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成本审计问题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选题的意义 1
1.3 研究现状 1
2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的理论知识 2
2.1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的概念 2
2.2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方法 2
3.主营业务成本审计研究现状 3
4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存在的问题 4
4.1 审计人员对主营业务成本的不够重视 4
4.2 没有采取针对性审计程序 5
4.3 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及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6
4.3.1 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问题 7
4.3.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 7
5 完善主营业务成本审计对策 8
5.1 加大主营业成本审计的关注度 9
5.2 执行针对性测试程序 9
5.3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9
5.3.1 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10
5.3.2 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 10
结 论 11
致 谢 12
参考文献 13
表一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方法 2
表二 主营业务成本常规审计程序 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对外销售商品、产品、对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主营业务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也是损益表中冲减利润最大的一项。但在审计报告过程中,很多注册会计师对于有些企业的审计工作底稿并没有履行新审计准则规定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风险错误风险程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中包括对主营业务成本审计,未对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没有进行详细的审查,未对主营业务成本的真实性和计价正确性进行审查,致使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不高。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被忽略的科目常常是最容易发生舞弊,于是出现一些企业利用主营业务成本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调节器,进而达到操纵公司报表利润的目的。
1.2 选题的意义
在实务中企业更看重的是销售和利润,对主营业务成本没有足够的重视,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在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核算是否正确、合规关系到其他许多报表项目的审计,如:存货、应付账款、应交税金、主营业务收入、所得税等科目。在审计实务中,主营业务成本受产品单价、数量等因素影响,但审计人员仅通过编制的生产成本与主营业务成本倒轧表、抽查部分原始凭证、复核主营业务成本计算表来审查企业是否符合审计标准,并不能满足对审计目标的需求。因此,要想对主营业务成本审计取得比较好的审计结果,需对主营业务成本审计中的技术及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对于我国企业在审计方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近年来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地发展,各大企业呈现了较快的发展趋势。随着企业的增多,企业要想长期稳健发展下去,对企业审计这一项工作便不可忽视,需进一步对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究。葛小辉,许永明,谈俊(2005)总结“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方法,采用了分析性测试的审计程序以发现异常部分,对异常部分实行有的放矢的审计,这样审计工作效率就能成倍提升;赵燕(2011)阐述了成本的上升符合当时技术需求和投资环境,投入成本能带来相应的收入上升,出台政策以鼓舞企业对主营业务成本的投入,来带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朱雷(2013)在文中列出主营业务成本的来龙去脉,规范产品成本核算过程,既有利于企业在编制成本计算资料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自查自纠,也为日后税务机关对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列支的税务检查提供了详细依据[1]。企业的生存环境也趋于复杂化,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成本、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和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老准则》)相比有很大的变化,对企业利润的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2]。尽管学者们认为主营业务成本审计在我国有待加强,但是联系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较少,对主营业务成本审计实务研究较欠缺,还有待于更深一层地对此进行研究分析,以至更充分地发挥审计在主营业务成本的作用。
2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的理论知识
2.1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的概念
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主要是指对企业外销的商品、产品、对外提供劳务等发生实际成本的审计过程,其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库存产成品成本+本期入库产成品成本-期末库存产成品成本。在市场经济下,产品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综合的反映了企业的工作质量高低,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是企业进行经营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重要数据。审计目标有,记录发生的真实性,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的完整性,查看会计期间是否完整;记录的正确性,主营业务成本金额数据准确,是否与主营业务收入配比;利润表对主营业务成本是否披露恰当[3]。
2.2 主营业务成本审计方法
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最主要部分,主营业务成本核算内容十分繁杂,企业可以结合国家法律法规选择适合自身经营和流程特点设计成本核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确认相比其他项目比较复杂[4],审计人员没有掌握准确主营业务成本审计方法,会出现审计效率低也会使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不高。下表表述的是审计人员审计企业主营业务成本进行主要的审计方法。
表一:主营业务成本审计方法
项目 审计方法
直接材料 根据增值税进项税倒算出相应金额,估算出未进行抵扣增值税销项税的原材料金额;审核账簿记录是否与原始凭证一致
同行业类似的工艺原材料,产成品投入产出相差很大,需进行分析
直接人工 检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中列支的工资与应付工资中的计提数进行核对
核对签订劳动合同人数、考勤表及工资发放单,三者一致性
制造费用 对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中限制扣除和不允许扣除项目的发生额进行确认
运用分析性测试方法,横向与同行业类似工艺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相比;纵向与该企业以前年度成本相比
资料说明:根据葛小辉 许永明 谈俊对制造业成本税收审计思考整理而成
3.主营业务成本审计现状
总体上看,我国对主营业务成本审计不够重视,加之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偏低而不被发现,有的时候审计人员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忽略了主营业务成本,出现审计质量不高,导致企业虚增成本,偷税逃税。2016年4月2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审计情况快报,截至4月24日,40家事务所共为2214家上市公司出具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其中,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看,2167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3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在注册会计师出具88份非标准审计报告中,查阅了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原因,有10家由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原因[5],这些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被质疑,主要原因是价格下跌,主营业务成本偏高的状况,致使企业运营困难,查出这些存在问题的企业主营业务成本3.64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7.34%,较上年同期的21.97%比重有所上升。可见企业和注册会计师更加偏向销售和利润,对主营业务成本处于良好的态势,能够基本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规定的审计程序,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