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研究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研究[20200105141749]
近年来,有关高校实施信息公开的政策层出不穷,高校财务信息披露状况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开展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已然成为各高校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应加强主动进行信息公开的意识,扩大财务信息披露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对财务信息的监管力度。本文旨在指出财务信息公开过程中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建立财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明确财务信息的相关责任关系,细化各项财务工作,实现权责分明。各高校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定财务信息公开的披露原则,公开的内容和披露方法,明确财务信息公开的必然性,完善财务信息公开程序,从而提高高校进行财务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公开机制、拓宽财务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化建设的进程。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高等学校,财务信息,信息公开,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 1
2.1高校的基本财务信息 1
2.2 财务报告 2
2.3独立审计意见 3
3 高校实行财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4
3.1 高等学校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 4
3.2 高校实现办学现代化的基础需求 4
3.3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 5
4 高等学校在财务信息公开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4.1 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5
4.2 财务管理信息安全堪忧 5
4.3 资金来源复杂,监督缺乏依附载体 6
4.4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急需提升 7
4.5 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够明确 7
4.6 信息公开渠道不通畅、反馈不及时 8
5 高等学校完善财务公开管理建设的主要措施 8
5.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意识 8
5.2 强化安全意识,保障信息质量 9
5.3 细分资金来源,强化监督主体 9
5.4 提升从业人员素养,强化管理队伍建设 10
5.5 明确信息公开内容,完善公开披露过程 11
5.6 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实现监督有效性 11
5.7 国外高校模式的借鉴 12
结 论 15
致 谢 16
参 考 文 献 17
1 引言
高等学校是孕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其一言一行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正是因为其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对于高校工作者人们通常也比较信任。但是,近来高校内部频繁被曝出如违规招生、贪污挪用公款、学校高层不当管理等诸多财务丑闻,使其成为我国政府反腐工作的新焦点。将高校财务工作进行信息公开,使各项管理流程透明化已成为未来高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正是因为高校财务信息的超高关注度,致使其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问题被曝光,如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披露的方式方法不恰当、披露的内容质量较低、管理人员的思想较为保守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正视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所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高校主动开展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识,建立财务信息披露的长效机制,为高校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公开体系出谋划策。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校只有通过公开其财务信息来维护自身的公信力,才有可能被社会公众所认可。高校进行财务信息的公开不仅有利于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还有利于净化校园环境,提升高校公信力。此外,高校财务信息公开是学校得以进行民主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
2 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
2.1高校的基本财务信息
关于信息的定义主要有三种,即信息是对物质属性的反应、信息是事物属性的标识以及信息是反映客观事物普遍属性的表征。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形成于高校财务系统管理和会计核算过程,反映其资产管理、财务收支情况、预决算分配等财务活动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信息资源。财会部门是高校财务信息的主要创造者,它创造且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和共享财务信息。使用和接收高校财务信息的主体是与其相关的各利益需求者,他们借助高校披露的财务信息为其做出正确、合理的经济利益决策。各高校财务信息在对外披露的载体选择上也略有不同,就披露形式上而言,主要有纸质版和电子版,而在公开内容上则是依托各种会计凭证、财务报表、各类财务报告等。
高校对外予以公开的信息应包括:关于其基本情况的介绍(如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各机构设置、院系、学科和专业的设置、招生规模、学籍学位的评定办法等),各项费用的收取标准(如学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的收费标准等),学校采购物资、招标中标的流程及标准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等。高校可以依托其对外公开的基本信息,使社会公众大体上了解自身的办学理念、教学定位和综合实力,以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
2.2 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明细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信息公开的核心组成部分。
资产负债表,也叫财务状况表 ,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 )内编制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坚持会计平衡原则,将符合会计原则 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两大模块,在经过编制会计分录、总分类账的核算、试算 平衡、调整等等会计流程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编成一张报表。除了便于企业进行内部纠错、管理经营方向 、防止弊端外,该报表还可让所有调阅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表作为会计上相当重要的财务报表,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表现会计主体的经营状况。因此,高校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其财务报表体系的核心,可以反映学校的经营管理、资产、负债的变化情况,高校在报表编制当日还要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体现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资产类账户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而负债类账户主要有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该报表最终则是通过“净资产”科目来体现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平衡。
收入支出明细表。收入支出明细表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反映出学校在每一会计年度收入和支出的发生情况。对于高校而言,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支出的发生与收入相关的科目一一对应,即主营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以及其他业务支出。对于公众来说,高校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使用情况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地带,高校财政具体收取的金额、费用支出情况以及使用用途都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因此,高校在进行信息公开时,要对各项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罗列,并对其金额及用途作出详尽的解释和分析,便于公众的理解。
现金流量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某一会计主体现金(包括银行存款 )的增减变动情形。高校在财务报表体系中披露现金流量表,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其在某一固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变动情况,便于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各项资金,提高高校的资金利用率,实现其效用最大化。通过现金流量表人们能够更为直观的看出高校依托现金形式存在的各经济利益的流入流出情况,以区别于实物形式流入流出的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只有实现了对现金进行良好的结存控制,才有可能避免资金周转困难或是资金的积压,从而更加便于资金的调拨和投资,故而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人们很好的反映实际的现金流量情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