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十分频繁,而且其信息披露仍然存在缺陷,从而使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一直受到关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关联方交易进行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数据,对其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接着从2014年的上市公司中筛选出82家作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关联方交易水平与股权结构、公司上一年度亏损与否、独董比例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关联方交易水平与公司上一年度亏损与否呈现正相关并且显著,与股权结构、独董比例存在相关关系,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对其披露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关于关联方交易研究的文献综述2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
1、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准则的分析研究2
2、关联方交易在上市公司中的披露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2
3、关联方交易类型和特征研究2
(二)文献述评3
三、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3
四、研究设计4
(一)假设提出4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5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设计5
五、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5
(一)描述性分析6
(二)相关性分析6
(三)多元回归分析6
六、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7
致谢8
参考文献8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的研究
引言
引言
我国资本市场有诸多不完善和不规范等因素,多年来很多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有着重大缺陷,从而使关联方交易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相比于正常的商业交易,关联方交易往往具有虚假性、非公允性,并且被用来粉饰业绩或输出利润,这不仅影响了信息使用者使用信息质量的有效性,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正当权益,进而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快速稳健发展,因此研究关联方交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十分必要,从而达到规范披露关联方交易信息的目的。
本文对2010201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接着从2014年的上市公司中筛选出82家作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关联方交易水平与其影响因素即股权结构、公司上一年度亏损与否、独董比例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关联方交易水平与公司上一年度亏损与否呈现正相关并且显著,与股权结构、独董比例存在相关关系,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对其披露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能为监管部门、中小股东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二、关于关联方交易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如今,国内学者在研究企业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方面的方法上,大部分是理论分析法和个案事例分析法,而实证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不如国外的丰富。通过对一些期刊文献的分析总结,从内容上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1.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准则的分析研究
张茜(2011)从初次信息、持续信息、预测性信息披露比较的三方面分析比较国外发达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认为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没有详细说明具体内容、程序和格式,仅在大方向上对信息披露作出规定。因此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是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操作性,同时应该建立有较大影响力的评选机构,把一些积极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评选出来并给予鼓励奖赏,从而激励上市公司。
同时,国外的学者对关联方交易进行研究时也发现一些不足,Chong和Dean(1985)假设将法律准则在实际案例中进行运用,最后得出这些准则不足以规范关联方交易,特别是没有规范与非关联方之间的非公允交易,也无法确定地裁决一些关联方交易案件。Nash(1998)认为关联方交易本质不同于一般商业交易,应该特别披露,有针对性的披露,从而方便相关信息使用者有效评估其影响程度。
因此如果相关准则不够完善,界定不够具体,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会采取模糊战术,披露混乱且缺乏可比性。那么目前完善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准则十分必要,同时也需要我们进行积极地探索,不断的汲取国外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2.关联方交易在上市公司中的披露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程春根(2011)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关联方交易想达到的目的,进而根据他们披露情况来对关联交易的利弊进行阐述,同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大股东对关联交易进行非关联化来侵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披露信息没有实质内容而流于形式等。后来常有新、官金华(2013)选取了2009年7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他们的年度财务报表中的关联方交易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很多上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时略过重点。根据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关联交易要素应该包括:①定价政策;②交易金额;③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担保等信息。但这些上市公司没有一家同时披露这些交易要素,特别是定价政策。
而国外研究中Kohl beck和May hew(2004)研究了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与关联方交易数量的关系,发现关联方交易常常被用来补偿薪酬计划流动性。
我国与外国的资本制度不同,从而上市公司的内部股本结构也存在差异,所以有些研究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应该适当借鉴国外学者对关联方交易的研究理论,从而完善国内关联方交易的研究,最终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3.关联方交易类型和特征研究
王怀栋、顾丽(2011)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隐性关联方交易主要包括非关联方交易、虚假解除关联方关系、形成表面关联方交易等形式。同时也找出了其产生的内部原因有逃避税收、避免被ST或摘牌等。其外部原因有监管乏力、法律准则不完善等,从而提出相关建议。后来,谢小平(2015)通过对20062012年的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点特征:一是日常经营性交易频繁,特别是商品购销业务,其次还有担保抵押和提供资金,部分上市公司对关联方有依赖性;二是利润操纵明显;三是关联交易日趋隐形化。
同时国外学者也对关联方交易类型进行了研究,Elizabeth A.Gordon、Elaine Henry和Darius Palia(2004)选取一些样本公司进行分析,发现关联交易类型广泛,而且普遍存在,并且涉及执行或非执行董事,同时指出关联方使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3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