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探讨
股利政策决策是我国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掀起的“高送转”股利政策热潮背后所凸显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论,选取了2005-2015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上市公司“高送转”的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具体分别从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及投资者角度剖析了现阶段上市公司“高送转”的动机以及“高送转”股利政策对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分别从监管层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措施。关键词 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概述 1
3 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2
3.1 上市公司“高送转”数量分析 2
3.2 上市公司“高送转”比例分析 5
3.3 上市公司“高送转”方式差别分析 6
4 上市公司“高送转”动机 8
4.1 投资者主导的动机 8
4.2 管理层主导的动机 9
5 上市公司“高送转”产生的影响 9
5.1 对投资者的影响 10
5.2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0
6 上市公司“高送转”监管建议及措施 11
6.1 规范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措施 11
6.2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措施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我国的证券市场在近几十年的成长是飞速而高效的,但在与西方上百年的资本主义市场的相比较以后,各种不足与缺陷也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利政策充当的角色无论是在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上,还是在对公司长远发展的决策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但在分析股利分配政策的基础上,“高送转”这种股利分配方式,却意外的呈现出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结果。所谓高送转即是指高比例的送红股或转增股票,属于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既对其公司本身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产生影响,同时也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1]。而对于股东来讲,这种股利分配政策也不会增加其自身所得到的财富。但是近几年来的数据表明,上市公司在分配股利时,绝大部分采用了“高送转”的股利分配政策,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也更加偏好于投资“高送转”的股票,以至于其在我国形成了流行趋势。产生这种现象被普遍认可的普适理论还没有出现,但不同角度的理论分析层出不穷,各个理论学派也是各抒已见,各执一词,又有各自的道理与不足。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分析上,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搜集与分析,将近十年来的上市公司“高送转”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理解与分析,在“高送转”动机,“高送转”影响,“高送转”规范措施上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高送转”股利分配政策作进一步的理解探究。
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概述
股利政策,融资政策与投资决策并称上市公司三大财务管理决策[2]。由于股利政策在国内外的财务管理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所以股利政策的制定直接取决于上市公司本身的财务特征,基于此基础,股利政策就狭义的定义为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在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归根结底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投资的策略战术[3]。公司收益的何去何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公司在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所以股利政策的科学制定就更加是上市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以分配范围扩大,派现金额增加,现金股利与混合股利占主流地位,分红差距大为主要表现方式,各种形式上的优点与问题并存成为我国股利政策的主要特点[4]。股利分配政策不是一概而论,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内因外因的共同限制才是股利分配模式形成的主因素,在法律因素上,《公司法》和《税法》对分配条件,分配程序,分配量的限制;在社会因素上,整体的宏观环境,市场及行业特征在对公司运营及盈利活动的影响基础上进而产生对股利政策的限制;而在公司内部,盈余稳定性,投资策略与战略规划,公司债务与股权结构这些公司内部特质对股利政策的影响都是极大的[5]。股利政策分为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股票回购,股票分割四种,这些股利分配方式都被以上提到的影响因素限制,这也是某一种股利政策种类为什么更为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偏爱的分析根据。
我国当今的股利政策并没有十分的完善,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股利政策的发展,对于现行股利政策在实行中的各种问题也需要通过更多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比如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扩大市场融资渠道,改革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市场的法律体系等方法,都更加有利于股利政策在上市公司的应用与发展[6]。对股利政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对“高送转”股利分配政策的分析,所以股利政策充当的角色作用不容忽视。
3 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正朝着更加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其也体现了在发展过程中独有的特征就是“高送转”股利政策的盛行,这种热潮不仅体现在实行高送转股利政策的上市公司的数量上,同时也体现在上市公司在高送转分配比例上的提高。
送转与高送转定义不同,本文中也采取与相关研究者的定义相同的模式,将每十股送或者转5股以上(含5股),以及每十股送与转合计5股以上(含5股)的定义为“高送转”。目前各个理论研究者通过各种不一样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在实行高送转方案上的热情度做了很多的研究,也发现了很多关于上市公司高送转的特征与相同点
3.1上市公司“高送转”数量分析
