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1
2.1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 1
2.2 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 2
2.3 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改进4
3 江苏如通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概况6
3.1 石油机械行业介绍6
3.2 如通石油机械经营现状 7
4 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0
4.1 企业整体分析10
4.2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3
4.3 其他指标分析19
4.4 行业对比分析22
4.5盈利能力分析总结23
5 江苏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对策 23
5.1完善现金流管理体系23
5.2加强成本管理24
5.3加强技术创新24
5.4加强风险管理25
5.5提高企业销售能力25
结论 27
致谢 28
参考文献29
附录30
附表1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30
附表2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34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企业都将面临全球的竞争挑战,企业想获得长远发展,深入的财务分析成为重中之重。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都更加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结果给内外部使用者提供了相关信息,但通过实践发现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还不完善。
国外对盈利能力的研究较早,从早期的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财务业绩评价体系,逐渐发展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多角度综合评价体系。20 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在其出版的《财务报表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率分析》和《信用晴雨表研究》中提出了沃尔比重评分法,用于对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价。80 年代,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发布了“计量企业绩效说明书”,提出了 8 项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1990 年后,企业盈利能力评价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评价体系,转变为注重企业日常经营的评价体系。这些研究方法的进步给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提供了方便,但其中的不足之处还是给报表使用者造成信息接收的不全面。[1]我国财政部在1995 年颁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财政部颁布的这套指标体系由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 10 项指标组成。这套体系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盈利指标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2]在日常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一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盈利能力低等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盈利能力指标的研究和完善,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官方全面的数据显得十分有现实意义。
2 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2.1 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一般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获得利润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企业的利润率越高,相应的盈利能力就越强,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都会通过企业的盈利能力来判断这家企业经营情况的好坏。投资者期末取得的投资收益,债权人结算时取得的本息,都依靠企业的盈利,经营管理者的年终业绩也通过企业的盈利水平来反映。通过对企业上文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水平,为企业未来发展制定更合理的计划。在盈利能力分析时,主要步骤为:查找资料、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我们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时,不仅要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要从资金配比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从资产、所有者权益与利润额配比关系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还要关注企业盈利能力质量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非财务因素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3]
2.2 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
2.2.1 盈利能力指标发展史
我国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研究开始较晚,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0年代以前的以实物销售为主的盈利分析;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开始以企业产值和利润为主的盈利分析;第三阶段是90年代以后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的盈利分析。
20世纪70年代属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使得政企不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本管理不重视价值和成本控制,仅从实物产出的角度做出评价。20世纪80年代是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盈利能力评价。1978年改革开放后,政府开始对国有企业实施放权,1982年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制定了“企业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其考核评价的具体方法为综合计分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综合性盈利能力评价。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统计局提出了6项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分别为产品销售率、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产值率,主要是从企业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角度来设计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1999年6月,财政部等4部委颁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采用了24项定量指标和8项定性指标评价企业的绩效。2002年3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对《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将原来的32个指标减为28个,该指标体系基本与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相一致。该《细则》在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有了较大地改进。[4]
2.2.2 盈利能力指标
a) 企业经营涉及的指标如下:
表1 企业经营涉及的盈利指标
指标 含义及说明 公式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 的比值,标准值为0.15,比率越大,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100%;
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利润 总额与企业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 水平 的指标 。销售利润率 高,权益利润率也高。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 100%;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企业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标准值为0.1,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00%;
主营业务净利润 主营业务净利润率是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值,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主营业务收入 中获取的利润的能力越强。 主营业务净利润=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净额×100%
1 引言 1
2 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1
2.1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 1
2.2 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 2
2.3 盈利能力分析方法的改进4
3 江苏如通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概况6
3.1 石油机械行业介绍6
3.2 如通石油机械经营现状 7
4 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0
4.1 企业整体分析10
4.2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13
4.3 其他指标分析19
4.4 行业对比分析22
4.5盈利能力分析总结23
5 江苏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对策 23
5.1完善现金流管理体系23
5.2加强成本管理24
5.3加强技术创新24
5.4加强风险管理25
5.5提高企业销售能力25
结论 27
致谢 28
参考文献29
附录30
附表1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30
附表2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利润表34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企业都将面临全球的竞争挑战,企业想获得长远发展,深入的财务分析成为重中之重。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都更加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结果给内外部使用者提供了相关信息,但通过实践发现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还不完善。
国外对盈利能力的研究较早,从早期的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财务业绩评价体系,逐渐发展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多角度综合评价体系。20 世纪初亚历山大沃尔在其出版的《财务报表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率分析》和《信用晴雨表研究》中提出了沃尔比重评分法,用于对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价。80 年代,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发布了“计量企业绩效说明书”,提出了 8 项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1990 年后,企业盈利能力评价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评价体系,转变为注重企业日常经营的评价体系。这些研究方法的进步给企业的盈利能力研究提供了方便,但其中的不足之处还是给报表使用者造成信息接收的不全面。[1]我国财政部在1995 年颁布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财政部颁布的这套指标体系由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 10 项指标组成。这套体系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盈利指标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2]在日常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一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盈利能力低等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小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盈利能力指标的研究和完善,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官方全面的数据显得十分有现实意义。
2 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2.1 盈利能力分析的内涵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一般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获得利润数额的多少及其水平的高低。企业的利润率
2.2 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
2.2.1 盈利能力指标发展史
我国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研究开始较晚,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0年代以前的以实物销售为主的盈利分析;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开始以企业产值和利润为主的盈利分析;第三阶段是90年代以后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的盈利分析。
20世纪70年代属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使得政企不分,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资本管理不重视价值和成本控制,仅从实物产出的角度做出评价。20世纪80年代是以产值和利润为主的盈利能力评价。1978年改革开放后,政府开始对国有企业实施放权,1982年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制定了“企业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其考核评价的具体方法为综合计分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综合性盈利能力评价。1992年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统计局提出了6项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分别为产品销售率、资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产值率,主要是从企业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角度来设计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1999年6月,财政部等4部委颁发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采用了24项定量指标和8项定性指标评价企业的绩效。2002年3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对《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将原来的32个指标减为28个,该指标体系基本与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相一致。该《细则》在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有了较大地改进。[4]
2.2.2 盈利能力指标
a) 企业经营涉及的指标如下:
表1 企业经营涉及的盈利指标
指标 含义及说明 公式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
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企业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标准值为0.1,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100%;
主营业务净利润 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