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20191230195251]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对企业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分析其利弊有助于企业恰当选择。本文首先论述了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接着阐述了实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四种外包方式,然后对内部审计外部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且具体分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发现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补充,但是也存在着破坏审计职能整体性、审计信息不充分等弊端。结合长春东郊煤气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案例,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弊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外部化,信息不对称,审计独立性
目 录
1 引言 1
2 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 1
2.1 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的基本概念 1
2.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方式 2
3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3
3.1 从成本-效益上来分析 3
3.2 从理论依据上分析 3
3.3 从提高审计质量上分析 4
3.4 从弥补内部审计独立性方面分析 4
4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 4
4.1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益 4
4.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弊端 6
5 内部审计外部化弊端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7
5.1 内部审计外部化弊端产生的原因 7
5.2 避免内部审计外部化弊端的对策 9
6 案例分析——以长春东郊煤气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事实为例 12
6.1 案例简介 12
6.2 案例中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弊端及对策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对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也越来越追求,都促进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从传统上来说,企业内部通常会专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来提供内部审计职能,但随着审计和经济管理的发展,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向外部审计人员购得内部审计服务,因此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
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将内部审计外部化不仅可以让企业提高审计质量,而且可以让审计的独立性得以保持,还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虽然内部审计外部化有很多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较晚、审计人员对外包不够了解等一些原因,导致了许多企业不愿内部审计业务交给外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所以,我们更应该全面地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评价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与劣势,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外部化充分发挥其作用。
2 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
2.1 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的基本概念
2.1.1 内部审计界定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咨询活动,它是另一种与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形式不同的审计,它的目标是增长组织的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1]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内部审计可以用系统、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以及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可见内部审计是一种组织的管理职能,是对组织内各种控制的再控制。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有三个特点:(1)内部审计因为需要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所以没有必要设立完整的内部审计部门,而且只要能达到目标,内部审计业务可以由外部审计人员提供;(2)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改善公司经营状况;(3)现代内部审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财务报表单纯的审查,而是需要能够及时识别及控制公司风险,最终能有效的治理公司。
2.1.2 内部审计外部化界定
内部审计外部化也可以叫做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治理层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者全部交给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来执行,从而实现内审职能的一种方式。[2]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其内部审计的内容没有变化,而实际上是执行企业内部审计主体的改变。它在内部审计外部化执行过程中可以反映为两个方面:(1)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与配合;(2)内部审计业务的执行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仅仅有着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等辅助作用。
2.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方式
2.2.1 咨询式外包
咨询式外包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为公司提供管理咨询类服务,一般用这种方式的公司都有内部审计机构,当公司内部的审计机构面临困难时,就需要外部专业人员来对其进行指导。[3]外部审计人员也会对企业的执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及针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计划提出相关的咨询服务,使企业的审计计划更加完善,帮助企业招聘内部审计人员和企业识别风险。
在咨询式外包模式下,外部审计人员只是提供相关的建议,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内部审计业务,因此不会对企业的商业机密产生隐患。但是,由于外部审计人员不直接参与内部审计业务,只是提供相关的建议,可能难以针对问题提出实质性的建议,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2 补充式外包
补充式外包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内部审计业务时,由于存在人力不足、相关知识不完备以及面对特殊的审计领域存在困难时,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完成特定部分的内部审计业务。[3] 它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外包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组织价值的增加。补充式的外包不仅可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而且可以借助外部审计人员的特有专业知识完善内部审计业务。但是,由于外部审计人员只是对特殊领域执行审计工作,可能会导致该部分审计业务与整体审计业务脱钩,而降低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2.3 协力式委外
协力式委外是指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合作来完成内部审计业务,从而使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其目的旨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单纯的将内部审计业务进行外包。[3]
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扩大内部审计业务的范围,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更多的交流,提高其业务水平,更好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可以将非核心业务交给外部审计人员,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4 内审职能全外包
内部审计职能完全外包是指企业内部没有设立审计机构,只有个别的内部审计人员,充当企业内部与外部审计人员的一个沟通媒介,由外部审计机构全权接受内部审计业务。[3]
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全部外包不仅会破坏企业的整体性,还会使企业的竞争实力被削弱。由于内部审计业务完全由外包者执行,可能会接触到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而且外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可能都不如由内部审计人员来执行那么好。
3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3.1 从成本-效益上来分析
