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获得资金是企业运作的重要条件。企业只有进行融资方式的决策,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才能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就使得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的融资灵活性大大增强。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融资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选择了影响融资方式选择的五个重要因素,即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经营风险、公司规模因素着手,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探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4
二、文献综述 4
(一)国外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 4
1、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研究 4
2、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5
(二)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 6
1、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偏好 6
2、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6
四、研究设计 8
(一)数据来源 8
(二)变量描述 8
(三)研究假设 8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10
(一)描述性统计 10
(二)相关检验 11
(三)回归分析 12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141 朱映彤
引言
引言
资金是企业运作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生产经营保持活力的前提。无论是成立公司的初期,还是公司高速发展的时期,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与推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单纯利用内部资金融资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只能依靠债务融资或是股权融资这类外部融资方式。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只有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才能够持续的推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随着资金市场的建立,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而这些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经营风险、对于公司控制权的影响都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不一样的,所以如何选择融资方式能使公司最大的受益,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而上市公司对比未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融资方式的灵活性大大增强,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发展值得关注。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推动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中证资本市场运行统计监测中心发布数据显示,自1990年境内资本市场成立以来,截至2013年5月末,境内股市累计筹资52978亿。从股份性质来看,A股筹资52564亿元,占99.2%;B股筹资414亿元,占0.8%。从是否为首发筹资来看,首发筹资23141亿元,占44%;再筹资29837亿元,占56%。但融资为上市公司所带来的风险也变得更加值得关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因为负有向大众披露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和经营策略的义务,其中也包括向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披露,这将使公司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以及更加透明的公司运作,所以需要更加重视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融资风险。
(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就使得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的融资灵活性大大增强。本文将通过对不同公司的实证研究,分析公司内部因素对于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否存在影响,从而为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决策提供依据。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公司特征,再结合当时的外部宏观环境,做出最适合自身情况的融资决策。
(二)上市公司对比未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选择融资方式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强。因此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了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和融资方式选择方向,显示出最佳融资结构的趋势,对于未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之一。不同发展时期,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组合。投资者可以从本文中了解到不同因素对于公司融资方式的影响,结合不同公司的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公司内部特征,为资本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
1、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1958)和Miller(1958)发表了经典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提出了资本结构无关论,即著名的MM定理:没有所得税、破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完善的资本市场等条件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无关,无论是以股权筹资或是债务筹资都不会影响企业市场总价值。考虑到了财务风险、破产成本以及代理成本的存在,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本决策理论——权衡理论,也叫做平衡理论。它不仅考虑到了负债所带来的抵减所得税、减少代理成本的好处,而且考虑到负债带来的财务困境成本以及风险。该理论认为在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的最佳资本结构。
Donaldson(1978)在进行了对企业融资方式决策考量的实证调查后,提出了融资优序理论,他认为提出企业管理者对于融资顺序的偏好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发行股票。Stephen ARoss(1977)创立了信息传递理论,将不对称信息这一概念引入了资本结构的分析中,建立了罗斯模型。他认为企业经理人知道公司的真实收益,而投资者却不知道内部信息,这就存在着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投资者只能通过企业债务比例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未来收益。企业的负债越多,破产的风险越大,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公司有自信去承担较高的负债比例,意味着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良好,偿债压力较低。所以较高的负债比例向外部投资者发送了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并且经营不善的企业无法通过高负债率模仿高质量企业以吸引投资者。因此,企业较高的负债可以增加市场价值,资本结构通过传递信号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4
二、文献综述 4
(一)国外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 4
1、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研究 4
2、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5
(二)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 6
1、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偏好 6
2、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6
四、研究设计 8
(一)数据来源 8
(二)变量描述 8
(三)研究假设 8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10
(一)描述性统计 10
(二)相关检验 11
(三)回归分析 12
五.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141 朱映彤
引言
引言
资金是企业运作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生产经营保持活力的前提。无论是成立公司的初期,还是公司高速发展的时期,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与推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企业单纯利用内部资金融资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只能依靠债务融资或是股权融资这类外部融资方式。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只有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才能够持续的推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随着资金市场的建立,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而这些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经营风险、对于公司控制权的影响都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不一样的,所以如何选择融资方式能使公司最大的受益,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而上市公司对比未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融资方式的灵活性大大增强,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发展值得关注。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稳定的资金来源,对于推动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中证资本市场运行统计监测中心发布数据显示,自1990年境内资本市场成立以来,截至2013年5月末,境内股市累计筹资52978亿。从股份性质来看,A股筹资52564亿元,占99.2%;B股筹资414亿元,占0.8%。从是否为首发筹资来看,首发筹资23141亿元,占44%;再筹资29837亿元,占56%。但融资为上市公司所带来的风险也变得更加值得关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因为负有向大众披露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和经营策略的义务,其中也包括向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披露,这将使公司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以及更加透明的公司运作,所以需要更加重视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融资风险。
(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融资的方式和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就使得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的融资灵活性大大增强。本文将通过对不同公司的实证研究,分析公司内部因素对于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否存在影响,从而为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决策提供依据。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公司特征,再结合当时的外部宏观环境,做出最适合自身情况的融资决策。
(二)上市公司对比未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选择融资方式的灵活性也大大增强。因此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了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和融资方式选择方向,显示出最佳融资结构的趋势,对于未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之一。不同发展时期,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组合。投资者可以从本文中了解到不同因素对于公司融资方式的影响,结合不同公司的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公司内部特征,为资本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研究述评
1、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1958)和Miller(1958)发表了经典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提出了资本结构无关论,即著名的MM定理:没有所得税、破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完善的资本市场等条件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无关,无论是以股权筹资或是债务筹资都不会影响企业市场总价值。考虑到了财务风险、破产成本以及代理成本的存在,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本决策理论——权衡理论,也叫做平衡理论。它不仅考虑到了负债所带来的抵减所得税、减少代理成本的好处,而且考虑到负债带来的财务困境成本以及风险。该理论认为在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的最佳资本结构。
Donaldson(1978)在进行了对企业融资方式决策考量的实证调查后,提出了融资优序理论,他认为提出企业管理者对于融资顺序的偏好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发行股票。Stephen ARoss(1977)创立了信息传递理论,将不对称信息这一概念引入了资本结构的分析中,建立了罗斯模型。他认为企业经理人知道公司的真实收益,而投资者却不知道内部信息,这就存在着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投资者只能通过企业债务比例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未来收益。企业的负债越多,破产的风险越大,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公司有自信去承担较高的负债比例,意味着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良好,偿债压力较低。所以较高的负债比例向外部投资者发送了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并且经营不善的企业无法通过高负债率模仿高质量企业以吸引投资者。因此,企业较高的负债可以增加市场价值,资本结构通过传递信号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