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企业财务风险识别逻辑回归模型
本文将创业板企业与主板企业的财务特征进行比较,并总结创业板企业财务的风险识别。为了更好的实现创业板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对目前较为合理的财务预警模型进行了整理概述,总结四种模型的优缺点并进行分析,并最终选择逻辑回归方程进行模型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检验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风险,对创业板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创业板企业与主板企业在财务特征上的区别 2
1.债务结构分析 2
2.资产结构分析 2
(二)我国创业板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2
1.筹资风险 2
2.投资风险 3
3.现金流风险 3
(三)评述 3
三、现有的财务预警模型 3
(一)单变量预警模型 3
(二)多变量预警模 3
1.Z值模型 3
2.逻辑回归模型 4
3.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 5
(三)现有财务模型评价 5
四、基于中国创业板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模型 6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模型样本选择 6
(二)财务正常企业配对样本选择 6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模型指标选择 6
(四)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逻辑回归财务风险识别模型构建 6
(五)模型验证 7
五、研究结论 8
致 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1 10
创业板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基于逻辑回归模型
引言
引言
为了应对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我国出口贸易受到严重阻碍的这一难关,我国政府除了投放资金到国家基础性建设中去以外,还启动了创业板市场,我国创业板市场自开放之日起,就引起了很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兴趣进行开发。创业板企业大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板市场为诸如此类的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融资途径,帮助这类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平稳安全的发展。
创业板企业很多都是高科技、高成长、新经济、新服务、新制造、新文化、新农业、新商业的创新型企业,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只依靠专利技术的创业板企业已发现了弊端,渐渐开始重视投入资本的规划。并且,由于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权益等的综合情况,对于企业的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筹资、投资、经营、成本控制等的变化也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创业板企业多处于成长期,相较于主板公司来说,企业规模小,比较重视高新技术的生产,财务系统相对不完善,并没有深刻的对于财务风险识别的意识,因此创业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因此,创业板企业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二、文献综述
(一)创业板企业与主板企业在财务特征上的区别
什么是创业板:创业板市场,也称二板市场。它是指交易所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市场,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高科技公司提供筹集资金途径,帮助其扩展业务解决资金需要。
1.债务结构分析
殷硕(2011)研究认为创业板企业和主板公司债务结构有很大不同,创业板企业对于银行短期借款的依赖性较之主板企业要更多,主要用于解决公司运营的问题,但相对而言,主板上市企业的长期负债占总债务的比例较高,因为其更多的是为了合理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从而进行短期借款,因此,在债务长短期的侧重方面,主板企业与创业板企业呈负相关。
由于在债务结构上创业板与主板上市公司存在很多差异,这就是导致创业板企业在财务特征的方面与主板企业有很大不同的原因之一,彭紫云(2010)对此也进行了研究,由于创业板企业在成长期资金需求量较大,在研发方面有大量的资金投入需求。所以,创业板公司需要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来进行治理,但目前创业板企业的财务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
2.资产结构分析
解放(2012)研究得出:首先创业板企业中的部分公司在总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大,固定资产占比较小,这类公司可以称作轻公司,这类轻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对股价的波动影响不大。这类企业一旦陷入财务危机,其流动资产可以迅速变现,但是贴现价值会低于账面价值。另外因为创业板企业正处于成长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所以一般现金分红并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但同时,创业板企业一般有较高的发行价,因此在发行股票时能够有资本转增的机会,可以形成很大一部分的资本公积金。
(二)我国创业板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1.筹资风险
企业的筹资渠道有两种: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在股权融资中,齐世伟,程姿(2014)认为企业无需到期还本付息就可以在创业板市场上进行融资,获得其需要的资金,只有投资效益可能存在风险。但是有数据表明,我国创业板企业的超募现象较为严重。潘宗英(2012)研究得出创业板企业的流动比率远高于平均值,但其并未合理利用超募资金,创业板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不高。创业板企业在规模、盈利能力都不如主板企业的情况下,但项目所需资金却大于主板企业。创业板公司未能良好运作巨额的超募资金而导致企业的财务费用竟然为负。这一现象对于创业板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益以及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益都是不利的。
在债券融资中,侯勇(2012)研究得出创业板企业在创始初期,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很大但同时也很缺乏,企业是否能够长期在创业板市场存留再来也属于未知。所以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贷款给此类企业存在很大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对于给予创业板新新企业贷款会有很多严格的条件,创业板企业很难在此类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所以其更偏好于进行民间借款,但同时,民间贷款十分分散且利息较之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对高,这就导致企业的融资费用大大提高,甚至超出预算,所以如果贷款未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创业板企业将遭受很大的风险。
2.投资风险
陈海红(2011)认为由上市企业都以高本益比发行净资产,这就可能导致净资产的快速积累,但是,在此类情况发生时,很少有创业板企业可以做到项目的利润率可以和净资产增长率保持一致,这就容易导致之前过快上升的净资产等财务指标迅速下降到上市前的水平。导致企业管理运营出现问题,更严重的会最终导致退市。在创业板企业中也是一样。
