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缓解途径分析

目 录
1 引言1
2 文献综述1
2.1 小微企业的界定1
2.2 企业融资的概念1
2.3 国内外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2
3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分析3
3.1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3
3.2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分析5
4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缓解的管理建议和途径7
4.1 企业自身缓解融资困境的管理建议8
4.2 金融机构缓解融资困境的途径8
4.3 政府缓解融资困境的途径9
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小微企业在开拓经济市场、科技创新发展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总而言之,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繁荣。与此同时,对提高就业率、推动地区和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市场化进程等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深远意义来说,对于打造繁荣市场、促进社会稳定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于2014年的《全国小微企业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我国企业总体数的76.57%。如果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亦视作微型企业纳入这项统计,那么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所注册的市场主体中所占比率将达到94.15%。但令人扼腕的是,这些企业享受不到现代金融服务的核心。目前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境。此困境使得小微企业在生存发展壮大时缺少强有力地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我国,而是出现在世界范围内。世界上很多经济学者都对此做过大量的研究,主要是从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缘由以及该如何解决这种融资困境这两个方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着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是其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障碍。本文通过探究分析小微企业所处困境及对其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解决小微融资困难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小微企业的界定
小微企业还没有十分精确的定义,虽有不少经济学家都提出过不同的观点,但还未达成普遍共识。小微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中的相对弱势的群体,一般的小微企业都体现出人员、资产规模很小、营收能力有限、技术能力很弱、抗风险能力很低的特点。小微企业怎样划分,之前我国管理税务的相关部门曾发布了关于小微企业的文书;以税收为界定标准,小微企业在税收上的概念和其他企业稍有不同,以下三个标准全部都吻合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第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少于三千万元,其他企业少于一千万元;第二是在业员工,工业企业少于一百人,而其他企业少于八十人;第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少于三十万元。除了以税收为标准,对小微企业的界定还有其他标准。
2.2 企业融资的概念
企业融资就是指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经济有效地筹集资本的活动。从而满足企业及其内部的各环节之间资金需求的一个过程,如满足其经营生产、调整资本项目对资本的需要。例如,当企业资金充裕时,尽可能使风险降到最低并在适当的时间点将资金投入流通领域,使企业资本得到增值,当企业资金不足时,以最低的成本在适当的时间点,为企业争取更多的融资机会,扩大企业资金量;以此来实现企业资金供需的平衡。
从企业融资主体角度来分,可对其大体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分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其中,企业外源融资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渠道从外界取得资金用于自身的投资活动企业;内源融资指企业凭借内部累计形成的融资。第二层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构成外源融资的两种方式。在何种情况下企业可以直接融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盈利使内部资金充裕,而有的企业亏损导致企业缺乏资金甚至负债。这种情况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资金流通,而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经过任何的中介机构。而当企业通过间接融资进行融资活动时,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两种融资方式都各有利弊。直接融资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金融中介,能以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快速筹集到资金,并且关于直接融资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宽松;缺点是缺乏金融媒介使得交易双方出现沟通障碍。相对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可以降低融资风险、减少沟通障碍。综上所述,两种融资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因此两种融资方式都应该兼顾。
2.3 国内外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2.3.1 国外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关于小微企业处于融资困境的原因,Jayaratne & Strahan(1996)认为,相对于大银行,小银行拥有小企业未对外披露的关键信息;在利用这些信息选择融资对象的时候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将小微企业与中小企业进行比较斟酌后,小型金融机构则更愿意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这不仅仅是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小银行和大银行同样对小微企业认识不全面,了解不深刻,因而使小微企业处于融资难的境地。Stiglitz(1981)很久以前就提出认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信息不对称使得大型企业与小微企业产生信贷配给的不平衡。之后,Michae-l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as et al.(1999)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的发展阶段与其融资需求不匹配,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债务融资这种方式是企业在创建及成长期时多使用的;而当企业进入到成熟期后,其相对于成长期而言,债务融资这种方式又太过局限,但对于小微企业而言,由于其发展阶段相对于一般企业还未有明显界定,再加上信息不对称,致使小微企业往往不容易获得公开的市场融资。Visser.M.Anne(2005)的文章《The continum capital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中利用计量模型分析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的问题。
2.3.2 国内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相比于国外学者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我国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起步稍晚,但我国很多研究者都在对这个问题进行着探索,使得我国这方面的进展不算太慢。在Michae-las et al.观点的基础上,徐强(2005)用理论证明,信息不对称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鲁政委(2012)也提出小微企业资金筹措的结果差强人意,其根本原因是在融资过程中各方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大中型企业各项制度完善,信息记录完整、全面、可靠,容易获得外来融资。而小微企业往往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等各方面信息管理不当,信息发布不及时、可靠性低,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能够获得的资金数量少之又少;即便如此,相对大中型企业,却要支付额外的费用,融资成本也随之增加,大大增加了小微企业负担。除此之外,杨楹源(2000)认为,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信用等级低等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小微企业达不到银行的贷款要求。所以在贷款对象的选择上,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大中型企业。
3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分析
3.1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
3.1.1 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上升
就企业自身来说,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自2007年开始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增长速率达到10%以上;与此同时,融资需求缺口也在不断扩大,每年融资需求缺口扩大的速度达到了13%左右。其中,长期融资需求增加更为显著;2014发布的《小微企业金融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在有借款的企业中,存在着中长期资金需求的企业占总体的56.78%。相比之下,这个数值接近上一年的两倍,且仍有19.4%的企业的借款数额并未达到企业的资金需求。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明显在不断增加。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帮助却不能满足小微企的融资需求。这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条件如信用状况不佳、信贷风险高、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限制了其融资能力,致使其资金需求大多无法得到满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