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探讨

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探讨[20191230195204]
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其自身特有的科技创新性及对就业较大的吸纳能力,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然而,融资约束一直是困扰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商业银行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一种重要力量,在我国未能有效发挥对其融资支持作用。论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支持时产生困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金融创新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其它配套措施,多方配合,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甁颈。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融资
目 录
1 引言1
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述1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含义1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2
3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2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2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4
4 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5
4.1 信贷体系不完善5
4.2 贷款审批权限高度集中5
4.3 相关政策不完善6
4.4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6
5 加强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对策7
5.1 信贷模式的创新7
5.2 金融产品创新9
5.3 降低银行科技信贷风险10
6 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配套措施 12
6.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2
6.2 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个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出产和服务的企业群体,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如今,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的前沿,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发展性和强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有限,轻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占比很高,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经营风险较大,融资艰难成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另外,商业银行因为其债权性资本的特征和制度方面的制约,厌恶风险,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缺乏信贷动力,加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初建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及产品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上述原因,企业很难筹到银行贷款,而可以依靠的内源性融资有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银行方面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科技型中小企业被纳入银行的业务行程中,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是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述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含义
作为中小企业群体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既具有上述中小企业概念中所描述的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如资产少、雇员人数少、销售额少等等,但同时也体现出其明显区别于一般中小企业的特点。与一般中小企业相比,从事高新技术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和核心战略,创业者和雇员中科技人员占比例较高,企业内具备专门研发机构,研发费用投入大,产品科技附加值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为突出的特征。
各国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理论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也是多样化的。引用科技部和财政部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中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根据国家优先支持的高科技领域的内容,高科技范畴包含: 药理学和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航天技术、高技术服务、资源和环境技术、 新资源和节能技术、新材料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新高科技。
本文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定义为: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主要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领域从事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企业职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科技工作人员数量不低于员工总数的10%,符合以上条件的中小企业属于科技型中小企业[1]。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的进步来推动,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表现了非常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专利发明、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可以预见,未来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将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和壮大,其国家战略地位将日益提高。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的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占高新区企业的95%以上。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阵地[2]。
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目和占企业总数的比例都急剧增长,但处于初创期的企业的占比仍然较高。以连云港市为例,截至2014年2月份,全市处于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各占总科技型中小企业比例依次为68.16%、25.75%、 6.09%。
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对推进创新、提升就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有一定实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贡献更为突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分布集中,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主,有利于优化产业机构,提升经济竞争力[3]。
3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每年有专利技术2万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2.5万多项,但转化为产品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的仅为10%一15%,远低于发达国家60%一80%的水平[4]。在诸多原因中,限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性因素就是资金融通障碍。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系统的与之匹配的融资体制与体系,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建立与发展中缺乏金融支持,长期备受资金匮乏的困扰。
尽管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周期的各阶段需要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等多种外源融资方式来提供及时有效的融资支持,以保障企业克服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市场化过程中资金瓶颈,由弱到强,实现快速发展,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现实状况则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不得不令人担忧。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现实状况是:在企业的发展周期的各阶段都是以内源融资为主,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远高于外源融资[1]。根据国家经贸委在2014年对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省市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统计调查表明,中小企业60%的资金来自于内源融资,而外源融资提供的资金仅占资金来源总额的40%。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比重
融资方式 融资比重
内源融资 企业创立者自有资金 54%
企业留存收益 6%
外源融资 银行贷款 26.30%
商业信用融资 7%
政策性扶持资金 0.80%
各类投资公司借款 5%
证券市场发行债券融资 0.60%
中小板发行股票融资 0.3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53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