而且创业板企业原材料和固定资产较少,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解放(2011)认为人力资本和期间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灵活性较高。若创业板企业未对将要进行的投资项目有准确的认识和可靠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对于外在环境方面,例如国家货币政策、经济政策以及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等方面,那么企业有很大可能遭受财务风险的冲击。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创业板企业与主板企业在财务特征上的区别 2
1.债务结构分析 2
2.资产结构分析 2
(二)我国创业板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2
1.筹资风险 2
2.投资风险 3
3.现金流风险 3
(三)评述 3
三、现有的财务预警模型 3
(一)单变量预警模型 3
(二)多变量预警模 3
1.Z值模型 3
2.逻辑回归模型 4
3.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 5
(三)现有财务模型评价 5
四、基于中国创业板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模型 6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模型样本选择 6
(二)财务正常企业配对样本选择 6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模型指标选择 6
(四)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逻辑回归财务风险识别模型构建 6
(五)模型验证 7
五、研究结论 8
致 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1 10
创业板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基于逻辑回归模型
引言
引言
为了应对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我国出口贸易受到严重阻碍的这一难关,我国政府除了投放资金到国家基础性建设中去以外,还启动了创业板市场,我国创业板市场自开放之日起,就引起了很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兴趣进行开发。创业板企业大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板市场为诸如此类的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融资途径,帮助这类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平稳安全的发展。
创业板企业很多都是高科技、高成长、新经济、新服务、新制造、新文化、新农业、新商业的创新型企业,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只依靠专利技术的创业板企业已发现了弊端,渐渐开始重视投入资本的规划。并且,由于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权益等的综合情况,对于企业的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筹资、投资、经营、成本控制等的变化也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创业板企业多处于成长期,相较于主板公司来说,企业规模小,比较重视高新技术的生产,财务系统相对不完善,并没有深刻的对于财务风险识别的意识,因此创业板企业产生财务危机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因此,创业板企业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二、文献综述
(一)创业板企业与主板企业在财务特征上的区别
什么是创业板:创业板市场,也称二板市场。它是指交易所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市场,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高科技公司提供筹集资金途径,帮助其扩展业务解决资金需要。
1.债务结构分析
殷硕(2011)研究认为创业板企业和主板公司债务结构有很大不同,创业板企业对于银行短期借款的依赖性较之主板企业要更多,主要用于解决公司运营的问题,但相对而言,主板上市企业的长期负债占总债务的比例较高,因为其更多的是为了合理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从而进行短期借款,因此,在债务长短期的侧重方面,主板企业与创业板企业呈负相关。
由于在债务结构上创业板与主板上市公司存在很多差异,这就是导致创业板企业在财务特征的方面与主板企业有很大不同的原因之一,彭紫云(2010)对此也进行了研究,由于创业板企业在成长期资金需求量较大,在研发方面有大量的资金投入需求。所以,创业板公司需要创新财务管理方式来进行治理,但目前创业板企业的财务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
2.资产结构分析
解放(2012)研究得出:首先创业板企业中的部分公司在总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大,固定资产占比较小,这类公司可以称作轻公司,这类轻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对股价的波动影响不大。这类企业一旦陷入财务危机,其流动资产可以迅速变现,但是贴现价值会低于账面价值。另外因为创业板企业正处于成长期,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所以一般现金分红并没有办法得到保障,但同时,创业板企业一般有较高的发行价,因此在发行股票时能够有资本转增的机会,可以形成很大一部分的资本公积金。
(二)我国创业板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1.筹资风险
企业的筹资渠道有两种: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在股权融资中,齐世伟,程姿(2014)认为企业无需到期还本付息就可以在创业板市场上进行融资,获得其需要的资金,只有投资效益可能存在风险。但是有数据表明,我国创业板企业的超募现象较为严重。潘宗英(2012)研究得出创业板企业的流动比率远高于平均值,但其并未合理利用超募资金,创业板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不高。创业板企业在规模、盈利能力都不如主板企业的情况下,但项目所需资金却大于主板企业。创业板公司未能良好运作巨额的超募资金而导致企业的财务费用竟然为负。这一现象对于创业板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益以及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益都是不利的。
在债券融资中,侯勇(2012)研究得出创业板企业在创始初期,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很大但同时也很缺乏,企业是否能够长期在创业板市场存留再来也属于未知。所以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贷款给此类企业存在很大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对于给予创业板新新企业贷款会有很多严格的条件,创业板企业很难在此类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所以其更偏好于进行民间借款,但同时,民间贷款十分分散且利息较之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对高,这就导致企业的融资费用大大提高,甚至超出预算,所以如果贷款未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创业板企业将遭受很大的风险。
2.投资风险
陈海红(2011)认为由上市企业都以高本益比发行净资产,这就可能导致净资产的快速积累,但是,在此类情况发生时,很少有创业板企业可以做到项目的利润率可以和净资产增长率保持一致,这就容易导致之前过快上升的净资产等财务指标迅速下降到上市前的水平。导致企业管理运营出现问题,更严重的会最终导致退市。在创业板企业中也是一样。
而且创业板企业原材料和固定资产较少,人力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解放(2011)认为人力资本和期间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灵活性较高。若创业板企业未对将要进行的投资项目有准确的认识和可靠的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对于外在环境方面,例如国家货币政策、经济政策以及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等方面,那么企业有很大可能遭受财务风险的冲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