粮食主产区农民由于收入相比粮食主销区农民偏低,而且在我国现行生态破坏影响之下,耕地的粮食产量急剧下降。这些都导致了农民的耕种积极性下降。耕地保护补偿应该遵循激励性原则,给予农民的补偿能够达到激励作用,使得农民在利益的驱动之下能够以积极的态度种植粮食,保护耕地。3.可持续发展性原则达到可持续性发展是耕地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最终目标。使人口、经济、环境相互协调,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的动态平衡。(五)补偿主客体的确定1.耕地保护补偿的主体(1)粮食主销区从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的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农民收入与耕地保有量等一系列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粮食主销区用于农作物耕种的耕地急剧减少,用于建筑业和服务业的耕地急剧增多,这些因素都在促使粮食主销区的经济迅速增长,人口逐渐涌入经济发达的粮食主销区。这使得本地区生产的粮食远远无法满足所需求的数量。因此,就需要从粮食主产区调入粮食。可以说,粮食主销区是粮食主产区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最大受益者。但是,粮食主销区并没有对从粮食主产区获得收益的部分承担一定的费用。因而,粮食主销区应为耕地保护补偿的主体。(2)中央政府 结合相应的政策以及规章制度,我们可以知道当今中央政府为了保证粮食安全,耕地不允许转化为其他用途的土地。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农民无法将耕地转化为建筑业,服务业用地,而只能生产粮食作物,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因而,中央政府也应该是耕地保护补偿的主体。2.地保护补偿的客体(1)种地农民农民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具有土地的使用权以及直接获得土地收益的权利。如今,中央政府大力强调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进而作为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成本的主要承担者的农民,无法将自己的土地用于建筑业,服务业——这些同种植粮食相比能够得到较高收入的活动。只能种植粮食,再加之如今的生态破坏十分严重,粮食产量大大降低。这些因素,使得农民产生利益损失,同时也降低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因此,农民应该为耕地保护补偿的客体。(2)粮食生产区政府 作为粮食生产区政府,自从农业税收取消以来,政府的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建筑业与服务业。但是以本论文的粮食生产区的范例黄冈市为例,黄冈市的建筑业与服务业相比其他省市十分落后。又因黄冈市靠近长江一带,耕地的污染严重。地方政府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上。但是,却得不到相应的收益。因此,粮食生产区的地方政府也应该是耕地保护补偿的客体。五、耕地补偿标准的核算 确立耕地保护补偿标准,需要确定补偿耕地的面积是多少,补偿的单位面积的金额是多少。所谓耕地补偿的面积就是黄冈市2013年必要的耕种面积与实际耕种面积之间的差额。也就是说,黄冈市2013年用作种植粮食供给粮食主销区的耕地面积。补偿的耕地面积与单位面积补偿的金额的乘积就等于粮食生产区应该补偿给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标准。(一)耕地补偿面积的数量的确定在本论文对黄冈市耕地现状进行分析时就已经计算出了2013年黄冈市必要耕地面积:必要耕种面积=人口数量*粮食人均消费量/平均粮食单产 式(2) 由《黄冈市2013年统计年鉴》可知黄冈市2013年人口数量740万人,粮食人均消费量370kg,平均粮食单产5955公斤/公顷,实际耕种面积54万公顷。由此得出必要耕种面积为46万公顷,补偿耕地面积=实际耕地面积-必要耕地面积8万公顷。(二)机会成本补偿的确定所谓机会成本其实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在耕地当中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指一块耕地用于非农化,(比如说将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可以获得的经济收益。如今,若要进行耕地保护就会使耕地失去转化为其他用途土地的机会,从而也就使农民失去了更大收益的机会。因此就需要给予机会成本补偿。 要想测算黄冈市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补偿标准具体步骤和流程图如下:1.算出黄冈市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所可以获得的收益是多少2.要计算出耕地的现实收益是多少3.定出机会成本即进行耕地保护所损失的成本,也就是前两部得出的结果的差额。 下面我将以2013年黄冈市为例进行机会成本的测算:1.我计算机会成本所采用的方法是耕地转化为工业用地。我选择这一方法的原因在于具有可以转化为建设用地可能性的耕地大多数都是在城市的边缘,在城市边缘进行商业用地开发,住宅用地开发的可能性很小,而进行工业用地开发的可能性很大。表1 2013年黄冈市工业用地基准地价 单位(元/m^2)一级300.03二级289.30三级259.15四级205.38五级171.15根据表格中的统计结果显示,黄冈市的工业基准地价总共分为5级。最高级即1级工业用地的基准地价为300.03元/m^2,最低级即5级工业用地基准地价为171.15元/m^2。在《基于TM 图像的黄冈市耕地非农化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力分析》这篇文献中作者着重分子了黄冈市耕地非农化变化情况,我发现从1990年——2010年这20年间,耕地减少量最大的是北部地区,属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因此,我认为应该选用低级的工业基准地价进行计算即171.15元/m^2。折算为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年收益为11.9万元/公顷。2.接下来要计算2013年黄冈市耕地收益的的现实值。根据《2013年黄冈市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2013年黄冈市种植业总产值 268.05 亿元,耕地面积536779.71公顷。由此可以得出2013年黄冈市耕地现实收益为4.99万元/公顷。3.根据以上得出来的数据可知2013年黄冈市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收益为11.9万元/公顷,耕地的实际收益为4.99万元/公顷。