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成本的影响沪a股上公司的研究
摘要:成本的降低能提高企业的效益。债务成本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的关系研究在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13—2014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债务成本作为被解释变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将公司的规模、负债比例、盈利能力、公司增长速度作为控制变量,探究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成本的影响。研究成果显示,债务成本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充分体现了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在公司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 2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2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界定 2
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3
(二)债务成本的研究 3
1.债务融资 3
2.债务成本影响因素 3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成本影响的实证结果 3
三、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4
(一)理论分析 4
1.信息不对称理论 4
2.代理理论 4
3.信息传递理论 4
(二)假设提出 4
四、研究设计 5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1.样本选取 5
2.数据来源 5
(二)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5
1.变量选取及说明 5
2.回归模型的设定 6
五、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6
(一)描述性分析 6
(二)相关性分析 7
(三)回归分析 7
六、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
(一)研究结论 8
(二)政策建议 8
1.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 8
2. 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 全面考虑企业信息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成本的影响
——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会计121:陈凯悦
引言
引言
最近几年,海内外涌现了一系列会计造假案,如“世通”、“万福生科”案件。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纯粹外部的监管已很难约束企业内部财务混乱的现象。上市公司对自身内控情况的有效性评价成了能够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信息,因此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成为了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们关注的焦点。
继美国发布《萨班斯法案》后,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企业制定、实施内控制度和开展内控情况有效性自我评价供给了强有力的基础。自此,内控信息成为了企业对外报告中必须公布的项目。
公司是其内控信息的直接拥有者,而它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没有办法直接且及时地获取这些信息,只能间接地通过企业对外公布的财报以及审计材料等加以了解。这就致使信息不对称性的产生。债务投资者为了弥补自身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从保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往往采取提高债务人债务成本的方法。另外,信号传递理论告诉我们,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企业传递着其内控制度较完善、盈利能力较强的信号,从而向债权人表明希望其适当降低要求的必要报酬率的愿望。
已有很多研究人员对公司对外公布的内控信息的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研究其和债务成本关系的文章屈指可数。此外,较高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是平衡企业和投资者在债务成本方面利益冲突的有效方法。是以,本文拟通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为债务契约关系的双方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本文选取2013—2014年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和内控披露质量相关数据,选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来检验债务成本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期望为公司控制经营成本、为债权人保护自身利益免受伤害提供经验证据。
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李明辉、何海、马夕奎(2003)选取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剔除处理共得到2001年1147家的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的总体披露现状,对外公布内控信息的企业约占样本企业的77.07%。但在这些公布内控信息的企业中仅有3家公布了具体的内控制度,从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自愿对外公布内控信息的意识不够强的结论。
李宜(2009)对2001—2006六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考察内控信息披露管制实行前后各公司内控信息的年度披露差别。最终得出结论:披露管制实行后,各企业纷纷响应政策号召,披露的公司数目大幅增加。年报中公布内控信息的比重因为披露管制的实行明显提高。同时,这一政策的落实实施增加了公司内控制度的透明度。
邓丽萍(2013)通过研究揭露了我国内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监管缺乏力度、披露没有统一规范、评价标准不一致等。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如增强第三方监管力度、明确规范的披露内容、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的意识等。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界定
(1)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实程度为标准
采取相对量化的方法,根据上市公司对外公布报告的页数、字数、句子数目的多寡来判断对外公布内控信息的质量。采用这种标准的学者认为,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对外公布的报告的篇幅成正比,即内控相关报告的内容越详尽,就认为披露质量越高。
(2)以确定的事实是否发生为标准
