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的探究(附件)
随着公司企业经营业务的扩张,为满足公司业务需要,以前的核算体系由于层级过多、效率低下慢慢被企业所淘汰。为了实现利益不断增长、完善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以及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企业逐渐走向集中管控的道路。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管理也在进行战略转型。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能有效推动企业财务战略转型。随着云计算的普遍发展,财务共享中心获得了更多的技术支持,走向了专业化道路。财务共享服务已经成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大势所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公司接受并成功推行。关键词 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财务管理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财务共享中心 1
2.1 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义 1
2.2 财务共享中心的内容 2
3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关键因素影响分析 6
3.1 硬件因素 6
3.2 软件因素 7
4 财务共享中心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区别 8
4.1 财务共享中心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区别 8
4.2 财务共享模式与集中管理模式的区别 8
5 财务共享中心的弊端 8
5.1 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存在局限性 9
5.2 财务共享中心影响企业的原有运作模式 9
5.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影响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9
6 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与前景 10
6.1 降低成本 10
6.2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1
6.3 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过程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推进了20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型企业凭借其在规模、技术、资金、人才上占领的上风,实现全球资源整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依然不容忽视。公司转型和企业合并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的重视,企业管理层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利用企业集团的协同作用。由信息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术支持的财务共享中心(SASC)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与一般企业财务模式的区别在于,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效率,加速企业战略转型,提升企业在大市场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力。虽然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巨大优势,但其弊端也非常显而易见[1]。
1.2 研究意义
研究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可以明确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优化企业战略管理实施方案,能够使企业的日常运营更好的体现传统的管理理念。共享金融服务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职能部门分开,然后重新组合非核心职能部门,形成独立的业务部门,最终为内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业务服务。共享财务服务精简人员与机构,能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2 财务共享中心
2.1 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义
2004年,BrianBergeron在《共享服务精要》一书中就已经提出了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首先是要分离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然后将非核心业务整合成立一个新的业务部门。非核心业务与核心业务的分离和基于非核心业务组合的新业务部门的组建可以为外部市场竞争提供内部客户共享服务,并实现盈利[2]。这样的同时,还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最终实现收益。这个业务部门被称为共享服务中心,缩写为SSC。作为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共享中心也在扩大其内容,从最常见的金融服务功能扩展到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1]。
所谓的财务共享就是将公司各分支机构的财务和会计事务集中到一个SSC(可共享服务中心)上来完成会计和报告。实现财务分担后,各单位财务人员数量可大幅减少,从而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根据国际金融共享服务管理协会出版物的定义:“所谓财务共享服务是指在加工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依靠信息技术,目的是规范流程,提高流程效率,优化组织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并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管理模式[3]。”
这项研究将财务共享中心定义为“通过成立一个新的自主业务部门,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重新设计和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并由财务共享中心处理。共享模式旨在降低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2.2 财务共享中心的内容
2.2.1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
企业使用的大多数财务管理模型都是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4]。特别是跨国企业,其财务功能都是按照地理位置来进行设置的。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更加关注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财务管理中心根据运作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集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一个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3]。
a)集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集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将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工作者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地点,并建立一个共享的服务中心。来自公司不同地点的相关财务人员集中在同一个低成本和税收优势的地点。与此同时,企业经常进行流程重组与再造,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进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并且,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过程中,企业通常需要实施新的统一系统来取代现有的分散和传统系统。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和信息系统成本。在财务分享中心模式下,企业会计业务人员将成为财务分享中心的员工,财务分享中心仍然是公司的一部分[5]。但是其自主权受到大大限制,其成本也会相应的被分配到使用共享服务的公司部门中。
b)建立一个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建立一个全新的共享服务中心所需的一切都是新的,包括新的地点,新的人员配备,新的信息系统和新的管理流程。这就引发公司组织机构的重大调整。也正是因为整个共享服务中心都需要全新的因素,其缺点比如成本高、筹建耗时长、不能响应整个集团巨大而迫切的财务共享需求就逐渐显露出来。
