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

摘要:为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相关关系本文先是通过对过去学者的研究结论进行文献综述,而后选取在2015年以前深户两市上市的信息技术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研究这一课题。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检索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本文构建了回归模型,并通过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一、引言 3
二、文献综述 4
(一)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 4
(二)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4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4
2.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不相关或弱相关 5
3.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其他关系 5
(三)影响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因素 5
三、研究设计 6
(一)研究假设 6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
(三)变量定义: 7
1.被解释变量 7
2.解释变量 7
3.控制变量 7
(四)构建模型 7
四、实证检验分析 8
(一)描述性统计 8
(二)相关性分析 8
(三)多元回归分析 9
1. 高管持股比例不高 10
2. 薪酬激励制度不完善 10
3. 存在缺陷的聘任制度 11
(四)小结 11
五、结论与建议 11
(一)研究结论 11
(二)建议 11
1.提高持股在激励当中的应用 12
2.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12
六、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引言
企业高管作为企业的资本,是对于企业来说稀缺并且不可或缺的资源。企业高管有能力为企业提供创造力,创造价值。如何使得企业高管拥有充分的积极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挥其最大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激励制度是关键,比如让其在公司内获得实质性的权利以及相应的利益。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相关性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因为两者无论是在理论当中以及现实当中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其研究成果可以为企业对其高管激励制度的设计和改革提供参考。在实证研究当中得出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能够使得企业能够在制定经营策略时能得到更多参考,同时也能使其在进行薪酬激励制度设计或改革时能够从更多方面进行考量。本课题旨在揭示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间存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企业的高管激励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对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相关性的研究多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理论依托。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不是由企业的所有人及投资人进行管理,而是由对所有人和投资人负责的经营者即代理人来进行管理,由于两者利益上的不完全统一以及信息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对称,因而出现了代理人利己主义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是代理人都是利己主义者,所以他们可能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以试图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自身的利益。为了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利己主义行为的发生,企业股东会建立先关机制监督主要代理人或着建立某种激励机制,这样能够将委托代理双方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捆绑在一起,使得双方的利益趋同。杨汉明(2004)认为,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企业管理当中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对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励以及监管制度的有效做法。管理文献认为薪酬是最早和最主要的利益趋同的工具(李平等,2013)。为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二)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Carpenter和Sanders(2002)利用直线回归的方法考察在公司业绩中高层报酬的作用,得出结论:在高层薪酬和总裁薪酬与公司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的公司中,企业的经营业绩和高管年度薪金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十分显著,由此可以推断高管薪酬在控制了一定变量的条件下对企业的绩效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且随着高管持股比例的上升,这一结果更加显著;公司规模的变化会影响到绩效体系对于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只有股权集中度在一定的区间内的时候,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体现出的正相关关系才显著。
韩超群(2011)使用了假设检验的思路,运用国际通用的相关指标对行业进行细化分类,并进一步对其薪酬体系对于经营绩效的推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当中,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和公司资产规模三者之间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方谋耶、潘佳佳(2010)也对薪酬对企业绩效的推动作用进行研究,其研究文献当中中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我国1025家上市公司当中各类指标的概况,而后使用实证检验分析的方法对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国家推行的以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挂钩的经营制度改革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该制度当中的长期激励因素任然处于缺失状态,股权激励这一在国外已经经历过长期实践考研的激励制度在国内企业当中尚未普及。杨睿娟、蔺娅楠(2012)选取146家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探究薪酬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献首先对这些公司2012年度年报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数据,并构建出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的结果证明了电子信息行业当中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显著,高薪酬有效推动了公司的经营效率。万媛媛(2012)选取200620011年深沪上市的多个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模型中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管薪酬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为正,且这一相关关系十分显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正相关关系在高管的权力得到保障时更为显著。
2.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不相关或弱相关
Jensen和Murphy(1996)通过选取样本通过OLS回归分析最后发现:薪酬不是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公司所处行业,公司规模,公司所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才是相关因素。由此可以提出,上市公司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薪酬激励制度,设计出这种激励制度是当下企业改革的燃眉之急。上市公司应该尽快改变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制度,短期与长期的目标相互结合才能够使得薪酬激励制度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才能实现委托人即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邹墨成(2008)以数据库当中可以收集到的上市公司的年报为基础,选取多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OLS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中国上市公司当中,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公司所处的行业,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公司规模以及公司所有权结构才是决定高管薪酬的因素,而并非由公司绩效决定的。刘文华(2012)以多家信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模型之后运用普遍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模型假设,结果得出结论:薪酬激励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为负。由此可推断,信息技术行业较高的薪酬非但没有创造出更高的公司价值,反而成为公司财务的巨大负担,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