方红星、施继坤、张广宝(2013)认为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审计师出具的正面意见的鉴证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公司是否自愿披露独立第三方的正面意见的鉴证报告来合理推断该公司内控和财务信息质量的高低,从而能够把自愿公布正面意见的内控鉴证报告的行为当作高信息质量的替代。
(3)多维度标准综合评价,自建披露指数
邓德强、刘玉(2013)从“受托责任目标”和“决策有用目标”出发,设置了可靠性、相关性以及可比性与可理解性的一级指标,下设一些二级和三级指标。据此对衡量内控信息质量的各个指标进行赋值,最后加权平均汇总,算出内控信息披露指数。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 2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2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界定 2
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3
(二)债务成本的研究 3
1.债务融资 3
2.债务成本影响因素 3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成本影响的实证结果 3
三、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4
(一)理论分析 4
1.信息不对称理论 4
2.代理理论 4
3.信息传递理论 4
(二)假设提出 4
四、研究设计 5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
1.样本选取 5
2.数据来源 5
(二)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5
1.变量选取及说明 5
2.回归模型的设定 6
五、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6
(一)描述性分析 6
(二)相关性分析 7
(三)回归分析 7
六、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
(一)研究结论 8
(二)政策建议 8
1.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 8
2. 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 全面考虑企业信息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成本的影响
——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会计121:陈凯悦
引言
引言
最近几年,海内外涌现了一系列会计造假案,如“世通”、“万福生科”案件。因此,人们逐渐意识到纯粹外部的监管已很难约束企业内部财务混乱的现象。上市公司对自身内控情况的有效性评价成了能够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信息,因此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成为了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们关注的焦点。
继美国发布《萨班斯法案》后,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为企业制定、实施内控制度和开展内控情况有效性自我评价供给了强有力的基础。自此,内控信息成为了企业对外报告中必须公布的项目。
公司是其内控信息的直接拥有者,而它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没有办法直接且及时地获取这些信息,只能间接地通过企业对外公布的财报以及审计材料等加以了解。这就致使信息不对称性的产生。债务投资者为了弥补自身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从保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往往采取提高债务人债务成本的方法。另外,信号传递理论告诉我们,内控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企业传递着其内控制度较完善、盈利能力较强的信号,从而向债权人表明希望其适当降低要求的必要报酬率的愿望。
已有很多研究人员对公司对外公布的内控信息的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研究其和债务成本关系的文章屈指可数。此外,较高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是平衡企业和投资者在债务成本方面利益冲突的有效方法。是以,本文拟通过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为债务契约关系的双方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本文选取2013—2014年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和内控披露质量相关数据,选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来检验债务成本和内控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期望为公司控制经营成本、为债权人保护自身利益免受伤害提供经验证据。
文献综述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李明辉、何海、马夕奎(2003)选取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剔除处理共得到2001年1147家的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的总体披露现状,对外公布内控信息的企业约占样本企业的77.07%。但在这些公布内控信息的企业中仅有3家公布了具体的内控制度,从而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自愿对外公布内控信息的意识不够强的结论。
李宜(2009)对2001—2006六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分析,考察内控信息披露管制实行前后各公司内控信息的年度披露差别。最终得出结论:披露管制实行后,各企业纷纷响应政策号召,披露的公司数目大幅增加。年报中公布内控信息的比重因为披露管制的实行明显提高。同时,这一政策的落实实施增加了公司内控制度的透明度。
邓丽萍(2013)通过研究揭露了我国内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监管缺乏力度、披露没有统一规范、评价标准不一致等。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如增强第三方监管力度、明确规范的披露内容、提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的意识等。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界定
(1)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实程度为标准
采取相对量化的方法,根据上市公司对外公布报告的页数、字数、句子数目的多寡来判断对外公布内控信息的质量。采用这种标准的学者认为,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对外公布的报告的篇幅成正比,即内控相关报告的内容越详尽,就认为披露质量越高。
(2)以确定的事实是否发生为标准
方红星、施继坤、张广宝(2013)认为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审计师出具的正面意见的鉴证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公司是否自愿披露独立第三方的正面意见的鉴证报告来合理推断该公司内控和财务信息质量的高低,从而能够把自愿公布正面意见的内控鉴证报告的行为当作高信息质量的替代。
(3)多维度标准综合评价,自建披露指数
邓德强、刘玉(2013)从“受托责任目标”和“决策有用目标”出发,设置了可靠性、相关性以及可比性与可理解性的一级指标,下设一些二级和三级指标。据此对衡量内控信息质量的各个指标进行赋值,最后加权平均汇总,算出内控信息披露指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