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

摘要:在科教兴国的战略性方针指导下,我国对于高新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性政策日益增多,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些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究竟如何,国内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本文从企业上交的所得税数额以及企业的财务报表指标两个角度分析,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三大主要行业为样本,结合企业的资产规模等指标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加大R&D资金投入。同时,资产流动性越高的企业,R&D投入的动机越强。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二、研究综述 2
(一)不同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情况 2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实例验证 3
(三)流转税与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企业R&D投入影响差异 3
(四)我国专利保护制度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 3
三、研究设计 4
(一)研究假设 4
(二)回归模型 4
(三)变量解释: 5
(四)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5
四、实证分析 5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5
(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
(三)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6
五、结论 7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
会计123: 彭为
引言
引言
在进入21世纪1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纷纷显得动力不足。出口:由于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土地使用成本上升,以及很多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相对于越南,印度新兴制造业国家已经不具备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并且随着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消费市场的低迷,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而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由于缺乏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在很多高端市场上面对着发达国家也没有优势可言,“中国制造”已不再是物美价廉的代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投资:尽管国家持续推出着经济刺激方案,但是反响一般,政府增加的投资并没有促进实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反而带来通货膨胀加速的弊端。消费:由于大中城市的高房价以及过高的医疗压力,严重压抑着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居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进入房市与股市,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农村市场广大,人口众多,但在收入偏低的情况下,消费也难以拉动。中国的GDP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10.63%已经逐渐下滑到了2014年的7.27%,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时刻,三架马车已经无法牵动庞大的经济体前行,迫切需要一个以科技革命为原动力的发动机,为我国的经济巨轮带来新的动力。
对于一个产业,唯有掌握核心专利技术,才能取得产业链的最高端利益,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以及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优势,然而,一旦丧失土地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相对于东南亚、印度甚至非洲等地区和国家不再具有领先地位。因此,科技转型尤为关键。我国对于高新技术发展的扶持力度日益增大,鼓励政策也在逐渐增多。国家除了每年的对于高校划拨的科研经费外,对于企业的科研发展也出台了很多重大举措,如国家“863计划”与“火炬计划”。随着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降低财政收入的前提之下,这些政策是否能够切实的促进高新技术的研发,达到国家预想的目的,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定论。
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结合已有的结论,联系相关的理论分析,选取合适的计量模型和最充分的样本数据,先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再利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证明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R&D投入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得出企业的R&D投入与企业的自身企业规模以及资产结构有明确相关性的结论。
二、研究综述
(一)不同规模高新技术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情况
首先,不同时期的企业发展程度不同,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激励程度也不同,其次,规模差异也会导致税收优惠带来的影响不同。杨明(2011)认为,我国的税收激励政策应该区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方针,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需求不同。张玉臣、王兆欢(2015)通过对(20082012)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分析得出,40%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未能实际享受到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排名前列的大型企业。杜军、王皓妍(2013)通过对江苏省常熟市(20092011)年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调查分析得出:我国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局限性较大,适用性较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享受的优惠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这两类,其余优惠政策审批较难通过,以致于企业倾向于享受这些易审批,限制少,金额高的优惠政策。刘天永(2011)对于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办法以及企业享受政策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繁琐的审批程序与重复审查,严重的降低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的优惠政策。曾光辉(2010)提出应当简化对加速折旧的审批和实际操作手续,并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区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给予区别对待;
从以上文献综述中能得出基本结论,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影响不同,由于大企业所需要通过的审批较为简单,享受到的金额优惠较大,促进作用高于中小企业,因此大企业更有意愿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其次,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发展不同阶段的企业影响不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有更强的动机来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的实例验证
政府给予企业的税收优惠更倾向于被企业用于R&D方向,用来提升科研实力,得出研发成果,然而税收优惠对于企业R&D的促进作用究竟如何,以下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吴秀波(2003)通过研究表明:不同的税种对于不同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激励程度不一,对于很多行业而言,一定额度的税收损失无法带来等额的R&D投入回报。李丽青(2007)以问卷方式对于企业管理层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现行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 R&D投入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而张迪秋(2007)运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R&D 投入与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税收优惠政策、主营业务收入等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税收优惠政策比较有效。两人研究对象一样,调查方法有所不同,得出的结论有所出入,因此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绩效水平的评价仍然处于众说纷纭的局面。聂颖,杨志安(2011)基于企业投资行为的理论框架,以(20002009)年的大中型企业为对象,对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财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 R&D 投入存在显著的激励效应,影响弹性为0.2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5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