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债转股实施的研究(附件)【字数:8361】

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背景下,资产周转已经成为需要深究的问题,资金周转状况能体现出现环境下我国发展的趋势是否良好。企业的资金多来源于我国许多银行,许多企业比较倾向于向银行贷款,因为这种方式相对安全有保障。那么正因为如此,许多商业银行遇到的常见问题就是资金无法收回,或者银行不能按时足额收取相应利息,无法按时收到贷款,从而银行的不良资产随之产生。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处理资产的方式以及债转股的意义,之后论述不良资产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不利,接着介绍债转股的流程,再以云南锡业为例进行分析,最后对债转股这一方式进行总结再提出建议。
目录
引言 1
一、商业银行处理资产的概念 1
(一)不良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1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总体现状 2
二、债转股概念及作用 3
(一)债转股的概念 3
(二)债转股的作用 3
三、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发展的不利影响 4
(一)资产损失严重 4
(二)放款能力显著降低 4
(三)财务状况恶化 4
(四)减弱市场竞争力 4
四、银行以债转股方式处理不良资产的主体流程 4
五、银行债转股运行案例一云南锡业为例 5
(一)企业概况 5
(二)云锡集团债转股方案及流程 6
六、债转股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反思 7
(一)我国债转股运行产生的问题及获得的经验 7
(二)国外银行实行债转股的做法及启示——以日本为例 7
总结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背景下,资金周转已经成为当下最需要深究的问题之一,资金周转状况能体现出现环境下我国各项发展趋势的优劣性。正因为资金周转的重要性,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需要进行资金筹集,通过资金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除了向股东向其他企业筹资外,企业的资金大多来源于我国许多银行,许多企业比较倾向于向银行贷款,因为这种方式相对安全有保障,可以从根本上减轻许多不必要的风险。那么正因为如此,许多商业银行遇到的常见问题就是资金无法收回,或者银行不能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时足额收取相应利息,以及无法按时收取贷款。
近几年来,银行的不良资产解决问题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不仅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又会使银行的财务状况恶化,引起一系列的问题,那么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商业银行对其不良资产实施了债转股。有效地解决银行存款的呆滞、呆账情况。债转股的实施能够促进各大商业银行资金周转良好,跟进我国时代发展的脚步,更加有利于我国资金的流通,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强化对企业的经营监督,能够减轻国有企业的包袱。债转股这一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方式是我国在处置各大资金难题上最好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已有61家企业进行了债转股的转变,并取得了相对有效的成绩,这一行为开拓了市场并打开了局面,从而实现了我国经济和利益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对于不良资产采用的债转股的方式,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同时以云南锡业为例进行分析,再同日本对于不良资产解决的方式进行比较,获得启示,总结经验。
一、商业银行处理资产的概念
(一)不良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不良资产是一个宏观上的概念,它是相对于坏账科目来讲的,其主要来源于银行的不良资产较多,但同时来源于其他方面,包括政府的不良资产,证券、资金的不良资产以及企业的不良资产等等。
银行的不良资产严格意义上也可称为不良债权,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不能按期、也不能按量归还本息和贷款。言外之意就是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返还本金和利息,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除最主要的不良贷款以外,银行的不良资产还有不良债券等。随着不良资产逐步证券化、债转股的情况下,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可以变通的参与到企业的股权以及生产经营中,并对该部分不能予以偿还的贷款及利息赋予一定的职能,并充分发挥其性能。
另外不良资产根据主体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银行类不良资产和企业类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资金的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计提但是尚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有问题资产预计的损失金额。企业类不良资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实物类不良资产:实物类不良资产主要是指因市场价值持续下跌、相关技术陈旧、长期闲置资产等原因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设备、房屋建筑及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存货、在建工程等具有实物形态的不良资产,因为其价值往往很高,所以在评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随之增多,同时也很难估计其价值。
2.债权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的难以回收的、预计可能产生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其他不良债权,其在整个不良资产的体系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处理债权类资产的时候,其资产的支配权较小,存在很多的不定性因素。
3.股权类不良资产:股权类不良资产是指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形成的损失,它是债券类的不良资产转化而来,它的占股比例直接影响着企业利益的再分配。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总体现状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两年都有所减少,也有所改善。据各方统计来看,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2.03亿元,2017年第四季度末在70亿左右,2018年年末较2017年年末减少了68亿元。2018年不良贷款率较2017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一年的时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就能做到大幅度的下降,说明现在以及未来,我国的不良贷款余额会逐步减少。如图11,虽然2018年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在逐渐减少,但是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却仍是呈上升趋势。从不良贷款余额的角度来看排名,依次是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从不良贷款率的角度看排名,依次是农村商业银行、城市行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那么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在减少的同时,也要带动农村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减少,这样各地区的不良贷款在同阶段有同时的下降,那么我国的银行贷款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图11
/
虽然我国的不良资产呈下降趋势,但是比例从根本意义上来看还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些不良资产的存在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存在不良资产的原因主要是银行特点决定的。首先银行的信息对称有问题,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使得产生选择的逆向,道德风险也随之存在,信贷市场也是如此,所以金融中介的产生至观重要。其次是各方面的挤兑行为,对于很多银行来讲,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存款的提现速度大幅度上升,各储户个体无法达成共识,会在银行暂时具有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及时提款,从而就出现挤兑行为。最后,不良资产属于金融风险,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并且金融体系本身是很脆弱的,存在很多宏观经济的动荡,也存在相应危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