由此两者之差则为黄冈市机会成本的补偿标准为69100元/公顷。(三)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的确定近几年生态污染十分严重,如今黄冈市被污染的耕地面积已经占总体耕地的5%左右。污染类型主要有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极大地影响着黄冈市农产品质量以及粮食安全。又因黄 冈 市 地理位置的原因,黄冈市地 处 长 江 中 游 北 岸 , 水 土 流 失 的 问 题 比 较 严 重,进而同样影响着耕地的质量和粮食的生产。作为生态遭到破坏的直接受损者农民来说,粮食作物大量减产,质量下降可谓是严重的打击,大大降低了他们耕种的积极性。因而,我认为进行一定数量的补偿不仅可以弥补农民的损失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保护耕地的积极性。要想确定耕地的生态补偿标准,需要明确两点:1.首先要对耕地的生态效益进行核算其中包括:气候调节、气体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废物处理这六项。2.其次要明确当量因子这一概念当量因子就是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相对贡献大小的潜在能力, 1个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等于当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下面便是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过程:D=1/7(M1*P1*Q1+......+Mn*Pn*Qn) 式(3)以上每一个字母的含义为: n:粮食作物的种类 黄冈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油菜籽5种农作物;Pn:第n种粮食作物的平均价格,单位为元/kg;;Qn:第n种粮食作物的平均单位产量,单位为kg/hm2;Mn:第n种粮食作物总的播种面积,单位为hm2;D: 1单位当量因子的价值量 单位为元/hm2; 表2 黄冈市2011——2013农作物生产情况统计表年份作物类型种植面积/ hm^2单产/(kg/hm^2)平均价格(元/50kg)D/( hm^2.a)2011棉花545101337.17654.881105.14油菜籽1826601858.90169.31玉米54703563.6286.91小麦708302745.3877.05马铃薯215004677.5876.22合计334970。。。。。。2012棉花549801508.66904.911511.57油菜籽1853501846.26221.31玉米50405251.9886.91小麦692802347.8897.99马铃薯234405219.7580.43合计338090。。。。。。2013棉花534201613.05927.221576.86油菜籽1970601950.84230.23玉米90405294.00115.03小麦717802706.0094.84马铃薯304603563.0067.6合计361760。。。。。。以上关于粮食种植面积,单产量以及粮食平均价格的数据全部来自:《黄冈市统计年鉴2011》,《黄冈市统计年鉴2012》,《黄冈市统计年鉴2013》,《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2013》。 根据上述的公式以及耕地面积,单产量,平均价格计算出了2011——2013年每一年的当量值。S=I*D 式(4) 以上公式中的字母分别的含义是:S:每一年的生态效益值;I:当量值;D: 黄冈市2011——2013年耕地生态系统的单位当量因子价值量。测算出黄冈市2010——2013年的耕地生态系统不同生态功能的生态效益值。表3 黄冈市2010——2013年的耕地生态系统不同生态功能的生态效益值统计表当量值201120122013废物处理1.641812.432478.972586.05水源涵养0.6663.08906.94946.12生物多样性保护0.71784.651073.211119.57土地形成与保护1.461613.502208.892302.21气候调节0.89983.571345.301403.41气体调节0.5552.57755.79788.43合计。。。6409.88769.19145.79以上当量值的数据来自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图3 黄冈市2010——2013年的耕地生态系统不同生态功能的生态效益值以上所求出来的生态效益值并没有考虑人们的心理以及实际支付能力等诸多因素,因此以上的生态效益数值只可以作为耕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值。要想得到其现实值就需要以理论值为基础进行修正。由于是考虑了人们的意愿和支付能力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结合黄冈市的实际经济状况进行修正,换句话说也就是通过黄冈市的综合恩格尔系数得到人们的支付意愿进而得到修正系数。(综合恩格尔系数即为城镇恩格尔系数和农村恩格尔系数的加权平均均值。) H=1/(1+e^(3-1/En)) 式(5)公式中每个字母的含义为:H:个人支付意愿;En:综合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 %城镇恩格尔系数 %平均恩格尔系数 %支付意愿修正系数201142.336.439.40.38650.4028201338.536.337.40.4191有上表中可以得出修正系数为0.4028。根据此修正系数以及黄冈市2011——2013年耕地生态补偿的理论值即可以得出现实值。Wn=Mn*N 式(6)以上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Wn:耕地生态效益的现实值;Mn:耕地生态效益的理论值;N:修正系数 表4 黄冈市2011——2013年耕地生态效益理论值和现实值 理论值现实值20116409.82581.8720128769.13532.1920139145.793683.92以2013年为例,2013年的修正系数为0.4028,已知其理论值为9145.79,由此可以得到其现实值就为理论值与修正系数的乘积3683.92。因此,我们就可以把3683.92作为2013年黄冈市耕地生态补偿的标准。 图4 黄冈市2011——2013年耕地生态效益理论值和现实值由图表的数据可以得出2011年黄冈市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应该为2581.87,到了2013年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增长到了3683.92。增加了1102.05。这与方丹对重庆市2003——2012年的生态补偿标准弹性区间为(1977.11,5051.75)元/hm^2基本吻合,所以说用此方法来计算黄冈市的耕地生态补偿具有可行性。六、结论 本篇论文主要以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达到社会动态平衡,从而确保粮食安全为突破口。