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和完善建议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和完善建议[20200105141808]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经济体制和和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高校经费来源渠道不断增加,筹资模式趋向多元化,一方面国家持续加大财政拨款的力度,一方面高校自主权增大,各项经济活动日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管理部门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和高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等。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引用了高校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以高校内部控制为研究载体,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些经验,对完善高校内部控制进行对策性研究探讨,为改进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规范研究为主,首先通过详细的文献查阅,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包括高校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等。通过调查,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基本思路,根据分析的问题,深刻的剖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本文首先进行了国内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分析,其次从现代管理理论、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第三对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分析高校内部控制现状评价体系的设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调查结论。最后提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建议,第一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强化控制活动,第二,降低高校运行风险。第三,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第四,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实施的是高校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加强高校会计监督,加强内部控制,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混乱、失真的大环境下,对会计信息保障和自有资本维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高校或政府甚至整个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都度是非常必要的。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目 录
1 绪论 1
2 国内外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2
2.1 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 2
2.2 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 3
3 高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4
3.1 现代管理理论 4
3.2 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 4
4 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 5
4.1 高校内部控制现状评论体系的设置 5
4.2 调查结果的统计 6
4.3 调查结论 7
5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建议 8
5.1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8
5.2 强化控制活动,降低高校运行风险 9
5.3 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10
5.4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 10
5.5 建立预算机制,防范风险 11
5.6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绪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许多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内部管理也更加注重对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片面追求。在财务管理上为企业风险失控播下了种子,很多时候没有规则的业务流程,缺乏内部控制,只是不断增长的市场暂时掩盖了危机的爆发而已。高校想要发展就必须认真对待同时意味着将被要求创造一个更加规范的业务流程。高校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内部管理转型的过程,认真应对挑战,高校才能在面对风险时立于不败之地。内部控制对高校价值的影响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成为检验内部控制目标及其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部控制活动与高校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研究内部控制的理论意义。高校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到底应该如何建设自己的内控体系,怎样做到既能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又能做到必要的风险控制同时符合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本文从发展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出发,比较我国发展高校前后的内部控制差异的基础上,以我国高校为案例,对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审视了我国发展的内部控制改革历程,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提供实践指导,减少高校的损失,提高高校的风险管理。对我国发展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为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了解近些年高校内部控制的背景,梳理与回顾相关文献,围绕国内外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找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针对国内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具有改进意义的建议。本文首先进行了国内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分析,其次从现代管理理论、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第三对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分析高校内部控制现状评价体系的设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调查结论。最后提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建议,第一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强化控制活动;第二,降低高校运行风险;第三,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第四,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第五,建立预算制度,防范风险;第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实施的是高校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为了更详细地介绍本文内容。此外,还运用了系统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本文首先通过详细的文献查阅,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包括高校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等。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基本思路,根据分析的问题,深刻的剖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调查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认真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涉及相关研究文献和学术成果的研究,把握目前相关研究的理论和前沿问题,为本文研究找寻理论依据。充分利用图书馆文本文献资源以及网络等途径丰富研究资料、文献,为本文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理论分析法:针对目前国内相关产品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等知识,对现行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并力争提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建议。
(3)调查分析法: 通过个人访谈、实际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结合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论,最终构建出合理可行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通过进行分析,广泛系统的收集资料,明确了调查对象,使得调查有的放矢,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为进一步实证理论与假设提供理论依据。
(4)总结归纳法:通过分析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挖掘其微观上的高校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5) 统计分析法: 此项研究旨在分析高校内部控制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因此需要大量的经济数据的支持。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已经开展的有关工作的经验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搜集罗列历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并对搜集到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为后期分析论述提供有利论证。
2 国内外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2.1 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
近年来,高校内部控制暴露的问题日益增多,引发了研究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热潮。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下面就国内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列举如下:
华永杰(2007)从高校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两个方面指出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主要有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货币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加强对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力度。
王刚(2011)等基于对内部控制的相关基础理论以及对内部控制内涵的阐述,分析内部控制的特点和要素,借鉴COSO报告内部控制五要素,以五要素为着跟点,进一步从多方面分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
许艳玲(2012)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及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对我国高校怎样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提出了要加强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和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杜滨、李若山(2000)讨论了如何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指出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风险评估,内部结构,成本效益。
刘杰(2007)等提出框架的构建要在定位高校内部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同时在内容、体系和机制的构建上有所创新。
