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附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十三五规划”以雷霆之势迅速的推进,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为了实现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发展目标,适应市场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许多企业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了企业的计划、实施、控制、协调、考核和激励整个过程。全面预算管理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该体系能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经营效益,提升资源利用率并科学的控制成本。本文在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目的是为我国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战略导向性,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意义及必要性 1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要求 1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2
2.3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3
3 我国企业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
3.1 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较为片面 3
3.2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4
3.3 缺乏良好的组织环境 5
3.4 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5
3.5 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6
4 完善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对策 6
4.1 强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6
4.2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7
4.3 建立基于公司战略的预算管理模式 7
4.4 完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奖惩机制 8
4.5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8
结 论 9
致 谢 10
参 考 文 献 11
1 引言
全球经济出现了新一轮的复苏增长,且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国企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企业如何才能占得一席之地?其关键还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开源节流”是企业保持高效益的重要举措。企业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和经济增长点,实现“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源”;控制成本、降低开支,实现“节流”。全面的预算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增强企业活力,合理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因此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必要的。
泰勒在1911年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企业通过实施标准的成本制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进而将生产成本量化,使其可测量、可控制、可预测。预算管理逐渐演变成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随后,杜邦公司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施效果显著,该案例的成功使全面的预算管理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和引用。预算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帮助企业完成目标,在多方面包括业务、资金、信息流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在本世纪初期,党和政府鼓励企业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率大大提升,大部分企业认可全面预算管理所做的预算的可靠性,也认可全面预算对企业经营方向的指导意义。但有些企业因为对预算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再加上没有充分的管理经验,从而并未真正领悟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本文将通过江苏通灵电器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相应的对策分析[1]。
2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意义及必要性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验促成了全面的预算管理的形成。当下我国经济正处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十三五”规划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适应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使企业对市场的波动能及时做出战略调整,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亟待加强完善。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要求
2.1.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帮助企业完成既定目标,对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资产运作、投资决策等活动进行计划,按企业目标编制一体化预算、监测、调整并事后考评,以实现对企业行为和价值的双重管理[2]。
2.1.2 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
a) 预算的科学性
预算的编制、实施和应用,都是根据对企业信息的整体认识,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全面把握企业相关资料,以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获得的数据才能在整个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发挥预测指导性作用。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企业的管理也处处体现着这句话的精髓。科学的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高效的处理运营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威胁。
b) 配套的制度支持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制度、体系以及组织架构支撑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换言之,严格执行和科学实施是科学预算的必要条件,如此才能发挥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整体的全面预算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全面达成预算管理目标的关键之一。
c) 预算指标的灵活性
预算指标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因此,在设计预算指标的过程中,要提高预算指标的先进水平,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也需要有适当的空间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并满足市场的需求。将预算指标设定在较为平衡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总体发展方向的正确性[3]。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2.2.1 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良好的企业战略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必要根据企业的长远战略为每个职能部门设定细化目标。企业的经营目标被分解、落实,“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2.2 有助于规避企业运营的风险
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发挥预算监测和评估的功能。企业的经营目标因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定和实施而被不断量化。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自身资源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认可、预测、评估和控制。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有利于规避和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2.2.3 有助于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目 录
1 引言 1
2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意义及必要性 1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要求 1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2
2.3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3
3 我国企业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
3.1 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较为片面 3
3.2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4
3.3 缺乏良好的组织环境 5
3.4 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5
3.5 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6
4 完善和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对策 6
4.1 强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6
4.2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7
4.3 建立基于公司战略的预算管理模式 7
4.4 完善预算考评机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奖惩机制 8
4.5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8
结 论 9
致 谢 10
参 考 文 献 11
1 引言
全球经济出现了新一轮的复苏增长,且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中国企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企业如何才能占得一席之地?其关键还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开源节流”是企业保持高效益的重要举措。企业开拓新的业务渠道和经济增长点,实现“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源”;控制成本、降低开支,实现“节流”。全面的预算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增强企业活力,合理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因此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必要的。
泰勒在1911年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企业通过实施标准的成本制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进而将生产成本量化,使其可测量、可控制、可预测。预算管理逐渐演变成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随后,杜邦公司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施效果显著,该案例的成功使全面的预算管理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和引用。预算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帮助企业完成目标,在多方面包括业务、资金、信息流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在本世纪初期,党和政府鼓励企业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率大大提升,大部分企业认可全面预算管理所做的预算的可靠性,也认可全面预算对企业经营方向的指导意义。但有些企业因为对预算管理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再加上没有充分的管理经验,从而并未真正领悟出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本文将通过江苏通灵电器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相应的对策分析[1]。
2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意义及必要性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验促成了全面的预算管理的形成。当下我国经济正处在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十三五”规划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适应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使企业对市场的波动能及时做出战略调整,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亟待加强完善。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要求
2.1.1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帮助企业完成既定目标,对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生产经营活动、资产运作、投资决策等活动进行计划,按企业目标编制一体化预算、监测、调整并事后考评,以实现对企业行为和价值的双重管理[2]。
2.1.2 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
a) 预算的科学性
预算的编制、实施和应用,都是根据对企业信息的整体认识,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全面把握企业相关资料,以保证预测的科学性、可靠性、准确性,获得的数据才能在整个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发挥预测指导性作用。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企业的管理也处处体现着这句话的精髓。科学的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高效的处理运营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威胁。
b) 配套的制度支持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制度、体系以及组织架构支撑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换言之,严格执行和科学实施是科学预算的必要条件,如此才能发挥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整体的全面预算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全面达成预算管理目标的关键之一。
c) 预算指标的灵活性
预算指标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位置。因此,在设计预算指标的过程中,要提高预算指标的先进水平,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也需要有适当的空间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并满足市场的需求。将预算指标设定在较为平衡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总体发展方向的正确性[3]。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2.2.1 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良好的企业战略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必要根据企业的长远战略为每个职能部门设定细化目标。企业的经营目标被分解、落实,“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2.2 有助于规避企业运营的风险
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发挥预算监测和评估的功能。企业的经营目标因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定和实施而被不断量化。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和自身资源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认可、预测、评估和控制。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有利于规避和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2.2.3 有助于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