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评价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效率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2010年,随着国资委开始在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指标,EVA业绩评价与央企过度投资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但目前国内关于此方向的研究还较少。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2008-2010三年的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EVA业绩评价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公司治理条件下,EVA业绩评价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情况的影响变化。研究结果显示,EVA业绩评价的施行可以有效地遏制央企过度投资行为。同时,公司治理情况越好,EVA业绩评价对央企过度投资的抑制效果越好。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国外文献综述 2
1、EVA绩效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2
2、过度投资产生原因研究 2
3、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二)国内文献综述 3
1、EVA绩效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3
2、过度投资的成因探究 3
3、过度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4
4、EVA绩效评价与央企过度投资行为研究 4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
四、研究设计 5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二)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 5
1、过度投资水平的衡量模型 5
2、EVA业绩评价与过度投资关系模型 6
3、EVA业绩评价、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关系模型 6
4、变量定义 7
五、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7
(一)描述性统计 7
(二)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8
(三)多元回归分析 9
六、研究结论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EVA评价、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
基于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131 樊欣雨
引言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企业的投资行为和投资效率一直是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长久以来,我国粗放式经济的增长理念引导了许多企业出现严重的过度投资情况。过度投资不仅会导致企业某方面产能过剩,经营短期化,损害股东权益,更会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央企业更是国企中的主力军。提高这些企业的投资效率对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规范央企过度投资行为,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央企正式施行《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第二次修订法,修订法中规定用经济增加值(EVA)替换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并占有40%的考核权重。EVA指标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相较于只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的传统会计利润评价指标而言更佳。当采用会计利润指标评估企业业绩时,管理者就可能不断地扩大投资规模来弥补债务资本成本,这无疑损害了股东的利益。而EVA评价指标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起到约束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作用。从理论分析来看,国资委采取的此举措将有助于提升央企管理层投资行为的代理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绩效。但由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公司治理是最受学者们关注的一大因素,加之目前研究此方面的学者数量有限、研究内容尚不深入,国资委此番举措能否取得理想中的效果还需要更多的实证支撑。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20082010年存在过度投资情况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EVA业绩评估对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在不同公司治理情况下,EVA业绩评估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影响的变化情况,期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1、EVA绩效评价指标相关研究
经济增加值(EVA)过度投资最早是由美国Stem Stewart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衡量的是企业税后净利润减去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差额,即是既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又考虑了股权资本成本。当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规模时,机会成本会越来越高,EVA指数就会随之下降。因此,基于理论分析而言,相较于传统会计利润指标,EVA业绩评价指标更可能准确反映企业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毁灭价值。Larry(2000)的理论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即相较于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EVA更准确地衡量了企业业绩。
为了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国外学者从EVA的价值相关性及EVA实施的经济后果两个方向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为了了解EVA是否能够提升那些股票表现情况不佳的公司的盈利能力,Ferguson和Robert(2005)对此运用了事件研究法进行深入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肯定了EVA的作用。Stephen 和O’Byrne (1996)研究了市场价值、EVA和净利润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EVA对于企业市场价值的解释要远远由于净利润。但也有少数学者研究发现,EVA并没有在衡量企业价值方面好于传统绩效评价指标。如Biddle等(1997)经过研究之后认为人们对EVA的作用进行了过分夸大,其实EVA指标并不优于传统会计利润指标。在EVA考核的经济后果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仍然呈现了出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施行EVA对提升企业绩效和价值有一定帮助,如Ferguson和Robert(2005)经过实证研究发现EVA业绩评价的实施能帮助公司更有效地提高公司价值。但Farzad Farslo等(2000)实证研究了EVA与股票收益的相关关系,发现对于股票收益的变动,EVA只能解释很小的一部分。尽管国外学者对于EVA 考核的价值相关性以及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不过总体而言,大多数学者还是对此保持肯定意见。
2、过度投资产生原因研究
纵观国外文献,有关于过度投资的成因探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角度:
一是从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的经典理论出发。Jensen(1986)认为,当企业拥有较多的自由现金流时,管理者能从投资中获取私人效益,因此管理者可能会产生强烈冲动去构建“企业帝国”,从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现过度投资行为。Conyon和Murphy(2000)从经理人私人效益与企业规模相关性的视角进行了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Narayanan(1988)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当资本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时,相较于内部人而言,外部人对企业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的了解更少。因而,企业可能占据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在投资时把资金投入到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中,进而产生了过度投资的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