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为了顺应经济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需要。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剧烈,企业的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以财务审计为目的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职能已经开始涉及风险审计、经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方面。这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就很高,他们需要能够了解会计、管理、计算机和市场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会计、管理和计算机等方面专业知识,而企业要培养专业人才会付出高额的成本。因此,为了减少企业成本,企业内部的审计可以选择聘请注册会计师分摊部分或全部的审计业务。当企业内部保留较少的审计人员时,不仅可以节省招聘、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而且注册会计师的丰富经验及专业技能也能使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3.2 从理论依据上分析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对企业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分析其利弊有助于企业恰当选择。本文首先论述了内部审计及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接着阐述了实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四种外包方式,然后对内部审计外部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且具体分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发现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补充,但是也存在着破坏审计职能整体性、审计信息不充分等弊端。结合长春东郊煤气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案例,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弊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外部化,信息不对称,审计独立性
目 录
1 引言 1
2 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 1
2.1 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的基本概念 1
2.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方式 2
3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3
3.1 从成本-效益上来分析 3
3.2 从理论依据上分析 3
3.3 从提高审计质量上分析 4
3.4 从弥补内部审计独立性方面分析 4
4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 4
4.1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益 4
4.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弊端 6
5 内部审计外部化弊端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7
5.1 内部审计外部化弊端产生的原因 7
5.2 避免内部审计外部化弊端的对策 9
6 案例分析——以长春东郊煤气公司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事实为例 12
6.1 案例简介 12
6.2 案例中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弊端及对策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对价值最大化的实现也越来越追求,都促进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从传统上来说,企业内部通常会专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来提供内部审计职能,但随着审计和经济管理的发展,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向外部审计人员购得内部审计服务,因此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
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将内部审计外部化不仅可以让企业提高审计质量,而且可以让审计的独立性得以保持,还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虽然内部审计外部化有很多的优势,但是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较晚、审计人员对外包不够了解等一些原因,导致了许多企业不愿内部审计业务交给外部审计人员来完成。所以,我们更应该全面地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评价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与劣势,这样才能使内部审计外部化充分发挥其作用。
2 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
2.1 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的基本概念
2.1.1 内部审计界定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咨询活动,它是另一种与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形式不同的审计,它的目标是增长组织的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1]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内部审计可以用系统、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以及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可见内部审计是一种组织的管理职能,是对组织内各种控制的再控制。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有三个特点:(1)内部审计因为需要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所以没有必要设立完整的内部审计部门,而且只要能达到目标,内部审计业务可以由外部审计人员提供;(2)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改善公司经营状况;(3)现代内部审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财务报表单纯的审查,而是需要能够及时识别及控制公司风险,最终能有效的治理公司。
2.1.2 内部审计外部化界定
内部审计外部化也可以叫做内部审计外包,是指企业治理层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者全部交给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来执行,从而实现内审职能的一种方式。[2]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其内部审计的内容没有变化,而实际上是执行企业内部审计主体的改变。它在内部审计外部化执行过程中可以反映为两个方面:(1)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与配合;(2)内部审计业务的执行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仅仅有着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等辅助作用。
2.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方式
2.2.1 咨询式外包
咨询式外包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为公司提供管理咨询类服务,一般用这种方式的公司都有内部审计机构,当公司内部的审计机构面临困难时,就需要外部专业人员来对其进行指导。[3]外部审计人员也会对企业的执业人员进行培训以及针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计划提出相关的咨询服务,使企业的审计计划更加完善,帮助企业招聘内部审计人员和企业识别风险。
在咨询式外包模式下,外部审计人员只是提供相关的建议,不直接参与企业的内部审计业务,因此不会对企业的商业机密产生隐患。但是,由于外部审计人员不直接参与内部审计业务,只是提供相关的建议,可能难以针对问题提出实质性的建议,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2.2 补充式外包
补充式外包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内部审计业务时,由于存在人力不足、相关知识不完备以及面对特殊的审计领域存在困难时,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完成特定部分的内部审计业务。[3] 它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外包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组织价值的增加。补充式的外包不仅可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而且可以借助外部审计人员的特有专业知识完善内部审计业务。但是,由于外部审计人员只是对特殊领域执行审计工作,可能会导致该部分审计业务与整体审计业务脱钩,而降低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2.3 协力式委外
协力式委外是指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合作来完成内部审计业务,从而使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其目的旨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单纯的将内部审计业务进行外包。[3]
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扩大内部审计业务的范围,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更多的交流,提高其业务水平,更好地完成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可以将非核心业务交给外部审计人员,这样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4 内审职能全外包
内部审计职能完全外包是指企业内部没有设立审计机构,只有个别的内部审计人员,充当企业内部与外部审计人员的一个沟通媒介,由外部审计机构全权接受内部审计业务。[3]
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全部外包不仅会破坏企业的整体性,还会使企业的竞争实力被削弱。由于内部审计业务完全由外包者执行,可能会接触到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而且外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效果可能都不如由内部审计人员来执行那么好。
3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
3.1 从成本-效益上来分析
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为了顺应经济发展和内部管理的需要。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间竞争的日趋剧烈,企业的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以财务审计为目的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职能已经开始涉及风险审计、经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方面。这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就很高,他们需要能够了解会计、管理、计算机和市场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会计、管理和计算机等方面专业知识,而企业要培养专业人才会付出高额的成本。因此,为了减少企业成本,企业内部的审计可以选择聘请注册会计师分摊部分或全部的审计业务。当企业内部保留较少的审计人员时,不仅可以节省招聘、培训费用和维持成本,而且注册会计师的丰富经验及专业技能也能使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3.2 从理论依据上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