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全面预算管理及经济增加值概述 1
2.1 全面预算管理 1
2.2 经济增加值及计算 2
3 我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1 委托方与代理方利益矛盾冲突 3
3.2 预算目标导向不利企业价值创造 3
3.3 预算核算和考核难以同步协调 4
3.4 缺乏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4
4 引入经济增加值对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的改进 5
4.1 增强了预算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5
4.2 改善了企业资源分配 5
4.3 改善了委托代理关系 6
4.4 改进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7
5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7
5.1 预算编制 7
5.2 预算执行 9
5.3 预算差异分析 11
5.4 预算考评激励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从外部环境观察,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世界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宏观环境频繁变化,企业面临的挑战也逐步加大。从企业自身思考,目前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中主要将销售、净利润、成本和现金流等传统的指标列为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常常带有盲目性、短期性和被动性,经营者对于利润最大化渴求非常容易导致企业盲目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不能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经营风险,进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升。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弊端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在企业中逐渐显现,并正逐渐失去其权威性和指导性。
国资委于2010年1月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济增加值(EVA)被纳入考核方法,此举是近年来考核方向的重大转变,将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式推向新的阶段,首次替代净资产收益率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央企的改革对中小企业未来的改革传递了猛烈讯号。
EVA是从股东价值增值的视角考虑,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既而推进管理者对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一种工具。其考虑了资本成本,体现股东、经营者目标的多元化,同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综合考量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防止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和利润操纵现象,有利于规范投资行为,促使企业逐步建立围绕价值创造的一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管理决策机制,使得EVA理念真正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2 全面预算管理及经济增加值概述
2.1 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实际业务发生之前,结合历史业务的经验,总结目前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资源分配、考核和控制的有效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和协调的内控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一般包括财务预算、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具有综合性。战略性、机制性等特征。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全面预算在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一般采取以销定产的路径,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的预测来编制各种财务报表,但这些预算模式同样存在各种缺陷,以利润为导向可能造成企业过度扩张,财务风险高,危害企业长远发展利益;以销售为导向可能会使企业出现过度除销,造成应收账款资金占用成本增加;以成本为导向可能使企业降低产品质量并减少新产品开发;以现金流为导向可能使企业采取保守的财务政策而丧失投资发展机会。
2.2 经济增加值及计算
EVA的概念由美国学者Steward 提出,在经济学上经济增加值又被称为经济利润,是扣除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真实经营利润。EVA认为企业经营的最终利润应该是税后净利润扣除资本成本或资本费用。资本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是指债券、股票等发行费用,银行借款的利息费,手续费等一些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EVA代表着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价值管理理念,是对真正对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
EVA与会计利润存在不同之处在于EVA是税后净利润经过一定的调整后,再扣除所有的资本成本之后的经济利润值。不仅注重企业的发展规模,也注重股东价值的增减变化。同时,通过企业筹集资金产生的费用与筹集资金有效额的比值形成的资本成本率,来帮助企业较为客观的了解自身面临的行业风险,做出有效的资本投资决策。
EVA=NOPAT-WACC*TC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看出,NOPAT、TC、WACC 这三个指标决定了EVA的值
NOPAT 税后净营业利润(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TC ——资本总额(Total Capital)
WAC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税后净营业利润不等于利润表中的税后净利润,它需要对会计报表进行相应调整,可以通过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计算得出;资本总额基于资产负债表,为企业所投入的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总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根据债务和权益资本进行加权平均得到。
NOPAT=税后净利润+(营业外支出+利息支出)×(1-25%)-营业外收入×(1-25%)
WACC=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占总资本比例×(1-所得税率)+股权资本成本率×股权占总资产比例
TC=债务资本+股本资本
3 我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全面预算管理己经成为我国企业较为广泛的一个管理工具,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 委托方与代理方利益矛盾冲突
现代企业采用经理人的管理方式导致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随之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追求自身财富的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收入和休闲的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代理人的行为与股东的利益发生偏离,产生代理成本。采用传统会计指标体系进行预算管理极有可能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只顾眼前利益,做出损害企业价值的决策。因为只要投入大量资金,就可以操作会计利润和销售额。如果投入资本的回报未能超出资本成本,即使会计利润增加,却在毁损企业价值。而且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只扣除债务资金成本,而没有将权益资金成本作为费用扣除。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一方掌握企业所拥有资源等比较完备的信息,总是会基于信息优势,争取最有利于己方的基本预算指标,并进一步争取最大的预算宽余。在这种博弈中委托方往往处于劣势,只能使用行政手段干预,进而影响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将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生偏离,委托人对代理人考评指标的合理性、激励性大打折扣。例如DFGL公司在股东和管理层职能部门在沟通过程中,博弈成本过大,委托代理成本高昂,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3]。
