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及推行对策研究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国内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此时飞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兴起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当今企业的要求,企业需要更精确更合理的分配成本,从而有利于成本管理。由于作业成本法可以满足企业更高的需求,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企业通过作业成本分配结构分析盈利情况调整运作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环境很复杂,是以推行过程当中会出现林林总总的问题,推行结果也各不相同。国际上的作业成本法应用相对于我国更加成熟,国内企业作业成本法的推行还存在阻碍。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推行对策。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应用前景,推行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1
3 作业成本法推广的意义 1
3.1 有利于提供更可靠的成本信息 2
3.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2
3.3 有利于全面管理企业成本 2
3.4 有利于推动企业现代化进程 3
4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 3
4.1 作业成本法的国际应用现状 3
4.2 作业成本法的国内应用现状 4
5 作业成本法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4
5.1 作业成本法推行中的影响因素 4
5.2 作业成本法推行中的问题 6
6 推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对策 8
6.1 树立科学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理念 8
6.2 改良作业成本法推行的土壤 9
6.3 完善推广ERP系统 11
6.4 揉合传统成本法的优点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不断,为了有效合理的配置资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要求。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企业成本中各自所占的比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直接费用所占比例在下降而间接费用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企业需要更精确的计算成本,这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之后的经营决策和方针调整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业成本法开始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作业成本法广泛推行的基础上,本文通过阅读各学者的研究资料,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考察作业成本法的当前应用环境。我们对作业成本法应用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作业成本法推广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作业成本法对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并为进一步推行作业成本法提出合理建议。
2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成本为核心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它可以用来计算成本,考虑成本的原因,将其分配给相应的科目,从而使人们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的分配主要针对的是间接费用,以作业成本量为基础,将间接费用作为核算对象。
作业成本法管理的中心思想是,把企业作为一个作业集合体,其运行目的是实现投资者报酬价值的最大化以及最终满足顾客的需求[1]。作业的损耗也就是资源的损耗,这发生在提供劳务和生产商品的工序中。我们运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企业生产成本的程序是首先预测将要消耗的企业内部资源数量并且对其进行初步计量和确认,其次是经过各生产单位的产品生产经营日常活动,计量并最终确认在日常活动中实际耗用资源的成本,接着是成本动因的分类,在计量作业成本的过程中,我们确认动因进行归类,最后汇总到成本库,分配上述计量确认的作业成本,这样我们得到了更直观更明确的产品成本。
3 作业成本法推广的意义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落后,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够精确,难以满足企业对成本精确计量,有效控制的需求,所以成本核算管理办法急切地需要进行改良。施行新的作业成本法,就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成本动因的改进。归集成本动因,将其分配到对应的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为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带来了积极效益。
3.1 有利于提供更可靠的成本信息
旧的成本核算法将制造费用按照直接人工工时的增减变化分配,但是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间接费用的数量大幅上升,这样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我们在此时推广使用作业成本法,它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有所不同,是依据成本动因分配的。一开始成本动因被我们归类,之后我们用归类好的动因分析成本,各自分配到对应的会计科目中去。间接费用之间存在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出现了不同的分配率。制造费用在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下,得到了细化,计算分配得出的成本信息更加可靠,准确。企业在报告财务信息、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环节中都需要更精确的信息,作业成本法满足了这一需求。
3.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作业成本法最重要的就是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作业成本法通过分析成本产生原因,查清哪些是增值业务哪些是非增值业务,然后降低非增值业务,减少其生产成本,了解成本产生原因,有利于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整体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会计人员可以计算各部分利润,分清责任人。根据作业效果,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能提高企业利润,提高效益。
在当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下,如果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有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运用低价竞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增加生产量,获得规模效应[2]。企业要求降低成本,控制成本,从而提高收益。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刻不容缓,前景十分广阔。
3.3 有利于全面管理企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面向企业整体的全面的成本管理,而传统成本法对于企业的管理主要针对产品,关注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从企业整体出发,将传统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深入到作业层次,将作业管理深入到包括供应、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 成本核算范围更全面[3]。 作业成本法不仅核算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生产成本,还核算各种期间费用。而且期间费用只要与作业成本相关,都应当纳入作业成本法核算范围。 企业推广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本身的各个环节有了深入的了解,有利于企业制定计划,控制成本。作业成本法为企业构建了前馈机制和反馈机制,更加全面的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计量与管理,企业成本与效益得到了统一。
