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相关性研究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相关性研究[20200105141824]
投资,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对国民经济起到很大的作用。如今,上市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正确的投资机会选择会使得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管理层作为股东与债权人的代理人,在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代理冲突,管理层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经营公司,但是却不一定符合股东们的利益。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投资效率的因素中管理者是个比较重要的角色,管理者既是投资决策的直接制定者,也或者是批准者和执行者,但决策者所拥有权力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企业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决定了他们在资源配置时数目的多少,决定了他们在企业中决策的地位的高低。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管理层权力,投资效率,过度投资,投资不足
目 录
1 引言 1
2 管理层与管理层权力基本理论 1
2.1 管理层基本理论 1
2.2 管理层权力基本理论 1
3 投资与投资效率基本理论 2
3.1 投资基本理论 2
3.2 投资效率基本理论 2
4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衡量指标 3
4.1 管理层权力衡量指标设计 3
4.2 投资效率衡量指标设计 4
5 管理层权力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5
6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6
6.1 研究假设 6
6.2 样本数据和来源 7
6.3 变量定义 7
6.4 模型设计 7
6.5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不足相关性研究 7
6.6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过度相关性研究 10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被投入到市场之中,但是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投资效率也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企业的资本投资既可能因为代理问题而导致投资不足,也可能因为代理成本而引发投资过度(Jensen,1986)[21]。无论投资过度还是投资不足,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都会遭到市场的淘汰。尽管这两类问题会导致企业的行为截然不同,但是股东的财富一样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找到影响企业资本投资的因素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管理层的权力在一个企业中对企业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国实施了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这一改革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管理层权力不断形成和提升的过程,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各种政治、经济因素,这一改革也受到了重要的影响。这种特殊的管理层权力是否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因为企业权力的集中,那些管理层权力较大、权力较为集中的企业,其投资效率是不是存在差异?因为公司性质的不同,不同公司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会不会受到影响?[9]因此本文对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做了相关性研究。
2 管理层与管理层权力基本理论
2.1 管理层基本理论
以对狭义管理的认识为基础,我们来定义管理层这一群体,公司的管理层是指从事管理活动,为企业的运行提供方案、决策的人员。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一般包括三类: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高管是专门从事管理的人员,基于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物,在企业管理层中起着主导作用,处于重要位置,掌握企业经营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业绩。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经理、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生产监督,低层管理者主要负责执行任务和生产操作[2]。本文所提出的管理层权力主要涉及高层管理者。
2.2 管理层权力基本理论
权力是影响个人(或团体)行动强度与可能的主要因素。管理层权力是指管理层执行自身意愿的能力(Finkelstein,1992)[18],泛指管理层对公司治理体系(包括决策权、监督权以及执行权)的影响能力(卢锐,2007)[5],管理层权力体现了管理层对超出自己控制权的一种过分扩张,在公司内部控制不严,外部市场监管有漏洞的情况下,管理层则表现出超出他们特定控制权范畴的深度影响力(权小锋等,2010)[8]。
关于对管理层权力的概念界定,Rabe(1962)将管理层权力界定为让公司决策按照高管的意愿方向而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制定薪酬、并购发行等决策方面。但是从薪酬决定决策方面来定义管理层权力,管理层权力又指的是高管在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在制定薪酬决策中施加影响或意愿的能力。我国学者卢锐将管理层权力定义为管理层在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缺陷、外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对公司权力体系的影响力。从以上看来,国外学者更着重从管理层权力影响和作用的角度去理解管理层权力,而我国学者则把对管理层权力的理解重点放在控制权上。基于各位学者对管理层权力的定义和理解,本文将管理层权力界定的重点集中在前人对管理层权力的分类上,综合看来管理层权力主要包括组织权力、专家权力、所有制权力以及声望权力。
3 投资与投资效率基本理论
3.1 投资基本理论
《辞海》将投资定义为:“企业或个人以为了获得未来收益,投放一定量的实物或货币,以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从广义上讲,投资涵盖了投资者在当下期望得到更多现金回报而做出的一系列现金付出行为。企业投资一般是指企业试图在未来某时获得投资收益,从而投出一定资金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公司在财务上所提及的投资主要指企业开展的生产性资本投资,以期获得投资收益,它又被称为资本性投资。所谓生产性资本投资,指的是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建造的厂房、所购设备及各种原材料)本身就是实体资本,企业可以使用该实体资本提升自身的价值,满足投资者对企业的增值要求。作为一种直接性投资,生产性资本投资于企业实体,因此他一般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与之相对的是间接性投资,也叫做金融投资,它是指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债券、股票、期权以及其它金融衍生工具的经济行为,而这通常会导致该企业所拥有的金融资产的增值。
3.2 投资效率基本理论
投资效率是指企业在投入资源、创造效益、提升价值的这些过程中,所得到的成果与所占用或消耗的投资资源之间的对比关系。财务学中,说明投资有效率,是指投资项目的收益率等于内涵收益率;当收益率大于内涵收益率时则表示投资不足;当收益率小于内含收益率时则表明投资过度。
具体来说,企业投资项目的过度投资是指项目净现值小于零,过度投资是在保证管理者利益的前提下,用股东的利益换得的。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代理冲突可能会引发过度投资。相反,当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一致却与债权人的利益存在冲突时,会出现投资不足的现象。投资不足主要分为主动投资不足和被动投资不足,主动投资不足指当投资项目净现值大于零时,保守的投资决策者出于一定的原因放弃投资机会,造成公司资金闲置。被动投资不足是指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融资约束造成资金不足,结果不得不放弃。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都属于非效率投资。
4 管理层权力与投资效率衡量指标
4.1 管理层权力衡量指标设计
现代企业中,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股东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交给经理层来实施,所以在研究管理层的时候要考虑企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构成。如今对管理层权力的研究,其主要因素包括:
a).总经理是否在外兼职。总经理在外兼职的情形在我国比较普遍,甚至有一些董事长不仅在境内兼任公司高管,而且还担任境外公司的高管。管理层在外兼职,一定程度上会对管理层的独立性产生一些影响,他们可能会为了维护一方利益而损害另一方利益。因此,本文将总经理在外兼职定义为1,否则定义为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8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