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附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逐步发展壮大,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也成为了物流管理的关注点。我国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存在体系不合理,核算结果不够精确等问题。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行之有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帮助企业控制物流成本,实现长远发展。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具体物流企业的案例进行深入探究,将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作业成本法能够取得更加准确合理的物流信息这一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关键词 物流成本,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理论 1
2.1 作业成本法 1
2.2 物流成本 3
3 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5
4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流程 6
4.1建立作业中心 6
4.2确定资源消耗 8
4.3 分配资源成本 7
4.4 计算成本分配率 8
4.5 分配作业成本 8
5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企业应用的案例分析 8
5.1 ZT物流企业概况及分析 8
5.2 作业成本法在ZT流企业的模拟实施 9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电子商务顺势而起,从而带动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国家对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使得资本大量涌入物流行业,导致整个行业压力增大。有了压力,就有了竞争,从而使得每个物流企业迫切寻求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方法。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健全对物流企业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更长远地发展。而作业成本法可以精准地得出物流成本的完整数据,由此可以体现物流成本的真实情况,最终为物流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当今社会中,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发展,竞争非常激烈。客户倾向于选择具备价格合理和服务品质有保证的物流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普遍追求质优价低的服务。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最便捷、最高效的方法之一是提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计核算效力的同时控制物流成本。如果可以有效地解决成本核算的问题,物流企业的发展将走上更高的层次。当前我们迫在眉睫的是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而作业成本法以其核算结果的精确性受到了社会各界财务人员的赞赏和采纳[1]。
2 相关理论
2.1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存在不匹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壮大,其直接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在整个产品成本计算中所占百分比,前者呈现大幅度下降,后者则大幅度上升。因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运用时会出现考虑不全面,结果可信度缺失等情况。成本构成的变化和适时生产系统的发展等都是推动作业成本法诞生的重要因素。
作业成本法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作业对整个产品生产销售环节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到终端的销售进行深入的划分,从而确认成本、计量成本,得出较为准确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基于作业,将资源成本从各道工序中与资源消耗有关的作业收集到一个系统性的作业成本库,接着再根据作业消耗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将作业成本在最终产品或劳务中进行分配,从而形成作业成本和产品、劳务成本。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将所有的资源消耗科学地分配到每个成本对象。在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时,以作业,即由生产、提供服务时产生的活动分解集合形成计算成本的基本单位为计量单位,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归纳,对各个作业期所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最后依据作业期间所产生的成本进一步对整个产品成本进行确定。作业消耗生产资源,资源的消耗也就是成本的发生,成本又在作业中形成,所以说成本的发生必定消耗一定的作业量。
因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式相比,成本计算对象更加准确、系统、全面,将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量化的更加细致,计算结果准确性以及可信度更高。
2.1.1 作业的定义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在于作业,作业是产品生产以及相关工作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会在这一过程中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包括产品、劳务、技术支持等。企业投入一定的资源,然后生产出一定的价值,这个过程就是作业,它贯穿于经营过程的始终。
2.1.2 作业中心的定义
企业的成本费用需要进行合理的归集,这将依赖于成本费用归集的中心即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指对作业进行分析,将属性大致上是相同的作业进行集中,整理到一起的工作基地。作业中心将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便后续将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而作业的发生消耗了一定的资源,根据资源动因可以将消耗的资源费用归集到相应的作业中心中,这样就可以把作业项目与资源费用的消耗联系起来,后续各项成本费用就可以进行具体分配。
2.1.3 资源的定义
