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与研发支出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目 录
1 引言2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
2.1政治关联方面的假设4
2.2制度环境方面的假设5
3 研究设计 6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
3.2 实证模型构建与研究变量说明7
4 实证结果与讨论8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8
4.1.1描述性分析8
4.1.2相关性分析9
4.2 回归分析12
4.2.1制度环境与研发支出的回归分析12
4.2.2政治关联与研发支出的回归分析13
4.2.3稳健性分析14
结论15
致谢16
参考文献17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12
表2 主要变量之间Pearson检验的相关系数矩阵 14
表3假设1的检验结果15
表4假设2的检验结果16
1 引言
作为企业实现年度财政项目达标、规避财务风险和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策略手段,企业的研发投资组成了公司发展策略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研发投资的支出还是投入都会对公司将来的发展产生影响,而研发支出作为是务实研究派和理论学术派所共同关注和研究讨论的焦点。早在Modigliani和Miller (1958)[1]时期就以当时理想的资本市场为先决条件,通过仔细研究对企业的研发支出所存在的资本结构模型进行了仔细的构建。由于受到资本是流动不受控制的理论的影响,研发投资也被定义为一种与资本内在的结构无关的具有独立行为的一项重要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发展情况。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市场存在一定不完善,使得企业往往会因为其表面的完美而导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致信息接受不全面和不对应等问题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过程中的部分自身性质表现出一些不正常,这些偏离企业自身性能和发展机遇的低效率的投资行为导致了理想资本市场状态下无法达到最适合的投资模式,而研发费用过度支出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也是指企业在超出了可以维持资产原状和达到正的预期净值的基础上的额外的研发投资支出(Richardson, 2006)[2] ,它不但浪费企业资源的,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升值空间,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对研发支出变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过度的研发支出还是过低的研发支出都值得我们深究。本文主要研究在中国的国情下,如何通过对相关因素的研究,如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为主,来衡量研发支出与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中国在遭遇了市场经济急切需要改变市场结构和加快市场转型的情况下,提出了新的发展策略,通过拓展自主创新能力的范围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科技创新中坚力量的企业,通过以企业为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是使得这一策略得以尽快实现的关键点之一。研发支出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对由内外部机制共同驱动的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民营企业研发支出总体水平仍然只能略微提高,且根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WDI Online的数据显示其水平远低于快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从表格中可知,2005年之后的四年里的中国R&D Expenditure占总GDP的比值的逐渐上涨,但是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特别是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如美国。由此可见,由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R&D Expenditure较低,这使得中国企业被鼓励从而增加研发支出水平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由于有相当丰富的文献资料研究了影响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可能存在的因素,进而进行整理和推测,从而推出客观公正的结论,而企业本身性质、外部制度环境和企业高层管理三点则作为大量文献的主要切入点。国内外学者认为可以将企业资产负债率、行业规模等作为主要研究影响R&D Expenditure的企业本质方面的因素。因此,本文将以制度环境和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为大背景,结合之前的国际和国内的学者做出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2010年后的这4年里在民营公司的研发支出存在一些数据与企业的业绩有关,研究制度环境的变化和关键高管的政治关联是否会对其产生影响或者进一步促进这种关系的异态发展。首先,对研究过相关内容的学者所使用的政治关联的测量方法进行借鉴,从整体上验证关键高管政治关联对研发支出程度的影响;其次,结合我国特有的制度背景,根据各地区制度环境完善的程度不同,通过增加调节变量引入政府干预程度,来探讨在高管的政治关联对研发支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是否不同省份的不同制度环境下会被促进发展。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有相当多的文章研究了研发支出可能对企业水平存在的影响,而这些文章大多以企业的行业特征、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公司高层的管理等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并进行归纳并且大胆的提出结论。国际领域的学者们大多对研发支出可能对企业存在哪些影响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其中以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各行各业的既定规则、企业出发展可能性、公司的产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业绩等企业的一些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Bhagat 和 Welch(1995)[3]发现,不同的制度环境下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不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的,例如美国和日本,当负债率呈现上升水平时,美国公司的研发支出因此受到限制,从而导致该公司的研发支出水平降低,而日本公司却得出了与美国公司不同的结论——当负债率呈现上升水平时,日本公司的研发支出并未因此受到限制,也没有导致该公司的研发支出水平降低,反而上升了。Chiao(2002)[4] 则是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提出了IT公司的研发支出水平与短期债务水平呈负相关。Hirschey、Skiba 和 Wintoki ( 2012 )[5]为了研究美国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产生的R&D Expenditure费用呈逐年增长趋势的原因,通过面板数据的整合仔细地分析了1970 年之后的四十年间的数据,他们提出了新的假设,他们认为公司的行业特性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现象。Harley 和 Roy(2002)[6]则发现企业发展的越快,研发支出的水平也会随之越高。柴俊武和万迪昉(2003)[7]则提出则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R&D Expenditure与企业发展规模的最贴切的关系是U 型的结论。本文通过对理论依据的主要内容为关键高管政治关联和制度环境(与企业密切相关)进行分析,对海量的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研发支出水平在民营上市公司可能被影响的原因有哪些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和总结。
2.1政治关联方面的假设
温军等(2011)[8]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并不是只要公司的发展规模拓展,研发支出水平就会升高,而是随着公司业绩的变好,研发支出也会随之增多。这些学者主要研究影响企业研发支出的因素有哪些,并且着眼于金融背景、税收政策和国家补助政策、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外部方面。(1)在融资环境方面: Bloch ( 2005)[9]研究证明了研发支出作为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分量的影响因素受到企业内部资金的影响,这更是说明了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会受到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和金融环境的影响。解维敏和方红星(2011)[10]则提出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会被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推动的猜想。(2)在税收政策和补助政策环境方面: Waegenaere et al.(2012)[11]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将国与国之间共通的税收环境与企业研发支出结合起来,并提出了结论认为如果在国内生产产品使用研发专利,国内税率与企业研发水平呈负相关; 如果在国外生产产品,税率与企业研发水平则呈正相关。朱平芳和徐伟民(2003)[12]通过收集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并对具体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实证得出的结果显示政府施加的税收费用和补助政策的大环境下对存在的企业研发支出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企业的研发支出也会受到减免的政府资助和税收影响。(3)在法治和市场环境方面: Lin et al.(2010)[13]通过对中国企业被世界银行检查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产权保护环境对企业研发支出活动有促进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7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