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经营内部控制传导效应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开始有了更多的内涵。在我国出台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已经将内部控制进一步细分为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财务内部控制和针对非财务报告的经营内部控制,两种内部控制都是不可忽视的角色,对公司治理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国内的研究还鲜有涉及到财务内部控制和经营内部控制二者相结合来探索其传导效应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企业内部控制之财务与经营内部控制,通过研究汽车公司,搜索样本数据进行筛选,定义所有相关变量,构建回归模型,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和经营内部控制之间的传导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经营内部控制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财务内部控制做好,就会有强大的物质资金来支撑企业的日常运营,完善企业的经营内部控制,进而影响企业下一阶段的财务控制,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来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文献综述2
(一)国外文献研究回顾2
1.财务内部控制 2
2.经营内部控制 2
(二)国内文献研究回顾3
1.财务内部控制 3
2.经营内部控制 3
(三)文献评述3
三、相关研究理论3
(一)内部控制理论3
(二)委托代理理论4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4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4
四、研究设计4
(一)研究假设4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5(三)变量定义5
1.解释变量5
2.被解释变量 5
(四)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6
1.模型建立6
2.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8
3.稳健性检验8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9
(一)结论与不足9
(二)建议10
1.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项管理活动10
2.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系统11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目标11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上市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经营内部控制传导效应研究
引言
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的深化改革,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多个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我国的上市企业为提高自身实力,满足人们不断增涨的需求,积极开展改革,不断推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的新产品,以及新管理模式,上市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上市企业的发展中,通过股权结构的改制,开始融入民营资本以及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等举措,都是在行业激烈竞争以及国际金融的冲击下做出的积极改变。受我国转型期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上市企业面临着艰难的挑战。基于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财务控制成为了商业不可或缺的必修课。通过开展全面的成本控制,提高银行资本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改革,推动银行成功转型。我国的上市企业已初步的进行尝试性的成本控制改革,但大部分的企业均沿用以往的粗放型模式来进行,采用裁员或是削减部分机构等措施来实行成本的控制。践行下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成本控制范围和程度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在现有资本市场上,货币资金被视为企业的“血液”,且近年来货币资金在国内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日益升高,对企业的健康运营和持续发展在战略层面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质量的财务内部控制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有效的管理投资决策。从现有的文献可以看出,财务内部控制与经营内部控制均对企业内部管理监控有很大影响。现有的相关政策规范也对财务内部控制和经营内部控制提出了要求,但是对于二者之间有着何种传导效应尚未明确。而且根据对以往文献综述的分析和研究,发现许多学者主要研究了COSO报告2013版中提出的财务内部控制和经营内部控制如何区分,而鲜少研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经营内部控制二者之间的传导效应。只有揭开这一关系,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因此,本文借鉴高立(2011)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分析方法以及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经营内部控制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在同等条件下,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与经营内部控制具有相关关系,并针对汽车行业30家公司2011—201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来实证检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与经营内部控制的相关关系,期望为公司治理对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回顾
在内部控制方面,国外对其的研究提供了更早的参考,借鉴国外专家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我国学者在研究内部控制相关课题时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
1.财务内部控制
P.T.Menzies(1968)提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和作用,他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可以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将财务内部控制的的目标概括为得到信息和根据实际与计划的差异修改和纠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行为或者设定的目标。国外内部控制理论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将财务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连接起来。COSO委员会(2004)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指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是组成内部控制的五个基本要素。Lauraf.Spira(1999)运用社会学的观点讨论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论述分析得出:为了进行最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确定了财务内部控制的前提是财务风险。Maryanne和Hansen(2003)指出,大型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业务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采用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总监委派制等分权管理方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Robert和Abbie(2003)认为财务高层管理者的能力品行、素质操守、价值观等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财务行为,并进一步影响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效率和效果。Reilly等(2006)表示,委托代理理论是财务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该理论为了指导委托人设计最优的机制并实现自己的期望与效用,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2.经营内部控制
Hermanson(2000)的调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报告和企业内部控制呈正相关,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RC)随后在2005年10月颁布了修改版的 Turnbull 指南,它的内容不仅包括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还涵盖了几乎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财务内部控制和经营内部控制。COSO委员会(2013)采用新版的内部控制框架,扩大了报告和运营两大目标的范围,包括财务和非财务的内部报告以及非财务的外部报告,并强调了经营内部控制和财务内部控制对于运营的重要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0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