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影响研究(附件)【字数:10774】
如今,正处在经济机制体制转型期间的中国资本市场,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避免被特别处理( Special Treatment , 简称“ST” )、暂停上市( Particular Transfer,简称“PT” )和终止上市。本文通过对山煤国际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对会计的影响成功摘帽这一过程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了山煤国际的摘星去帽的背景、手段以及如何扭亏为盈,并针对ST企业非经常性损益问题提出治理建议。通过观察发现,上市公司虽然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对会计的影响成功的摘帽,但摘帽后很多现实状况依旧一筹莫展。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影响;山煤国际
目 录
0 引言 1
1 非经常性损益概述 1
1.1 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1
1.2 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项目 2
2 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影响研究 3
2.1 非经常性损益的总体会计影响 3
2.2 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会计影响 4
3 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影响的案例分析——以山煤国际为例 6
3.1 山煤国际的基本情况 6
3.2 山煤国际的财务状况分析 7
3.3 山煤国际扭亏为盈的手段 9
4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影响的建议 11
4.1 加强外部监管 11
4.2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11
4.3 增强核心竞争力 12
4.4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核算项目 12
4.5 改善利润表格式的合理性 12
4.6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准则的制订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影响研究
0 引言
经济体系的不完善,加之由于飞快发展的经济导致了市场经济根基的不稳定和不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驱使很多公司利用体制机制上的缺陷,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之度外,采用不正规的手段完成对经济权益的追求。最近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真实性的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促使社会各界的不得不“操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这个问题。对于会计信息出现不真实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遵守会计方面的政策规定和准则中的规定的舞弊方面的原因,另方面则是因为想到非经常性损益对会计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由此利用它来对会计报表进行“加工”所致。公司的控制人和管理人因为要面对股东和社会外界对盈利的期望的压力,同时自身也想达到利润的无限最大,所以他们在遵守准则的前提下,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的基础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对会计的影响,把公司要向社会外界报告的财务信息进行“加工美化和包装”,使得会计报表看起来很漂亮。2014年山煤国际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股票更名为ST山煤国际。ST山煤国际为摘帽采取一系列非经常性盈余管理手段增加利润,并于2017 年成功摘帽,由“ST 山煤”更名为“山煤国际”。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上市公司是如何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的运作来成功摘星去帽的呢?
1 非经常性损益概述
1.1 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按照公司生产的交易活动,我们大体可以通过它发生的频繁程度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与公司平常的产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会频繁的出现在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是公司的主要核心活动,比如服务业方面的公司的各种劳务技术服务等,这种活动被我们叫做经常性项目;除此之外的另一类便是与企业平常的产销活动联系不够密切,不会频繁性的出现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中,发生具有偶然和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在可预想的以后不会发生类似的活动,这种活动被叫做非经常性项目。经常性项目产生的损益一般称之为经常性损益,那么非经常性项目产生的损益则称之为非经常性损益。
经常性损益是企业在平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是企业的主要收益,也是评价企业的生产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企业的核心收益,也是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提高与同行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对于投资这个企业的投资者而言,经常性损益可以帮助他们判断企业最近的生产活动是否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可以判断企业今后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水平;与此相对立的非经常性损益,由于其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使得企业难以依靠它来获取持续发展,投资者也无法通过它来对企业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做出投资决定。因此,非经常性损益决不能成为企业支撑和发展的依靠。
1.2 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项目
中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科目做的最新公示:
(1)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当中包括已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出部分;
(2)纳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但是与公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且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的额度或数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贴除外;
(3)未经正式批准的税收返还、减免或越权审批;
(4)企业获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低于获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5)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除外;
(6)委托投资损益;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8)债务重组损益;
(9)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10)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11)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1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13)除同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14)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预计负债产生的损益;
(15)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目 录
0 引言 1
1 非经常性损益概述 1
1.1 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1
1.2 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项目 2
2 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影响研究 3
2.1 非经常性损益的总体会计影响 3
2.2 非经常性损益具体项目的会计影响 4
3 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影响的案例分析——以山煤国际为例 6
3.1 山煤国际的基本情况 6
3.2 山煤国际的财务状况分析 7
3.3 山煤国际扭亏为盈的手段 9
4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影响的建议 11
4.1 加强外部监管 11
4.2 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11
4.3 增强核心竞争力 12
4.4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核算项目 12
4.5 改善利润表格式的合理性 12
4.6 完善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准则的制订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影响研究
0 引言
经济体系的不完善,加之由于飞快发展的经济导致了市场经济根基的不稳定和不健全的法律规章制度,驱使很多公司利用体制机制上的缺陷,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之度外,采用不正规的手段完成对经济权益的追求。最近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真实性的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促使社会各界的不得不“操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这个问题。对于会计信息出现不真实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不遵守会计方面的政策规定和准则中的规定的舞弊方面的原因,另方面则是因为想到非经常性损益对会计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由此利用它来对会计报表进行“加工”所致。公司的控制人和管理人因为要面对股东和社会外界对盈利的期望的压力,同时自身也想达到利润的无限最大,所以他们在遵守准则的前提下,在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的基础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对会计的影响,把公司要向社会外界报告的财务信息进行“加工美化和包装”,使得会计报表看起来很漂亮。2014年山煤国际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股票更名为ST山煤国际。ST山煤国际为摘帽采取一系列非经常性盈余管理手段增加利润,并于2017 年成功摘帽,由“ST 山煤”更名为“山煤国际”。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上市公司是如何通过非经常性损益的运作来成功摘星去帽的呢?
1 非经常性损益概述
1.1 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按照公司生产的交易活动,我们大体可以通过它发生的频繁程度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与公司平常的产销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会频繁的出现在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是公司的主要核心活动,比如服务业方面的公司的各种劳务技术服务等,这种活动被我们叫做经常性项目;除此之外的另一类便是与企业平常的产销活动联系不够密切,不会频繁性的出现在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中,发生具有偶然和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在可预想的以后不会发生类似的活动,这种活动被叫做非经常性项目。经常性项目产生的损益一般称之为经常性损益,那么非经常性项目产生的损益则称之为非经常性损益。
经常性损益是企业在平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是企业的主要收益,也是评价企业的生产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企业的核心收益,也是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提高与同行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对于投资这个企业的投资者而言,经常性损益可以帮助他们判断企业最近的生产活动是否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可以判断企业今后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水平;与此相对立的非经常性损益,由于其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使得企业难以依靠它来获取持续发展,投资者也无法通过它来对企业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做出投资决定。因此,非经常性损益决不能成为企业支撑和发展的依靠。
1.2 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项目
中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科目做的最新公示:
(1)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当中包括已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出部分;
(2)纳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贴,但是与公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且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的额度或数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贴除外;
(3)未经正式批准的税收返还、减免或越权审批;
(4)企业获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低于获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5)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除外;
(6)委托投资损益;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8)债务重组损益;
(9)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10)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11)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1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13)除同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14)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预计负债产生的损益;
(15)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