在生产过程中,把握好资源才能控制好成本。资源不单指简单的物质交换,而是指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人力等所有要素的总和[2]。作业成本法将资源的消耗情况作为核算的根基,它通过资源的实际消耗情况来计算物流成本,而不是根据投入资源的价值来计算成本[3]。作业成本法注重资源消耗的实际情况,并且据此来分配费用,这样的核算成果将更加准确。
2.1.4 成本对象的定义
成本对象在作业成本法中主要指的是企业对其进行成本计算的产品、劳务[4]。在实际的工作应用中,服务、顾客、产品等都是可以成为企业对其进行相关成本计算的对象,这都取决于企业管理成本目的。
2.1.5 成本动因的定义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理论 1
2.1 作业成本法 1
2.2 物流成本 3
3 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5
4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流程 6
4.1建立作业中心 6
4.2确定资源消耗 8
4.3 分配资源成本 7
4.4 计算成本分配率 8
4.5 分配作业成本 8
5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企业应用的案例分析 8
5.1 ZT物流企业概况及分析 8
5.2 作业成本法在ZT流企业的模拟实施 9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电子商务顺势而起,从而带动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国家对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使得资本大量涌入物流行业,导致整个行业压力增大。有了压力,就有了竞争,从而使得每个物流企业迫切寻求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方法。
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健全对物流企业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更长远地发展。而作业成本法可以精准地得出物流成本的完整数据,由此可以体现物流成本的真实情况,最终为物流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当今社会中,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发展,竞争非常激烈。客户倾向于选择具备价格合理和服务品质有保证的物流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普遍追求质优价低的服务。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最便捷、最高效的方法之一是提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计核算效力的同时控制物流成本。如果可以有效地解决成本核算的问题,物流企业的发展将走上更高的层次。当前我们迫在眉睫的是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而作业成本法以其核算结果的精确性受到了社会各界财务人员的赞赏和采纳[1]。
2 相关理论
2.1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存在不匹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壮大,其直接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在整个产品成本计算中所占百分比,前者呈现大幅度下降,后者则大幅度上升。因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实际运用时会出现考虑不全面,结果可信度缺失等情况。成本构成的变化和适时生产系统的发展等都是推动作业成本法诞生的重要因素。
作业成本法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作业对整个产品生产销售环节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到终端的销售进行深入的划分,从而确认成本、计量成本,得出较为准确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基于作业,将资源成本从各道工序中与资源消耗有关的作业收集到一个系统性的作业成本库,接着再根据作业消耗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将作业成本在最终产品或劳务中进行分配,从而形成作业成本和产品、劳务成本。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将所有的资源消耗科学地分配到每个成本对象。在进行产品的成本核算时,以作业,即由生产、提供服务时产生的活动分解集合形成计算成本的基本单位为计量单位,对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作业进行分析归纳,对各个作业期所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最后依据作业期间所产生的成本进一步对整个产品成本进行确定。作业消耗生产资源,资源的消耗也就是成本的发生,成本又在作业中形成,所以说成本的发生必定消耗一定的作业量。
因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式相比,成本计算对象更加准确、系统、全面,将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量化的更加细致,计算结果准确性以及可信度更高。
2.1.1 作业的定义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在于作业,作业是产品生产以及相关工作这一系列过程中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会在这一过程中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包括产品、劳务、技术支持等。企业投入一定的资源,然后生产出一定的价值,这个过程就是作业,它贯穿于经营过程的始终。
2.1.2 作业中心的定义
企业的成本费用需要进行合理的归集,这将依赖于成本费用归集的中心即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指对作业进行分析,将属性大致上是相同的作业进行集中,整理到一起的工作基地。作业中心将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便后续将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而作业的发生消耗了一定的资源,根据资源动因可以将消耗的资源费用归集到相应的作业中心中,这样就可以把作业项目与资源费用的消耗联系起来,后续各项成本费用就可以进行具体分配。
2.1.3 资源的定义
在生产过程中,把握好资源才能控制好成本。资源不单指简单的物质交换,而是指物质资源、财力资源、人力等所有要素的总和[2]。作业成本法将资源的消耗情况作为核算的根基,它通过资源的实际消耗情况来计算物流成本,而不是根据投入资源的价值来计算成本[3]。作业成本法注重资源消耗的实际情况,并且据此来分配费用,这样的核算成果将更加准确。
2.1.4 成本对象的定义
成本对象在作业成本法中主要指的是企业对其进行成本计算的产品、劳务[4]。在实际的工作应用中,服务、顾客、产品等都是可以成为企业对其进行相关成本计算的对象,这都取决于企业管理成本目的。
2.1.5 成本动因的定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