将粮食主销区和中央政府确立为粮食安全下耕地保护补偿的主体,将粮食主产区政府和农民视为耕地保护补偿的对象,以公平,激励,可持续的原则奖励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机会成本和生态补偿两方面以黄冈市为例进行了补偿标准的测算。 测算的主要步骤:首先计算出应该补偿的耕地面积;其次,分别对机会成本和生态保护补偿的单位面积补偿金额进行核算;最终,两者的乘积就是耕地保护补偿的标准。由此,因为2013年被给予的耕地面积为8万公顷。生态保护补偿的单位面积金额为3683.92元/公顷,机会成本补偿单位面积金额为69100元/公顷。因此,通过我对耕地保护补偿的理解,机制的建立,标准的核算最终得出2013年黄冈市应该得到的补偿为8万公顷*(69100元/公顷+3683.92元/公顷)=582271.36万元。 由经济发达的粮食主销区和中央政府承担582271.36万元的耕地保护补偿费用是合理的,也是粮食主销区和中央政府可以支付的。所以,我认为本文所建立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具有可行性。 七、创新与不足(一)创新之处我认为我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我所针对的对象是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两者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这一个问题在当下是十分突出的。并且在进行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建立时我考虑了关于耕地的生态保护补偿的问题,如今这项研究在国内还是很少的,并且我认为生态保护是中国面临经济飞速增长的情况下必须要考虑的。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标准运用机会成本和生态补偿使整个补偿机制显得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 因此,我认为本篇论文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我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下比较突出的,而且考虑到了生态的因素,更加具有现实性。(二)不足之处我认为我的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在耕地保护补偿的机制建立中我虽然考虑了生态的因素,但是,我只考虑了经济方面的补偿。忽略了粮食主销区及政府对粮食主产区在物质方面以及技术方面的补偿,这两方面对耕地保护来说也是很关键的。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考虑到这两方面。 致谢参考文献:{1}毛良祥.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与补偿基金规模研究[D].2013, 72-75[2]骆璋.粮安全下生产区耕地保护政-29策研究[D].2012, 29-32[3]张忠民.粮食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2012, 27-32[4]邓建.重庆市耕地保护机制补偿研究[D].2010 ,26-31[5]曹福生.试论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协调机制的建立[M].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 0517-6611,(2005),09-1739-02[6]路景兰.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D],2013,27-29[7]方丹.重庆市耕地生态补偿研究[D].2014, 29-30[8]冯艳芬.生态保护标准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4),84-88[9]潘义勇. 产权经济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9 [10]卢现祥. 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64.[11]尤艳馨.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体系研究[D].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 2007[12]吴成福.我国农业主产区粮食补贴政策的分析评价[I].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122-125.[13]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2011,19-23[14]闫增强,黄河李,永宁.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外部经济性的简略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04(1),58-61[15]Catsten Drebenstedt. Regulation, Methods and Experiences of Land Reclamation in German Opencast Mines [A]. Addressed to Mine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the 21 Century-Beij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 Reclamation. 2000.11~21.[16]De Groot, Rudolf S,Matthew A. Wlison, Roelof M. J. Boumans. A typology for theclassification,description an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fuctions,goods and services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1):393-408.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研究意义.2
国内外研究情况.3
以黄冈市为例的依据.4
研究方案.5
(一)研究方法.5
技术路线6
(三)补偿目标的确定.7
补偿原则的确定7
补偿主客体的确定7
耕地补偿标准核算.8
耕地保护补偿面积核算8
机会成本核算8
生态补偿金额核算9
结论12
创新与不足12
创新之处..13
(二)不足...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下耕地保护补偿分析
引言
引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3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