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对现代工商企业的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近年来更是成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关注的新热点。它主要由编制环节、执行和控制环节与考核环节这三部分构成。在我国,全面预算管理虽然已经在企业中得到推广,但其实施还存在缺乏战略导向性、预算松弛、预算控制和考核机制不健全、企业软环境和硬水平不符合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等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从预算的三个环节入手,对优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措施发挥预算与整体战略协同效应,加强预算执行控制能力,建立健全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软环境建设以及提升硬件水平等。以期企业能高效实施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最终的战略目标。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执行,预算考核指标体系
目 录
1 引言 1
2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1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1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2
2.3 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3
3 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
3.1 全面预算缺乏战略导向性4
3.2 全面预算松弛4
3.3 预算控制和考核机制不健全5
3.4 企业软环境水平不符合全面预算管理要求7
3.5 企业硬环境落后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8
4 优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8
4.1 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与整体战略协同效应8
4.2 加强预算执行控制能力10
4.3 建立健全预算考评制度11
4.4 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软环境建设12
4.5 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硬件水平14
结论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其制度标准和体系已极为成熟,而今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预期目标的达成更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于20世纪20年代,自美国的通用汽车、杜邦公司产生之后,全面预算管理很快成为了大型现代化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从90年代起,我国企业也开始了积极探索全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预算管理的道路。例如上海宝钢集团、青岛啤酒等都进行了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规模的壮大,预算管理愈发重要,促进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推动了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状况越来越复杂,摒弃传统管理模式,引进全面预算管理使之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工具已成必然。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状态。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劳动力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问题也导致中国的经济竞争力下降。传统的管理模式只会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因为其股东至上的观点使得预算目标注重的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种单一性的目标体系只强调结果而不注重过程,整个计划的执行过程混乱且难以控制。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具规划、协调、控制等功能为一体且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机制,协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越来越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并将其列入工作重点。但就整体应用情况看,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实际运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企业预算的效果甚至是基本生产经营状况都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能够以市场和战略为导向,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全面预算执行、控制业务风险,确保全面预算目标与考评目标一致,有力地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从而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1]。
2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预算是在对企业业务情况预测的基础上,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示财务和经营资源运用情况的详细计划。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它主要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投资预算。全面预算不仅包含对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战略目标的提出,还包含研究实现既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全面预算为基础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在强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同时融入了战略化、价值化和人本化理念。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企业在这个工程中要进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和调查以及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些管理活动都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图21体现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具体表现为:由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各项经营计划,制定各项业务及各个部门的执行目标,完成预算的编制后将执行目标进行落实,并在期末进行各个执行部门的业绩评价,整个预算的实施流程都会受到控制和监督,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
/
图21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循环图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2.2.1 战略性
企业的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其利益目标而制定的企业的行动规划,是企业处理重大事务的行动指南[2]。具体来说,战略管理是企业通过运行某种经营模式或管理机制以整合企业的目标、经营活动和方针政策,最终使企业具备战略上的领先和竞争上的优势的管理行为。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支持和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没有预算支撑的公司战略不具备操作空间,没有战略指导的预算是没有目标的预算,不能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2.2 机制性
预算的显著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控制机制。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全面预算离不开控制标准的制定。除此,全面预算的机制性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内容上来说,由日常经营活动可以看出,所有的费用支出和现金流量都可以作为预算指标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之中,环环相扣;从运行上来说,全面预算管理本身有一整套的控制程序,如编制、审批、执行、监督、考评等,鲜明的程序化体现出了它的机制性。
2.2.3 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是“全面”二字,主要表现为全员性、全额性、全程性。“全员”是指预算过程的各职能部门各部门员工的参与。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预算目标的层层分解,让各级员工能明确个人的日常工作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关系;二是指企业资源在部门之间协调和科学配置的过程。“全额”指预算涉及金额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不仅包含日常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还有资本决策预算。另外,全面预算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以及资源的协调配置等非财务方面的发展趋势[3]。“全程”指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即全面预算管理指导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不仅限于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还应该包括预算的监督、分析、调整和考评等。
2.3 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9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