1 引言 1
2 全面预算管理及经济增加值概述 1
2.1 全面预算管理 1
2.2 经济增加值及计算 2
3 我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1 委托方与代理方利益矛盾冲突 3
3.2 预算目标导向不利企业价值创造 3
3.3 预算核算和考核难以同步协调 4
3.4 缺乏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4
4 引入经济增加值对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的改进 5
4.1 增强了预算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5
4.2 改善了企业资源分配 5
4.3 改善了委托代理关系 6
4.4 改进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7
5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7
5.1 预算编制 7
5.2 预算执行 9
5.3 预算差异分析 11
5.4 预算考评激励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从外部环境观察,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世界资本市场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宏观环境频繁变化,企业面临的挑战也逐步加大。从企业自身思考,目前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中主要将销售、净利润、成本和现金流等传统的指标列为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制定预算目标时,常常带有盲目性、短期性和被动性,经营者对于利润最大化渴求非常容易导致企业盲目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不能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经营风险,进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升。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弊端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在企业中逐渐显现,并正逐渐失去其权威性和指导性。
国资委于2010年1月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经济增加值(EVA)被纳入考核方法,此举是近年来考核方向的重大转变,将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式推向新的阶段,首次替代净资产收益率对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央企的改革对中小企业未来的改革传递了猛烈讯号。
EVA是从股东价值增值的视角考虑,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既而推进管理者对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一种工具。其考虑了资本成本,体现股东、经营者目标的多元化,同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综合考量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防止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和利润操纵现象,有利于规范投资行为,促使企业逐步建立围绕价值创造的一套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管理决策机制,使得EVA理念真正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2 全面预算管理及经济增加值概述
2.1 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实际业务发生之前,结合历史业务的经验,总结目前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资源分配、考核和控制的有效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和协调的内控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一般包括财务预算、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具有综合性。战略性、机制性等特征。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全面预算在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一般采取以销定产的路径,通过对企业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等的预测来编制各种财务报表,但这些预算模式同样存在各种缺陷,以利润为导向可能造成企业过度扩张,财务风险高,危害企业长远发展利益;以销售为导向可能会使企业出现过度除销,造成应收账款资金占用成本增加;以成本为导向可能使企业降低产品质量并减少新产品开发;以现金流为导向可能使企业采取保守的财务政策而丧失投资发展机会。
2.2 经济增加值及计算
EVA的概念由美国学者Steward 提出,在经济学上经济增加值又被称为经济利润,是扣除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真实经营利润。EVA认为企业经营的最终利润应该是税后净利润扣除资本成本或资本费用。资本成本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是指债券、股票等发行费用,银行借款的利息费,手续费等一些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EVA代表着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价值管理理念,是对真正对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
EVA与会计利润存在不同之处在于EVA是税后净利润经过一定的调整后,再扣除所有的资本成本之后的经济利润值。不仅注重企业的发展规模,也注重股东价值的增减变化。同时,通过企业筹集资金产生的费用与筹集资金有效额的比值形成的资本成本率,来帮助企业较为客观的了解自身面临的行业风险,做出有效的资本投资决策。
EVA=NOPAT-WACC*TC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看出,NOPAT、TC、WACC 这三个指标决定了EVA的值
NOPAT 税后净营业利润(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TC ——资本总额(Total Capital)
WACC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税后净营业利润不等于利润表中的税后净利润,它需要对会计报表进行相应调整,可以通过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计算得出;资本总额基于资产负债表,为企业所投入的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总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根据债务和权益资本进行加权平均得到。
NOPAT=税后净利润+(营业外支出+利息支出)×(1-25%)-营业外收入×(1-25%)
WACC=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占总资本比例×(1-所得税率)+股权资本成本率×股权占总资产比例
TC=债务资本+股本资本
3 我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全面预算管理己经成为我国企业较为广泛的一个管理工具,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 委托方与代理方利益矛盾冲突
现代企业采用经理人的管理方式导致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随之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追求自身财富的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收入和休闲的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代理人的行为与股东的利益发生偏离,产生代理成本。采用传统会计指标体系进行预算管理极有可能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只顾眼前利益,做出损害企业价值的决策。因为只要投入大量资金,就可以操作会计利润和销售额。如果投入资本的回报未能超出资本成本,即使会计利润增加,却在毁损企业价值。而且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只扣除债务资金成本,而没有将权益资金成本作为费用扣除。并且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一方掌握企业所拥有资源等比较完备的信息,总是会基于信息优势,争取最有利于己方的基本预算指标,并进一步争取最大的预算宽余。在这种博弈中委托方往往处于劣势,只能使用行政手段干预,进而影响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将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生偏离,委托人对代理人考评指标的合理性、激励性大打折扣。例如DFGL公司在股东和管理层职能部门在沟通过程中,博弈成本过大,委托代理成本高昂,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