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优势及挑战(附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集团化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其分公司、子公司、数量也随之逐渐增加,同时企业地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集团化企业的财务处理必然倾向于集约化,很多集团企业的财务处理选择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搭建的财务共享应用体系,在利用好信息数据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财务共享服务所建立的公司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确保资金安全。这篇文章立足实际在对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内涵分析下,有针对性的指出当下企业公司财务管理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财务共享服务在企业运行和内部管理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望与能够更好地实现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优化设计,财务处理
目 录
1 引言 1
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及理论支撑 1
2.1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1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支撑 2
2.3 财务共享服务的结构框架 3
3 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及应用 4
3.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 4
3.2 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范围 5
3.3 财务共享服务在我国的运用情况 6
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7
4.1 降低运营成本 7
4.2 提高公司财务服务水平 8
4.3 及时整合财会数据,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9
4.4 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9
5 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所遇到的问题 10
5.1 财务共享服务体中心适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10
5.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影响管理会计价值 10
5.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员工发展受阻 11
5.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工作的考虑不足 11
5.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绩效难以衡量 12
6 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的对策 12
6.1 加强建设可行性分析 12
6.2 优化选址分析 12
6.3 优化人员及绩效管理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 16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监管政策趋同以及信息数据快速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下,大数据、全球网络和云计算是各行各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亟需加强内部管理、控制管理成本的优化意见。与传统模式比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 FSSC)依托于云计算与互联网,采取按需收费的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企业并购或者重组来做大做强,并伴有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而在扩张的同时,企业往往会形成一种分散式的财务核算管理模式。在这种财务效率低下、财务成本高的矛盾的系统下,企业的运营能力被其所限制,制约了企业的战略实施。而FSSC恰能解决企业集团化之后,会计核算分散、重复性高、内部利益冲突的问题,促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到发展核心竞争力上,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财务效率保证质量,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及理论支撑
2.1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著名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先采用了共享服务,此举一经展开,就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公司开始模仿,并于上世纪末期传入中国。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亟需提高管理效率、控制成本的解决方案,在此种情况之下,共享服务依托于云计算与互联网,而财务共享服务作为共享服务中最能够体现价值所在的应用领域,我国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也纷纷开始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共享服务(shared service)是在具有多个运营单位的公司组织管理功能的一种方式,它指企业集团开展资金、人力资源管理、网络技术等具体性或者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业务,逐渐区别于之前的笼统单元,专门成立的自由体制提供一致的服务[1]。而财务共享应用体系(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是指将企业财务方面具有同质性、易于标准化的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强化财务管理、提供市场服务的目的[2]。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支撑
2.2.1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一个经济概念,这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说生产规模的扩大与长时间内的平均生产值直接挂钩,这将影响到经营效益的增加情况[3]。然而,一旦规模即产出超过了界限,不合理的生产要素会导致规模经济的缺乏,然后严重影响到公司产值的降低。规模经济的控制因素很多;首先,利用边际成本理论,产量的增加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品的固定费用,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第二,生产的规模一旦增大,每个职位或者岗位的细分也就变相的提高了员工的熟练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点,分批次的量化采购和运输可以让企业减少单次运输的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这就降低了成本。
企业在选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同时,将各层次的金融和业务集合联系在一起,建立财务共享应用体系,降低企业经营的总成本。利用批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来降低成本;在扩大金融业务规模的同时,加强筹资能力建设。这都是财务共享中心的规模效应的体现。
2.2.2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的理论是,迈克尔e效果的理论经济学,这一理论有两种定义:第一,竞争优势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长期发展可积累为公司的战略优势,这也是市场环境下的自我竞争力的体现;第二点是竞争优势来源于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比如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某一区域内部,由于资源和信息的分布不平等,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竞争优势。波特已经开发了一种fiveforce竞争模型,这能够展现企业的优势竞争力所在,一方面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一方面增强自我价值,这些活动的优点和可以给企业带来优势。