3.4 有利于推动企业现代化进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成本结构改变,政府作为市场上有形的手,不再直接干预市场经济,而是采取宏观调控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合适的财务系统,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开始形成了成本管理意识,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加速了企业成本管理意识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作业成本法。
目 录
1 引言 1
2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1
3 作业成本法推广的意义 1
3.1 有利于提供更可靠的成本信息 2
3.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2
3.3 有利于全面管理企业成本 2
3.4 有利于推动企业现代化进程 3
4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 3
4.1 作业成本法的国际应用现状 3
4.2 作业成本法的国内应用现状 4
5 作业成本法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4
5.1 作业成本法推行中的影响因素 4
5.2 作业成本法推行中的问题 6
6 推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对策 8
6.1 树立科学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理念 8
6.2 改良作业成本法推行的土壤 9
6.3 完善推广ERP系统 11
6.4 揉合传统成本法的优点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变化不断,为了有效合理的配置资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原有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的要求。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在企业成本中各自所占的比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直接费用所占比例在下降而间接费用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企业需要更精确的计算成本,这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之后的经营决策和方针调整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业成本法开始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作业成本法广泛推行的基础上,本文通过阅读各学者的研究资料,分析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考察作业成本法的当前应用环境。我们对作业成本法应用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结合作业成本法推广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作业成本法对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并为进一步推行作业成本法提出合理建议。
2 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成本为核心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它可以用来计算成本,考虑成本的原因,将其分配给相应的科目,从而使人们更加合理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的分配主要针对的是间接费用,以作业成本量为基础,将间接费用作为核算对象。
作业成本法管理的中心思想是,把企业作为一个作业集合体,其运行目的是实现投资者报酬价值的最大化以及最终满足顾客的需求[1]。作业的损耗也就是资源的损耗,这发生在提供劳务和生产商品的工序中。我们运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企业生产成本的程序是首先预测将要消耗的企业内部资源数量并且对其进行初步计量和确认,其次是经过各生产单位的产品生产经营日常活动,计量并最终确认在日常活动中实际耗用资源的成本,接着是成本动因的分类,在计量作业成本的过程中,我们确认动因进行归类,最后汇总到成本库,分配上述计量确认的作业成本,这样我们得到了更直观更明确的产品成本。
3 作业成本法推广的意义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落后,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够精确,难以满足企业对成本精确计量,有效控制的需求,所以成本核算管理办法急切地需要进行改良。施行新的作业成本法,就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成本动因的改进。归集成本动因,将其分配到对应的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为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带来了积极效益。
3.1 有利于提供更可靠的成本信息
旧的成本核算法将制造费用按照直接人工工时的增减变化分配,但是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间接费用的数量大幅上升,这样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我们在此时推广使用作业成本法,它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有所不同,是依据成本动因分配的。一开始成本动因被我们归类,之后我们用归类好的动因分析成本,各自分配到对应的会计科目中去。间接费用之间存在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出现了不同的分配率。制造费用在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下,得到了细化,计算分配得出的成本信息更加可靠,准确。企业在报告财务信息、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环节中都需要更精确的信息,作业成本法满足了这一需求。
3.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作业成本法最重要的就是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作业成本法通过分析成本产生原因,查清哪些是增值业务哪些是非增值业务,然后降低非增值业务,减少其生产成本,了解成本产生原因,有利于对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整体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会计人员可以计算各部分利润,分清责任人。根据作业效果,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也能提高企业利润,提高效益。
在当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下,如果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有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运用低价竞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增加生产量,获得规模效应[2]。企业要求降低成本,控制成本,从而提高收益。因此,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刻不容缓,前景十分广阔。
3.3 有利于全面管理企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是面向企业整体的全面的成本管理,而传统成本法对于企业的管理主要针对产品,关注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从企业整体出发,将传统成本管理责任体系深入到作业层次,将作业管理深入到包括供应、生产、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 成本核算范围更全面[3]。 作业成本法不仅核算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生产成本,还核算各种期间费用。而且期间费用只要与作业成本相关,都应当纳入作业成本法核算范围。 企业推广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本身的各个环节有了深入的了解,有利于企业制定计划,控制成本。作业成本法为企业构建了前馈机制和反馈机制,更加全面的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计量与管理,企业成本与效益得到了统一。
3.4 有利于推动企业现代化进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成本结构改变,政府作为市场上有形的手,不再直接干预市场经济,而是采取宏观调控方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合适的财务系统,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开始形成了成本管理意识,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加速了企业成本管理意识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作业成本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