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公允价值并不是一种新的计量属性,但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的讨论兴趣。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出公允价值的本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对资产计量的一种主动测量,有主从关系。事实上,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个计量过程。同时,公允价值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的价值公平,没有时间概念就没有公平价值。 我国重视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因为其公允性和现时性能够使会计信息更准确,对促进会计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在公允价值理论建设方面取得一次又一次突破,相关理论也日渐完善。但是再完善的理论如果不能被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也就没有意义。所以在加快公允价值理论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方面的研究,关注么允价值应用的问题,及时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关键词 公允价值,应用,计量,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公允价值概述 1
2.1 公允价值的定义 1
2.2 公允价值的一般特征 3
2.3 公允价值的确定 4
2.4 公允价值披露 5
3 公允价值会计的意义 5
4 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4.1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6
4.2 公允价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7
5 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 10
5.1 加强我国市场环境建设,降低公允价值获取的成本 10
5.2 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改进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 10
5.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10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紧密性的加强,证券交易市场的增多和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世界经济变化速度明显加快,风险性也明显加强,过去我们使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这种环境。基于以上原因,同时也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服务,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第一次提出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属性的是美国,在多次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之后,2006年9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发布了《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第 157 号—公允价值计量》(SFA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S157)。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才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13 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13)。我国财政部也于 2014 年 1 月 26 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该会计准则是撰写的基础是 IFRS13 ,并且在主要内容方面也与其大体一致。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集中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这个概念比较晚,对其认识还很浅薄,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并且将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体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市场环境还处在发展阶段,其发展还不太成熟。比如我国的交易市场不够完善,没有相当活跃的市场,也就意味着我们很难从市场上获得计量公允价值所需要的一级参数,这就要求我们改进估值技术。本文先提出公允价值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允价值的确定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意义,然后重点阐述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方面的应用现状,同时在此内容上具体分析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公允价值应用中的问题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
2 公允价值概述
2.1 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是一直处在是在不停变化之中,但当其变化到一定程度后,其对公允价值的内涵的认识也与原先的有所出入。而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其对于公允价值发展历程也有所不同。但是大家公认的一点是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针对公允价值的阐述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针对公允价值的阐述。
2.1.1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美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早,在关于公允价值研究这一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知晓他们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有很大的帮助。而提及美国对公允价值定义,就不得不的提到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因为FASB是会计行业的权威机构,它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对于整个会计行业有很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FASB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完善,在2006年第一次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其定义为:“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的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1]。这个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二是存在有序交易,三是脱手价格。
2.1.2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是全球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但是它在公允价值的研究上却比美国晚,不过它对公允价值研究重心却与美国有所差异。但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的加强,IASB也开始着手研究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并在研究过程中把其中涉及到公允价值的内容进行了采纳吸收,最后它在2011年5月12号颁布了IFRS13,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13 号一公允价值计量》。这是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研究的一大理论成果。在这条准则中,它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2]。通过这一会计准则,我们可以明确重点明确以下几个计量要点:“市场参与者观”、“有序市场”、“脱手价格”,通过它与 SFAS157 相比较,两者十分类似。
2.1.3 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当时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它在我国的引进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最早引入公允价值概念的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它将公允价值定义表述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引进,标志着我国打破了以历史成本计量这一会计核算制度,是我国吸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逐步开始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同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随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规定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具体运用方法,但由于受到当时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允价值却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目 录
1 引言 1
2 公允价值概述 1
2.1 公允价值的定义 1
2.2 公允价值的一般特征 3
2.3 公允价值的确定 4
2.4 公允价值披露 5
3 公允价值会计的意义 5
4 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4.1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6
4.2 公允价值会计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7
5 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 10
5.1 加强我国市场环境建设,降低公允价值获取的成本 10
5.2 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改进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 10
5.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10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紧密性的加强,证券交易市场的增多和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世界经济变化速度明显加快,风险性也明显加强,过去我们使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这种环境。基于以上原因,同时也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服务,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第一次提出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属性的是美国,在多次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之后,2006年9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发布了《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第 157 号—公允价值计量》(SFA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S157)。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才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13 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13)。我国财政部也于 2014 年 1 月 26 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39 号—公允价值计量》。该会计准则是撰写的基础是 IFRS13 ,并且在主要内容方面也与其大体一致。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集中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这个概念比较晚,对其认识还很浅薄,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地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并且将它运用到实践当中,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体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市场环境还处在发展阶段,其发展还不太成熟。比如我国的交易市场不够完善,没有相当活跃的市场,也就意味着我们很难从市场上获得计量公允价值所需要的一级参数,这就要求我们改进估值技术。本文先提出公允价值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允价值的确定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意义,然后重点阐述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方面的应用现状,同时在此内容上具体分析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公允价值应用中的问题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
2 公允价值概述
2.1 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是一直处在是在不停变化之中,但当其变化到一定程度后,其对公允价值的内涵的认识也与原先的有所出入。而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其对于公允价值发展历程也有所不同。但是大家公认的一点是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针对公允价值的阐述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针对公允价值的阐述。
2.1.1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美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早,在关于公允价值研究这一块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知晓他们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有很大的帮助。而提及美国对公允价值定义,就不得不的提到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因为FASB是会计行业的权威机构,它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对于整个会计行业有很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FASB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完善,在2006年第一次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定义。其定义为:“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的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1]。这个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二是存在有序交易,三是脱手价格。
2.1.2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是全球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但是它在公允价值的研究上却比美国晚,不过它对公允价值研究重心却与美国有所差异。但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的加强,IASB也开始着手研究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并在研究过程中把其中涉及到公允价值的内容进行了采纳吸收,最后它在2011年5月12号颁布了IFRS13,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13 号一公允价值计量》。这是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研究的一大理论成果。在这条准则中,它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或者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2]。通过这一会计准则,我们可以明确重点明确以下几个计量要点:“市场参与者观”、“有序市场”、“脱手价格”,通过它与 SFAS157 相比较,两者十分类似。
2.1.3 我国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当时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它在我国的引进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我国最早引入公允价值概念的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它将公允价值定义表述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的引进,标志着我国打破了以历史成本计量这一会计核算制度,是我国吸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逐步开始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同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随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规定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具体运用方法,但由于受到当时市场环境的影响,公允价值却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