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实施高管持股政策的公司数目逐年增长,现阶段,我国现有的高管持股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争议。本文选取了2005~2015年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相关数据,首先对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然后从高管持股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机制和高管持股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深入剖析了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对业绩的影响。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在执行高管持股政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足,分别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外部宏观环境和健全资本市场提出了有关的监管措施。关键词 高管持股,公司业绩,持股现状
目 录
1 引言1
2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1
2.1 高管持股现状分析 2
2.2 现状成因分析 8
3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9
3.1 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分析9
3.2 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分析10
4 完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监管分析14
4.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4
4.2 完善外部宏观环境制度15
4.3 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监管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19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诸多上市公司通过采用高管持股制度来改善公司业绩和治理结构,通过采用高管持股这种手段来实现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在国外的上市企业中,通过高管持股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业绩的情况比较普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开始重视高管人员的持股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似乎都存在着高管人员激励不足和约束力缺乏的现象,即便是国有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后,高管人员持股数量依旧偏低,“零持股”现象依旧广泛。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监管还不是非常完善,导致了高管人员持股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并未发挥应该有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监管,建立行之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保证高管持股这一股权激励政策的作用有效发挥。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宏观环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制度监管都存在些许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亟待健全和完善,这是实现对高管人员有效激励和严格监督的关键一步。
国内外学者对高管激励有关的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分析,综合所阅读的文献资料,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货币报酬或者薪酬激励的角度来研究高管激励问题的,很少有人从股权激励这方面研究分析。可能是由于我国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时间比较短,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得到普遍实施,高管人员持股数量较低,高管“零持股”现象也比较普遍,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还停留在“利益汇聚”阶段 [1]。高管持股能让高管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结合统一,这样就算高管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可以避免给公司带来的一部分损失,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的提升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对于“零持股”或“低持股”的上市公司,可以考虑授予高管一定数量的股份,从而实现公司业绩的提升。
2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在分析高管持股现状之前,首先明确高管的定义,高管人员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简称,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他们在公司管理层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主要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是掌握公司重要信息的人员。
在中国传统的经济体制中,高管人员就是厂长、经理,而现代企业制度中,高管人员一般指经理和董事会的成员。高管人员是一层人,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人,他们是一批拥有公司管理才能的高级人才,本身就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经营者,高管人员的职能就是要通过对资产的运作来实现资产的保值甚至增值,具体的可以分为决策控制与决策执行,这两部分互相联系。在我国典型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主要行使决策控制的权利,经理主要行使决策执行权,他们共同承担资产代理的责任,构成完整的经营权 [2]。
明确了高管的定义之后,然后来具体分析高管持股。高管持股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情况下,发售给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使他们成为本公司股东之一。这样就使得高管人员的收入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使高管人员将个人利益与企业业绩牵连在一起,调动高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高管提升企业长期价值的斗志,使企业团队更具有凝聚力,是股权激励的一种重要形式。
本文选取了2005~2015年间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的有关数据,先通过对整体情况的趋势分析,然后再对“零持股”现状进行剖析,最后对部分行业进行解读来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情况。
2.1 高管持股现状分析
2.1.1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总体趋势分析
根据所掌握的2005~2015年间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的数据,本文计算整理出了2005~2015年间董事长、董事(不含董事长)、监事的持股数量合计如下表1所示:
表1 各年份各高管持股数量总额汇总表
年份
份
董事长
董事(不含懂事长)
监事
2005
1603225222
947915331
129913348
2006
2819041643
1464880489
203841247
2007
4979236536
2149520068
383862546
2008
8507237495
3873899235
545716288
2009
12764262967
5641439167
747259314
2010
26894825957
目 录
1 引言1
2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1
2.1 高管持股现状分析 2
2.2 现状成因分析 8
3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9
3.1 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分析9
3.2 高管持股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分析10
4 完善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监管分析14
4.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4
4.2 完善外部宏观环境制度15
4.3 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监管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19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诸多上市公司通过采用高管持股制度来改善公司业绩和治理结构,通过采用高管持股这种手段来实现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在国外的上市企业中,通过高管持股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业绩的情况比较普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开始重视高管人员的持股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似乎都存在着高管人员激励不足和约束力缺乏的现象,即便是国有企业产权体制改革后,高管人员持股数量依旧偏低,“零持股”现象依旧广泛。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监管还不是非常完善,导致了高管人员持股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并未发挥应该有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监管,建立行之有效的股权激励制度,保证高管持股这一股权激励政策的作用有效发挥。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外部宏观环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制度监管都存在些许问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亟待健全和完善,这是实现对高管人员有效激励和严格监督的关键一步。
国内外学者对高管激励有关的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分析,综合所阅读的文献资料,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货币报酬或者薪酬激励的角度来研究高管激励问题的,很少有人从股权激励这方面研究分析。可能是由于我国实行股权激励制度的时间比较短,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得到普遍实施,高管人员持股数量较低,高管“零持股”现象也比较普遍,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还停留在“利益汇聚”阶段 [1]。高管持股能让高管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结合统一,这样就算高管人员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可以避免给公司带来的一部分损失,高管持股对公司业绩的提升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对于“零持股”或“低持股”的上市公司,可以考虑授予高管一定数量的股份,从而实现公司业绩的提升。
2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在分析高管持股现状之前,首先明确高管的定义,高管人员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简称,包括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他们在公司管理层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主要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是掌握公司重要信息的人员。
在中国传统的经济体制中,高管人员就是厂长、经理,而现代企业制度中,高管人员一般指经理和董事会的成员。高管人员是一层人,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人,他们是一批拥有公司管理才能的高级人才,本身就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的经营者,高管人员的职能就是要通过对资产的运作来实现资产的保值甚至增值,具体的可以分为决策控制与决策执行,这两部分互相联系。在我国典型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主要行使决策控制的权利,经理主要行使决策执行权,他们共同承担资产代理的责任,构成完整的经营权 [2]。
明确了高管的定义之后,然后来具体分析高管持股。高管持股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情况下,发售给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使他们成为本公司股东之一。这样就使得高管人员的收入与公司的业绩直接挂钩,使高管人员将个人利益与企业业绩牵连在一起,调动高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高管提升企业长期价值的斗志,使企业团队更具有凝聚力,是股权激励的一种重要形式。
本文选取了2005~2015年间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的有关数据,先通过对整体情况的趋势分析,然后再对“零持股”现状进行剖析,最后对部分行业进行解读来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的情况。
2.1 高管持股现状分析
2.1.1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总体趋势分析
根据所掌握的2005~2015年间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的数据,本文计算整理出了2005~2015年间董事长、董事(不含董事长)、监事的持股数量合计如下表1所示:
表1 各年份各高管持股数量总额汇总表
年份
份
董事长
董事(不含懂事长)
监事
2005
1603225222
947915331
129913348
2006
2819041643
1464880489
203841247
2007
4979236536
2149520068
383862546
2008
8507237495
3873899235
545716288
2009
12764262967
5641439167
747259314
2010
2689482595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