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对“高送转”股利分配的偏好,在理性的金融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各种每十股送十股,每十股转十股,以及每十股送五股转五股的分配方案数不胜数。通过对2005至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所有采用送转行为及高送转行为的上市公司数量的统计分析,对“高送转”股利政策目前的现状进行探究,得到表1,表2和图1,图2,图3。
3.1.1 20052015采用送转股利政策公司数量分析
表1 20052015年上市公司送转数量变化情况
年份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概述 1
3 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2
3.1 上市公司“高送转”数量分析 2
3.2 上市公司“高送转”比例分析 5
3.3 上市公司“高送转”方式差别分析 6
4 上市公司“高送转”动机 8
4.1 投资者主导的动机 8
4.2 管理层主导的动机 9
5 上市公司“高送转”产生的影响 9
5.1 对投资者的影响 10
5.2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0
6 上市公司“高送转”监管建议及措施 11
6.1 规范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措施 11
6.2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措施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我国的证券市场在近几十年的成长是飞速而高效的,但在与西方上百年的资本主义市场的相比较以后,各种不足与缺陷也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股利政策充当的角色无论是在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上,还是在对公司长远发展的决策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但在分析股利分配政策的基础上,“高送转”这种股利分配方式,却意外的呈现出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结果。所谓高送转即是指高比例的送红股或转增股票,属于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既对其公司本身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产生影响,同时也不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1]。而对于股东来讲,这种股利分配政策也不会增加其自身所得到的财富。但是近几年来的数据表明,上市公司在分配股利时,绝大部分采用了“高送转”的股利分配政策,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也更加偏好于投资“高送转”的股票,以至于其在我国形成了流行趋势。产生这种现象被普遍认可的普适理论还没有出现,但不同角度的理论分析层出不穷,各个理论学派也是各抒已见,各执一词,又有各自的道理与不足。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的分析上,通过大样本的数据搜集与分析,将近十年来的上市公司“高送转”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理解与分析,在“高送转”动机,“高送转”影响,“高送转”规范措施上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高送转”股利分配政策作进一步的理解探究。
2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概述
股利政策,融资政策与投资决策并称上市公司三大财务管理决策[2]。由于股利政策在国内外的财务管理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所以股利政策的制定直接取决于上市公司本身的财务特征,基于此基础,股利政策就狭义的定义为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在关于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归根结底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投资的策略战术[3]。公司收益的何去何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公司在未来的规划与发展,所以股利政策的科学制定就更加是上市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以分配范围扩大,派现金额增加,现金股利与混合股利占主流地位,分红差距大为主要表现方式,各种形式上的优点与问题并存成为我国股利政策的主要特点[4]。股利分配政策不是一概而论,同样也不是一成不变,内因外因的共同限制才是股利分配模式形成的主因素,在法律因素上,《公司法》和《税法》对分配条件,分配程序,分配量的限制;在社会因素上,整体的宏观环境,市场及行业特征在对公司运营及盈利活动的影响基础上进而产生对股利政策的限制;而在公司内部,盈余稳定性,投资策略与战略规划,公司债务与股权结构这些公司内部特质对股利政策的影响都是极大的[5]。股利政策分为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股票回购,股票分割四种,这些股利分配方式都被以上提到的影响因素限制,这也是某一种股利政策种类为什么更为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偏爱的分析根据。
我国当今的股利政策并没有十分的完善,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股利政策的发展,对于现行股利政策在实行中的各种问题也需要通过更多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比如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扩大市场融资渠道,改革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市场的法律体系等方法,都更加有利于股利政策在上市公司的应用与发展[6]。对股利政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对“高送转”股利分配政策的分析,所以股利政策充当的角色作用不容忽视。
3 上市公司“高送转”股利政策现状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正朝着更加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其也体现了在发展过程中独有的特征就是“高送转”股利政策的盛行,这种热潮不仅体现在实行高送转股利政策的上市公司的数量上,同时也体现在上市公司在高送转分配比例上的提高。
送转与高送转定义不同,本文中也采取与相关研究者的定义相同的模式,将每十股送或者转5股以上(含5股),以及每十股送与转合计5股以上(含5股)的定义为“高送转”。目前各个理论研究者通过各种不一样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在实行高送转方案上的热情度做了很多的研究,也发现了很多关于上市公司高送转的特征与相同点
3.1上市公司“高送转”数量分析
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对“高送转”股利分配的偏好,在理性的金融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各种每十股送十股,每十股转十股,以及每十股送五股转五股的分配方案数不胜数。通过对2005至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所有采用送转行为及高送转行为的上市公司数量的统计分析,对“高送转”股利政策目前的现状进行探究,得到表1,表2和图1,图2,图3。
3.1.1 20052015采用送转股利政策公司数量分析
表1 20052015年上市公司送转数量变化情况
年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