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的应用研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在完善建设体系,企业会计准则在实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允价值作为企业会计准则中,一个新兴的计量属性,在经济发展中它发挥出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在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出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体系、培育市场进行公平交易、加快建设高素养会计人才队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改进会计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等对策[1]。关键词 公允价值,应用状况,问题,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有关公允价值的理论概述 1
2.1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演进过程 1
2.2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概述 2
3 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 2
3.1 公允价值在当今我国经济中的应用现状 2
3.2 公允价值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2
4 如今在实际运用公允价值时存在的问题 3
4.1 亟待提升的公允价值理论研究水准 3
4.2 缺乏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4
4.3 存在争议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 4
4.4 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不高 5
5 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5
5.1 严控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公允价值 5
5.2 增强对公允价值经济方面的监管力度 5
5.3 构建及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概念的框架 5
5.4 增强经济体制市场建设,改善市场规律性 6
5.5 提高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 7
5.6 熟悉掌握公允价值应用的绝对可靠性要求 7
5.7 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监督,防止企业操纵利润 8
5.8 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8
5.9 增强教育会计从业人员,提高会从人员的职业素养 9
6 案例分析 10
6.1 案例背景介绍 10
6.2 美图公司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0
结论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公允价值又名公允价格、公允市价,其定义是“在买卖双方熟悉市场,且在公平交易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者是无关联的两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能够交易其所持有的一项资产被或者可以被清偿的一项负债的成交价格” [2]。现今,我国通过对公允价值应用,使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趋同,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大步,这同时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日渐成熟 [3],正确的应用公允价值,有助于提高中国市场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减少反倾销诉讼的发生概率,同时,又可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的基础设施作用,以提高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的管理水平。但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发现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
伴随着现代交通以及通信技术的成长,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互相分散的市场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一体化。随着时代的推进,公允价值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显著。因此,加快研究如何解决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方面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
2 有关公允价值的理论概述
2.1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演进过程
厦门大学的黄世忠教授是最早在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学者。教授认为,在全球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在广泛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证明在一定程度上,该计量方法是要更优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的。所以,二十一世纪的主要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有着极大的可能[4]。于是,我国开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与此同时,使它逐渐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然而实际的发展,通常不能被人们掌控,在刚吸收新鲜事物的时候,常会和本土环境不相适应,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也未能避开这个规律。例如,部分企业趁政府在监督管理上的疏漏而造假,引发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大事。财政部从而希望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并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理论根据,但在当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太不稳定,财政部能做的只有尽可能限制公允价值的使用了。当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我国被限制使用后,也直接导致了它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变得异常缓慢。随着08年爆发的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国际上对公允价值计量如何正确应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辩论。现如今,各国都在努力向前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构建世界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俨然是大势所趋。为了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披露更加规范,2014年财政部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依据,制定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5]。
2.2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概述
目前,我国已经公布出多达三十项具体准则触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概念。在这三十项中,在不同方面运用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概念的已达到了十七项。显然,公允价值涉及规模是巨大的。具体分为:一是应用在存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方面的公允价值;二是在运用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公允价值;三是应用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四是企业合并在非同一控制下时引入的公允价值[6]。
3 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
3.1 公允价值在当今我国经济中的应用现状
公允价值在我国于1998年开始正式启用。但当时,运行公允价值的必要条件还未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完全具备,从而导致遏制不住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公司利润情况的发生。一时间,社会上比比皆是会计造假、财务信息失真、公司财务丑闻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因此在2001年,中国决定放弃应用公允价值。时至今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日益成熟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也被再次引入到新的会计准则中。但在引入的同时,并未对其应用放松以待,相反地,对待它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不仅如此,因为将其再次引入中国经济中,审计准则方面也为此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其中尤其增强了监管公允价值计量施行的力度。当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市场监管机制日益完善的大前提逐渐完成时,同时也在证明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运行条件已初步具备[7]。
目 录
1 引言 1
2 有关公允价值的理论概述 1
2.1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演进过程 1
2.2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概述 2
3 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 2
3.1 公允价值在当今我国经济中的应用现状 2
3.2 公允价值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2
4 如今在实际运用公允价值时存在的问题 3
4.1 亟待提升的公允价值理论研究水准 3
4.2 缺乏完善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4
4.3 存在争议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 4
4.4 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不高 5
5 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5
5.1 严控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公允价值 5
5.2 增强对公允价值经济方面的监管力度 5
5.3 构建及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概念的框架 5
5.4 增强经济体制市场建设,改善市场规律性 6
5.5 提高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 7
5.6 熟悉掌握公允价值应用的绝对可靠性要求 7
5.7 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监督,防止企业操纵利润 8
5.8 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8
5.9 增强教育会计从业人员,提高会从人员的职业素养 9
6 案例分析 10
6.1 案例背景介绍 10
6.2 美图公司应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0
结论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公允价值又名公允价格、公允市价,其定义是“在买卖双方熟悉市场,且在公平交易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者是无关联的两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能够交易其所持有的一项资产被或者可以被清偿的一项负债的成交价格” [2]。现今,我国通过对公允价值应用,使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趋同,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大步,这同时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也日渐成熟 [3],正确的应用公允价值,有助于提高中国市场经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减少反倾销诉讼的发生概率,同时,又可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的基础设施作用,以提高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的管理水平。但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发现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我们去解决。
伴随着现代交通以及通信技术的成长,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互相分散的市场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一体化。随着时代的推进,公允价值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显著。因此,加快研究如何解决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方面出现的问题迫在眉睫。
2 有关公允价值的理论概述
2.1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演进过程
厦门大学的黄世忠教授是最早在我国引入公允价值相关理论的学者。教授认为,在全球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在广泛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证明在一定程度上,该计量方法是要更优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的。所以,二十一世纪的主要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有着极大的可能[4]。于是,我国开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与此同时,使它逐渐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然而实际的发展,通常不能被人们掌控,在刚吸收新鲜事物的时候,常会和本土环境不相适应,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也未能避开这个规律。例如,部分企业趁政府在监督管理上的疏漏而造假,引发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大事。财政部从而希望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并以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理论根据,但在当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太不稳定,财政部能做的只有尽可能限制公允价值的使用了。当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我国被限制使用后,也直接导致了它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变得异常缓慢。随着08年爆发的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国际上对公允价值计量如何正确应用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辩论。现如今,各国都在努力向前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构建世界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俨然是大势所趋。为了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披露更加规范,2014年财政部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依据,制定出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5]。
2.2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概述
目前,我国已经公布出多达三十项具体准则触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概念。在这三十项中,在不同方面运用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概念的已达到了十七项。显然,公允价值涉及规模是巨大的。具体分为:一是应用在存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和无形资产方面的公允价值;二是在运用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公允价值;三是应用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公允价值计量;四是企业合并在非同一控制下时引入的公允价值[6]。
3 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
3.1 公允价值在当今我国经济中的应用现状
公允价值在我国于1998年开始正式启用。但当时,运行公允价值的必要条件还未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完全具备,从而导致遏制不住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公司利润情况的发生。一时间,社会上比比皆是会计造假、财务信息失真、公司财务丑闻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因此在2001年,中国决定放弃应用公允价值。时至今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日益成熟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概念也被再次引入到新的会计准则中。但在引入的同时,并未对其应用放松以待,相反地,对待它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不仅如此,因为将其再次引入中国经济中,审计准则方面也为此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其中尤其增强了监管公允价值计量施行的力度。当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市场监管机制日益完善的大前提逐渐完成时,同时也在证明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运行条件已初步具备[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