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公司绩效的影响
摘要: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公司因为内部控制出现重大漏洞、管理不善而导致陷入财务困境或倒闭,因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课题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这一课题做了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之上,选取2015年上交所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正面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连续披露正面的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其业绩比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高。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三、研究设计3
(一)研究假设 3
(二)样本选择和来源3
(三)上市公司绩效的度量3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度量4
(五)模型构建4
四、实证分析4
(一)描述性统计4
(二)相关性分析6
(三)多元回归分析.................................................................6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8
致谢......................................................................8
参考文献..................................................................8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会计124:刘关旭
引言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家公司想要取得优良的业绩,越来越需要注重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并以此来作为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管理的监督机制。而根据已有的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情况,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都或多或少指出了一些一般缺陷,甚至是重要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陷,这说明管理层在正确认知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经济后果、正确看待内部控制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正确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及指引等问题仍存在偏差。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作为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制造业发展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更应该注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达到为本公司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
总的来说,相关公司不注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这一情况,是不利于市场经济与公司本身的发展的,本文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2013年2015年的样本数据,揭示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这有助于改进相关企业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相关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刘怡芳、黄政和吴国萍学者的研究对象是:2007到2011年上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与效果,连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比首次披露对经营效率与效果的影响更大;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盛常艳学者以我国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回归检验后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公司的业绩比没有披露的公司的业绩要好;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公司的业绩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杨志杰与王川学者利用河南省2009年沪市和深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行为越主动,其财务绩效就越好。
张晓岚、沈豪杰和杨默学者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经营业绩指数以及托宾Q值来度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对我国现阶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后发现: 除了托宾Q值的检验未通过以外,其他检验结果均显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公司,经营业绩越好; 反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差的公司,经营业绩越差。
刘思彤学者以山西和陕西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这一课题,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会随着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王棣华学者和李雪学者选取2012年以后强制披露阶段的数据,以AHP方法计算出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作为解释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为公司业绩的代理变量即被解释变量,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披露出内部控制缺陷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对企业绩效有负面的影响;没有披露出内部控制缺陷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对企业绩效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国外研究
Elliot,Jaeobson发现,投资人能否寻找到最佳投资机会和整个经济体的信息披露情况密切相关,经济体的信息披露情况良好时,有利于投资者寻找到最佳投资机会,从而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信息披露除提升企业价值外也可以提升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信息披露、企业透明度、企业价值及社会价值间存在着良性因果关系。
Madhavan检验表明,公司的股价会随着透明度的提高而提高,信息披露规范、透明度高有利于上市公司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认可,有利于公司股价的提高。
Razaur从不完全契约角度出发,对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价值关系进行了论证,认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信息披露构成一个完整公司治理结构的联合框架,并对新加坡市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越充分的公司,其公司价值和财务绩效都较高。
Back等(2004)59发现,如果一家公司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比较高,那么在金融危机时市值降低程度较小。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可以提高本身的透明度,不仅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亦可以提高企业价值。
文献述评
上述文献除了王棣华学者和李雪学者的论文外,全都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一个结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的公司,其绩效越好。但是,自从2012年后上市公司都会在其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披露出其内部控制的状况,只是一些公司披露出其内部控制有缺陷,而有些公司其内部控制状况良好,并没有发现缺陷,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并结合现在的情况,提出正面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的绩效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三、研究设计3
(一)研究假设 3
(二)样本选择和来源3
(三)上市公司绩效的度量3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度量4
(五)模型构建4
四、实证分析4
(一)描述性统计4
(二)相关性分析6
(三)多元回归分析.................................................................6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8
致谢......................................................................8
参考文献..................................................................8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会计124:刘关旭
引言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一家公司想要取得优良的业绩,越来越需要注重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并以此来作为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管理的监督机制。而根据已有的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情况,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都或多或少指出了一些一般缺陷,甚至是重要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陷,这说明管理层在正确认知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经济后果、正确看待内部控制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正确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及指引等问题仍存在偏差。
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作为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制造业发展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更应该注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达到为本公司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目的。
总的来说,相关公司不注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这一情况,是不利于市场经济与公司本身的发展的,本文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2013年2015年的样本数据,揭示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这有助于改进相关企业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相关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刘怡芳、黄政和吴国萍学者的研究对象是:2007到2011年上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与效果,连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比首次披露对经营效率与效果的影响更大;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盛常艳学者以我国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回归检验后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公司的业绩比没有披露的公司的业绩要好;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公司的业绩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杨志杰与王川学者利用河南省2009年沪市和深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行为越主动,其财务绩效就越好。
张晓岚、沈豪杰和杨默学者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来衡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每股盈余、经营业绩指数以及托宾Q值来度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对我国现阶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后发现: 除了托宾Q值的检验未通过以外,其他检验结果均显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公司,经营业绩越好; 反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差的公司,经营业绩越差。
刘思彤学者以山西和陕西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这一课题,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会随着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王棣华学者和李雪学者选取2012年以后强制披露阶段的数据,以AHP方法计算出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作为解释变量,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为公司业绩的代理变量即被解释变量,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披露出内部控制缺陷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对企业绩效有负面的影响;没有披露出内部控制缺陷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对企业绩效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国外研究
Elliot,Jaeobson发现,投资人能否寻找到最佳投资机会和整个经济体的信息披露情况密切相关,经济体的信息披露情况良好时,有利于投资者寻找到最佳投资机会,从而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信息披露除提升企业价值外也可以提升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信息披露、企业透明度、企业价值及社会价值间存在着良性因果关系。
Madhavan检验表明,公司的股价会随着透明度的提高而提高,信息披露规范、透明度高有利于上市公司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认可,有利于公司股价的提高。
Razaur从不完全契约角度出发,对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价值关系进行了论证,认为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信息披露构成一个完整公司治理结构的联合框架,并对新加坡市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越充分的公司,其公司价值和财务绩效都较高。
Back等(2004)59发现,如果一家公司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比较高,那么在金融危机时市值降低程度较小。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可以提高本身的透明度,不仅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亦可以提高企业价值。
文献述评
上述文献除了王棣华学者和李雪学者的论文外,全都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一个结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的公司,其绩效越好。但是,自从2012年后上市公司都会在其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披露出其内部控制的状况,只是一些公司披露出其内部控制有缺陷,而有些公司其内部控制状况良好,并没有发现缺陷,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并结合现在的情况,提出正面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的绩效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