c)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财务共享中心最大的区别在于,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需要将人员集中到一个统一的位置。相反,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员工通过使用系统和其他技术进行关联。但是由于虚拟财务共享中心不能经常性的面对面沟通,不同地域的员工之间会出现沟通理解的偏差从而形成工作困难,这也是这种模式下最大的弊端。此外,一些组织还发现,建立虚拟共享服务中心需要非常高的标准,如内联网和视频会议设施等。有些企业很难达成标准因此会造成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标准的窘境。但是,企业在需要配置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所需的人员和场地时,不能体现虚拟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6]。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财务共享中心 1
2.1 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义 1
2.2 财务共享中心的内容 2
3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关键因素影响分析 6
3.1 硬件因素 6
3.2 软件因素 7
4 财务共享中心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区别 8
4.1 财务共享中心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区别 8
4.2 财务共享模式与集中管理模式的区别 8
5 财务共享中心的弊端 8
5.1 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存在局限性 9
5.2 财务共享中心影响企业的原有运作模式 9
5.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影响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9
6 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与前景 10
6.1 降低成本 10
6.2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1
6.3 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过程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推进了20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型企业凭借其在规模、技术、资金、人才上占领的上风,实现全球资源整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依然不容忽视。公司转型和企业合并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的重视,企业管理层越来越多地考虑如何利用企业集团的协同作用。由信息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术支持的财务共享中心(SASC)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模式与一般企业财务模式的区别在于,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运作成本,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效率,加速企业战略转型,提升企业在大市场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力。虽然财务共享中心具有巨大优势,但其弊端也非常显而易见[1]。
1.2 研究意义
研究财务共享中心的发展可以明确企业战略管理目标,优化企业战略管理实施方案,能够使企业的日常运营更好的体现传统的管理理念。共享金融服务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职能部门分开,然后重新组合非核心职能部门,形成独立的业务部门,最终为内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的金融业务服务。共享财务服务精简人员与机构,能够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2 财务共享中心
2.1 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义
2004年,BrianBergeron在《共享服务精要》一书中就已经提出了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首先是要分离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然后将非核心业务整合成立一个新的业务部门。非核心业务与核心业务的分离和基于非核心业务组合的新业务部门的组建可以为外部市场竞争提供内部客户共享服务,并实现盈利[2]。这样的同时,还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最终实现收益。这个业务部门被称为共享服务中心,缩写为SSC。作为一种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财务共享中心也在扩大其内容,从最常见的金融服务功能扩展到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1]。
所谓的财务共享就是将公司各分支机构的财务和会计事务集中到一个SSC(可共享服务中心)上来完成会计和报告。实现财务分担后,各单位财务人员数量可大幅减少,从而达到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根据国际金融共享服务管理协会出版物的定义:“所谓财务共享服务是指在加工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依靠信息技术,目的是规范流程,提高流程效率,优化组织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并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的管理模式[3]。”
这项研究将财务共享中心定义为“通过成立一个新的自主业务部门,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重新设计和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并由财务共享中心处理。共享模式旨在降低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2.2 财务共享中心的内容
2.2.1 财务共享中心的模式
企业使用的大多数财务管理模型都是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4]。特别是跨国企业,其财务功能都是按照地理位置来进行设置的。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更加关注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财务管理中心根据运作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集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一个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和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3]。
a)集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集中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将不同金融机构的金融工作者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地点,并建立一个共享的服务中心。来自公司不同地点的相关财务人员集中在同一个低成本和税收优势的地点。与此同时,企业经常进行流程重组与再造,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进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并且,在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过程中,企业通常需要实施新的统一系统来取代现有的分散和传统系统。这种方法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和信息系统成本。在财务分享中心模式下,企业会计业务人员将成为财务分享中心的员工,财务分享中心仍然是公司的一部分[5]。但是其自主权受到大大限制,其成本也会相应的被分配到使用共享服务的公司部门中。
b)建立一个全新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建立一个全新的共享服务中心所需的一切都是新的,包括新的地点,新的人员配备,新的信息系统和新的管理流程。这就引发公司组织机构的重大调整。也正是因为整个共享服务中心都需要全新的因素,其缺点比如成本高、筹建耗时长、不能响应整个集团巨大而迫切的财务共享需求就逐渐显露出来。
c)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财务共享中心最大的区别在于,虚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需要将人员集中到一个统一的位置。相反,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员工通过使用系统和其他技术进行关联。但是由于虚拟财务共享中心不能经常性的面对面沟通,不同地域的员工之间会出现沟通理解的偏差从而形成工作困难,这也是这种模式下最大的弊端。此外,一些组织还发现,建立虚拟共享服务中心需要非常高的标准,如内联网和视频会议设施等。有些企业很难达成标准因此会造成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标准的窘境。但是,企业在需要配置建立共享服务中心所需的人员和场地时,不能体现虚拟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