财务共享服务的公司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的资源管理办法和创新改革,一方面,利用竞争优势降低企业成本,让金融市场上的价值产业链延伸到公司里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企业的发展目的。
2.2.3 标准化理论
标准化理论在经济、科学、管理等各种社会性事务中都有涉及,指制定统一的经常性事项标准,能够让社会事务形成最优化的配置,提高整体运作效率。我国标准化理论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四项原则的统一、简化、优化和协调。建立统一的秩序;简化工作步骤、处理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立足整体统筹处理问题;通过选择、设计或调整相关元素,能够产生最优结果。
目 录
1 引言 1
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及理论支撑 1
2.1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1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支撑 2
2.3 财务共享服务的结构框架 3
3 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及应用 4
3.1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模式 4
3.2 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范围 5
3.3 财务共享服务在我国的运用情况 6
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势 7
4.1 降低运营成本 7
4.2 提高公司财务服务水平 8
4.3 及时整合财会数据,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9
4.4 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9
5 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所遇到的问题 10
5.1 财务共享服务体中心适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 10
5.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影响管理会计价值 10
5.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员工发展受阻 11
5.4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工作的考虑不足 11
5.5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绩效难以衡量 12
6 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的对策 12
6.1 加强建设可行性分析 12
6.2 优化选址分析 12
6.3 优化人员及绩效管理 12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献 16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监管政策趋同以及信息数据快速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下,大数据、全球网络和云计算是各行各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亟需加强内部管理、控制管理成本的优化意见。与传统模式比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 FSSC)依托于云计算与互联网,采取按需收费的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企业并购或者重组来做大做强,并伴有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而在扩张的同时,企业往往会形成一种分散式的财务核算管理模式。在这种财务效率低下、财务成本高的矛盾的系统下,企业的运营能力被其所限制,制约了企业的战略实施。而FSSC恰能解决企业集团化之后,会计核算分散、重复性高、内部利益冲突的问题,促使企业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到发展核心竞争力上,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提高财务效率保证质量,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概念及理论支撑
2.1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著名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先采用了共享服务,此举一经展开,就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公司开始模仿,并于上世纪末期传入中国。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经济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亟需提高管理效率、控制成本的解决方案,在此种情况之下,共享服务依托于云计算与互联网,而财务共享服务作为共享服务中最能够体现价值所在的应用领域,我国的许多专家和学者也纷纷开始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采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共享服务(shared service)是在具有多个运营单位的公司组织管理功能的一种方式,它指企业集团开展资金、人力资源管理、网络技术等具体性或者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业务,逐渐区别于之前的笼统单元,专门成立的自由体制提供一致的服务[1]。而财务共享应用体系(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是指将企业财务方面具有同质性、易于标准化的业务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强化财务管理、提供市场服务的目的[2]。
2.2 财务共享服务的理论支撑
2.2.1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是一个经济概念,这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说生产规模的扩大与长时间内的平均生产值直接挂钩,这将影响到经营效益的增加情况[3]。然而,一旦规模即产出超过了界限,不合理的生产要素会导致规模经济的缺乏,然后严重影响到公司产值的降低。规模经济的控制因素很多;首先,利用边际成本理论,产量的增加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品的固定费用,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第二,生产的规模一旦增大,每个职位或者岗位的细分也就变相的提高了员工的熟练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点,分批次的量化采购和运输可以让企业减少单次运输的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议价能力,这就降低了成本。
企业在选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同时,将各层次的金融和业务集合联系在一起,建立财务共享应用体系,降低企业经营的总成本。利用批量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来降低成本;在扩大金融业务规模的同时,加强筹资能力建设。这都是财务共享中心的规模效应的体现。
2.2.2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的理论是,迈克尔e效果的理论经济学,这一理论有两种定义:第一,竞争优势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长期发展可积累为公司的战略优势,这也是市场环境下的自我竞争力的体现;第二点是竞争优势来源于行业内部之间的竞争,比如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某一区域内部,由于资源和信息的分布不平等,自然就会产生不同的竞争优势。波特已经开发了一种fiveforce竞争模型,这能够展现企业的优势竞争力所在,一方面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一方面增强自我价值,这些活动的优点和可以给企业带来优势。
财务共享服务的公司利用开展了一系列的资源管理办法和创新改革,一方面,利用竞争优势降低企业成本,让金融市场上的价值产业链延伸到公司里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企业的发展目的。
2.2.3 标准化理论
标准化理论在经济、科学、管理等各种社会性事务中都有涉及,指制定统一的经常性事项标准,能够让社会事务形成最优化的配置,提高整体运作效率。我国标准化理论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四项原则的统一、简化、优化和协调。建立统一的秩序;简化工作步骤、处理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立足整体统筹处理问题;通过选择、设计或调整相关元素,能够产生最优结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