从我国学者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可以看出,高校内部控制已经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些关注研究有利于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但是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目前尚未正式提出适用于高校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内部控制在高校的实际操作仍缺乏指引。其次,我国高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高校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相比企业而言是不够的,并且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准则也主要是针对企业制定的。最后,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规范性研究,缺乏实证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经济体制和和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高校经费来源渠道不断增加,筹资模式趋向多元化,一方面国家持续加大财政拨款的力度,一方面高校自主权增大,各项经济活动日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管理部门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和高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等。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引用了高校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以高校内部控制为研究载体,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内部控制的一些经验,对完善高校内部控制进行对策性研究探讨,为改进高校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在规范研究为主,首先通过详细的文献查阅,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包括高校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等。通过调查,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基本思路,根据分析的问题,深刻的剖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本文首先进行了国内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分析,其次从现代管理理论、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第三对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分析高校内部控制现状评价体系的设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调查结论。最后提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建议,第一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强化控制活动,第二,降低高校运行风险。第三,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第四,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实施的是高校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加强高校会计监督,加强内部控制,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混乱、失真的大环境下,对会计信息保障和自有资本维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高校或政府甚至整个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都度是非常必要的。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目 录
1 绪论 1
2 国内外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2
2.1 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 2
2.2 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 3
3 高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4
3.1 现代管理理论 4
3.2 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 4
4 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 5
4.1 高校内部控制现状评论体系的设置 5
4.2 调查结果的统计 6
4.3 调查结论 7
5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建议 8
5.1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8
5.2 强化控制活动,降低高校运行风险 9
5.3 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10
5.4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 10
5.5 建立预算机制,防范风险 11
5.6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绪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许多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内部管理也更加注重对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的片面追求。在财务管理上为企业风险失控播下了种子,很多时候没有规则的业务流程,缺乏内部控制,只是不断增长的市场暂时掩盖了危机的爆发而已。高校想要发展就必须认真对待同时意味着将被要求创造一个更加规范的业务流程。高校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内部管理转型的过程,认真应对挑战,高校才能在面对风险时立于不败之地。内部控制对高校价值的影响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成为检验内部控制目标及其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部控制活动与高校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研究内部控制的理论意义。高校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到底应该如何建设自己的内控体系,怎样做到既能满足自身的发展要求,又能做到必要的风险控制同时符合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本文从发展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出发,比较我国发展高校前后的内部控制差异的基础上,以我国高校为案例,对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审视了我国发展的内部控制改革历程,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提供实践指导,减少高校的损失,提高高校的风险管理。对我国发展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为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了解近些年高校内部控制的背景,梳理与回顾相关文献,围绕国内外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找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针对国内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具有改进意义的建议。本文首先进行了国内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分析,其次从现代管理理论、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两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第三对高校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分析高校内部控制现状评价体系的设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得出调查结论。最后提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建议,第一加强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强化控制活动;第二,降低高校运行风险;第三,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第四,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第五,建立预算制度,防范风险;第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实施的是高校成功或失败的关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为了更详细地介绍本文内容。此外,还运用了系统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本文首先通过详细的文献查阅,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高校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包括高校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等。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基本思路,根据分析的问题,深刻的剖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调查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认真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涉及相关研究文献和学术成果的研究,把握目前相关研究的理论和前沿问题,为本文研究找寻理论依据。充分利用图书馆文本文献资源以及网络等途径丰富研究资料、文献,为本文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理论分析法:针对目前国内相关产品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运用相关经济学理论等知识,对现行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并力争提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改进建议。
(3)调查分析法: 通过个人访谈、实际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结合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的结论,最终构建出合理可行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通过进行分析,广泛系统的收集资料,明确了调查对象,使得调查有的放矢,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为进一步实证理论与假设提供理论依据。
(4)总结归纳法:通过分析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挖掘其微观上的高校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5) 统计分析法: 此项研究旨在分析高校内部控制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因此需要大量的经济数据的支持。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已经开展的有关工作的经验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搜集罗列历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并对搜集到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为后期分析论述提供有利论证。
2 国内外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2.1 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
近年来,高校内部控制暴露的问题日益增多,引发了研究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热潮。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下面就国内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列举如下:
华永杰(2007)从高校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两个方面指出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主要有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货币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加强对校办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力度。
王刚(2011)等基于对内部控制的相关基础理论以及对内部控制内涵的阐述,分析内部控制的特点和要素,借鉴COSO报告内部控制五要素,以五要素为着跟点,进一步从多方面分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
许艳玲(2012)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及其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对我国高校怎样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提出了要加强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和强化审计监督作用。
杜滨、李若山(2000)讨论了如何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指出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风险评估,内部结构,成本效益。
刘杰(2007)等提出框架的构建要在定位高校内部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同时在内容、体系和机制的构建上有所创新。
从我国学者对高校内部控制的研究可以看出,高校内部控制已经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些关注研究有利于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但是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我国目前尚未正式提出适用于高校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内部控制在高校的实际操作仍缺乏指引。其次,我国高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高校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相比企业而言是不够的,并且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准则也主要是针对企业制定的。最后,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规范性研究,缺乏实证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