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变迁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附件)
摘 要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企业为了得到更好的健康发展,正遭遇着遇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1992年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布直至今日,其中已经过了多次改革与变迁,同时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本文论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内容,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内容和对会计准则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会计准则变迁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同时针对稳健性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自己得建议,以便能更好地发挥稳健性原则的作用。关键词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稳健性
目 录
0引言 1
1会计准则的发展 1
1.1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 1
1.1.1寻求各国支持阶段(1989年以前) 1
1.1.2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阶段(19891994) 1
1.1.3制定核心准则阶段(19952000) 2
1.1.4核心准则应用阶段(2000至今) 2
1.2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2
1.2.1初始建立(1978年以前) 2
1.2.2逐步形成(19851991) 2
1.2.3稳步发展(19921997) 3
1.2.4广泛运用(19982000) 3
1.2.5强化阶段(20012006) 3
1.2.6最终形成(2006至今) 3
2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 4
2.1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的定义 4
2.2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的必要性 4
2.2.1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 4
2.2.2对提升会计工作者素质的必要性 5
2.2.3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需要谨慎性原则 5
3 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的发展 5
3.1首次引入稳健性原则 5
3.2初步发展阶段 5
3.3稳步发展阶段 6
3.4持续强化阶段 6
3.5最终形成阶段 6
4会计稳健性在会计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7
4.1计提坏账损失范围的变化 7
4.2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变化 7
4.3 计提八项资产减值损 < script async src = "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crossorigin = "anonymous" > script > < !--手机630 + 85-- > <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目 录
0引言 1
1会计准则的发展 1
1.1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 1
1.1.1寻求各国支持阶段(1989年以前) 1
1.1.2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阶段(19891994) 1
1.1.3制定核心准则阶段(19952000) 2
1.1.4核心准则应用阶段(2000至今) 2
1.2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 2
1.2.1初始建立(1978年以前) 2
1.2.2逐步形成(19851991) 2
1.2.3稳步发展(19921997) 3
1.2.4广泛运用(19982000) 3
1.2.5强化阶段(20012006) 3
1.2.6最终形成(2006至今) 3
2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 4
2.1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的定义 4
2.2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的必要性 4
2.2.1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性 4
2.2.2对提升会计工作者素质的必要性 5
2.2.3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需要谨慎性原则 5
3 会计信息稳健性原则的发展 5
3.1首次引入稳健性原则 5
3.2初步发展阶段 5
3.3稳步发展阶段 6
3.4持续强化阶段 6
3.5最终形成阶段 6
4会计稳健性在会计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7
4.1计提坏账损失范围的变化 7
4.2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变化 7
4.3 计提八项资产减值损 < script async src = "https://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crossorigin = "anonymous" > script > < !--手机630 + 85-- > <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inline-block;width:630px;height:85px" data-ad-client="ca-pub-6529562764548102" data-ad-slot="6284556726">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失 9
4.4 估计预计负债 10
4.5债务重组核算变化 11
4.6投资业务核算变化 11
4.7收入确认的变化 12
5稳健性原则的缺点及对策 13
5.1稳健性原则的缺点和不足 13
5.1.1与其他原则的矛盾 13
5.1.2滥用选择的权利 13
5.1.3缺乏连续性 13
5.1.4具体方法的分化 13
5.2针对内部缺陷所提出的建议 13
5.2.1重视稳健性原则 14
5.2.2适度运用稳健性原则 14
5.2.3积极创新,不断进取 14
5.2.4加强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 14
5.3针对外部配合提出的建议 14
5.3.1缓解稳健性原则和其他会计准则的冲突 14
5.3.2加强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14
5.3.3完善市场价格机制 15
5.3.4协调统一会计制度和税法制度 15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对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影响
0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企业为了得到更好的健康发展,正遭遇着遇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自1992年,我国的会计准则颁布以来,经历了很多次的改变,也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新的制度准则要求会计信息要真实、客观。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准备就会计准则的变迁和会计信息稳健性的关系开展讨论,以期待能更好地为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做出详细的阐述。
1会计准则的发展
会计准则是按照其基本准则的内容需要,对各种经济业务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它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的特点是操作性强,可以根据其直接组织该项业务的核算;它的任务是把会计处理放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上,并将不同时期、不同事项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
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按照其应用范围来说,它具体的会计准则分为通用业务会计准则,特殊业务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会计准则三种[]。
1.1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的经济市场变得活跃起来,跨国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多,世界各国都希望能出现一套通用的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首次出现1975年,后来经过了大约四个重大的发展历程。
1.1.1寻求各国支持阶段(1989年以前)
在这个时期,国际会计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观察各国的会计准则,市场因素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不同,同意各个国家对遇到问题时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式,这个细则大概包括了众国的会计实务,对于处理会计问题,鼓励在多种选择方法中选择。
1.1.2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阶段(19891994)
1989年国际上公布了草案第32号《财务报表可比性》,它的基本内容是[]:在现有的国际会计制度中,在面对相同的会计问题中,应该去尽力减少可供使用的处理方式。1991年7月,国际会计委员会建立了《财务报表可比性意见报告》这一会计制度准则。
1.1.3制定核心准则阶段(19952000)
1995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核心准则(五大类40个项目),并推荐跨国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使用[]。1998年2月,随着《国际会计准则39号》的公布,国际会计基本准则的建立基本完成。2000年5月17日,40个核心准则全部通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