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越来越注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衍生金融工具在为上市公司降低业务成本的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我国的衍生品市场并不健全,与衍生品相关的披露也相对滞后。因此,通过加强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使风险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给信息使用者,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中规定的披露项目,以我国30家沪深300指数非金融保险公司2016 年度的财务报告为总样本分析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情况,利用披露指数和披露比率法揭示我国非金融保险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现状并总结其不足之处,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理论基础2
二、研究现状2
(一)国外相关研究2
(二)国内相关研究3
1.信息披露的方式 3
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现状研究3
(1)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程度3
(2)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研究3
三、沪深300指非金融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现状分析3
(一)样本选择4
(二)指标体系4
(三)研究方法4
(四)披露总体状况4
(五)披露比率分析8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9
(一)结论9
1.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存在漏报9
2.风险信息没有单独披露9
3.套期会计披露粗略9
(二)政策性建议10
1.建立健全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10
2.会计准则具体化10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图1 江西铜业衍生金融工具到期期限分析8
图2 项目披露比率图8
图3 中国中铁对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披露9
表1 30个样本公司4
表2 披露总体状况5
新准则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披露研究
引言
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其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是一种被用来转移银行次级贷款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信用违约互换(CDS)。巨大的风险积累与未能及时揭示并遏制这些风险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不够充分和透明是这场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
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不成熟,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也相应滞后。理论上,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准则譬如《金融工具列报》,这些会计准则的出台使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变得更加完整完善,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但是,以《金融工具列报》为例,会计准则在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就有很多不详尽的地方,比如:套期会计有效性披露规定不具体、披露格式不统一等。由此知道,准则并非是尽善尽美。
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计量属性,虽然其利弊在理论界争论不休,但是对金融工具而言,公允价值是最相关的属性。况且是风险极大的衍生金融工具。至于公允价值的取得,准则规定有三种方式:第一层参考价值取自活跃市场的报价;第二层参考价值取自相似或者相同商品的交易价格;第三层公允价值是由利用估值技术确定的。换言之,在不存在活跃市场报价和相近价格的情况下企业采取的估值技术就会决定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然而哪怕是相同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不同的估值模型或是使用建立在不同假设条件上的同一模型,都可能会得出差异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损益也会随着公允价值金额的差异而具有较大差异。这时会计信息可比性会在极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如果各企业之间会计数据无法相互比较,报表使用者理性决策的难度就增大了。
同时,上市公司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它的安全与效率对于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转有着重要意义。而非金融保险上市公司相对于金融保险上市公司,在衍生品使用量更少,披露动机更显不足。所以我们要研究非金融保险上市公司的衍生品披露现状。一方面,这将有助于上市公司管理风险、加强内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制度的完善。
一、理论基础
与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理论有信息不对性理论、决策有用观、有效市场假说。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包含在会计信息披露当中的,因此,上述理论同样适用于衍生金融会计。
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下,优势一方就是提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管理层,但出于隐瞒风险或保护商业机密的动机或管理层为了自己的利益,企业并不会披露全部信息。而劣势一方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例如股东、债权人等,就无法从财务报告中获得全面、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进而影响决策。签订契约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股民逆向选择会导致某些经营状况优良的企业却筹不到钱。签订契约后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投射到委托代理关系中,就是管理层可能会做出事先无法预测的行为导致企业受损,但是因为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企业所有者无法对管理层全面监控。由此,强制披露就很有必要。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把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利害关系人是为了决策有用。因此必须充分披露会计信息并提供为决策有用服务的高质量会计信息,才能同时维护管理者和受托者双方的利益。
在有效市场假说下,强式有效市场中证券价格可以反映全部信息,不论是公开信息,还是内幕消息或者是证券价格历史信息。这时任何人都无法通过任何技术在证券市场获得超额利润。而在弱式有效市场中,价格只能充分反映上市公司证券过去的价格信息,这些信息有成交价、成交量、盈利资料、披露的财务信息等。投资者无法获知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在有效市场假说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证券市场的效率和会计信息披露之间有正相关关系。高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帮助建立有序效率的证券市场,有助于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反过来,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增强也会促使证券会计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完整。
综上所述,通过基础理论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有足够动机隐瞒部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且会计信息披露程度与证券市场有效性高度相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