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所有权性质与创新绩效研究长三角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附件)

在经济新常态快速发展的的背景下,创新是唯一能使得企业跟上市场变化脚步的动力源泉,研究创新绩效显得至关重要,在众多的研究中,多数都是研究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等研究角度,因此本文选取制度环境和所有权性质两个研究因素,做到内外结合,选取更客观全面的角度研究创新绩效,以前研究创新绩效多基于多行业的基础上,行业跨度较大,就可能忽略了各行业之间的特点和差异,从而致使数据有所偏颇,这些问题都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指明了道路。本文从长三角地区入手,且选取制造业为基准,角度更加细微和精准,努力对一种行业的研究做到更加深入细致,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直领跑中国,选取此地区,使得地域特点更鲜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的研究采用实证分析,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性分析等多种方法。关键词 创新绩效,制度环境,所有权性质,制造业
目 录
1 引言 1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
2.1 所有权性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2
2.2制度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2
2.3制度环境和所有权性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3
3 研究设计 3
3.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
3.2变量定义 4
3.3模型构建5
4 实证分析与结果5
4.1描述性分析5
4.2相关性分析7
4.3回归性分析8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13
一、引言
从我国经济变动情况和现代企业成长的实际情况看,多数企业成长伴随着不断地困难和磨砺,曲折的发展历程,意味着企业只有克服经济的动荡和市场的影响,才能逐渐进步,找准自己企业的定位,慢慢的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而近年以来的经济新常态变化剧烈,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动也十分频繁,零八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管是对在金融危机中难以为继的企业来说是噩梦,对那些存活下的企业来说更是一种警示,重重困境之下,暴露出的种种弊端,是企业必须要克服的问题,所有企业都意识到唯有创新是促使企业完成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和市场的脚步,予以寻求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来保证企业的发展,经历这一次次的考验和升级,企业才能实现突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真正步入轨道。当外部环境的制约,企业就会倾向于通过将业务向外扩展,来增加与当地政府角力过程中的话语权[1]。而谈到创新,势必要求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水平的尺度,在众多影响创新绩效水平的因素中,制度环境和所有权性质则是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的两个因素。所有权性质则由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决定,一般分为国有性质和非国有性质,最终控制为国家控制的为国有性质,其他则为非国有性质。在中国转型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并存是一个主要特点,其行为和绩效存在差异[2]。所有权性质不同,可能对制度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不同,对创新的刺激度也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创新绩效水平的差别在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要视企业所有制性质而定[3]。因此,分析制度环境和所有权性质的作用和影响机制对于创新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众多前辈学者的研究中,创新绩效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而多数研究都是从内部治理水平、股东结构、高管团队异质性等方面入手,都是基于企业内部结构的基础上研究,甚少有研究制度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以及认为出口和进口学习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4]。并且,近年来对制度环境的研究,也没有涉及对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带来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说明,并不能确定制度环境水平高低,对国有性质或非国有性质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怎样的效果。另外,本文还着力研究制度环境因素,并结合所有权性质因素,做到内外结合,使得选取的数据和角度更加客观精准,从而更好地研究本课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所有权性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企业所有权是企业对其合法占有的财产所拥有的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拥有一定的所有权则意味着企业员工会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为一体,勤奋努力提高创新绩效。反之,所有权过于集中在高层,则不利于刺激创新绩效的提升,会使企业员工失去提高绩效动力。企业所有权性质可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种。国企技术创新绩效最优,是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不完善、民营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以及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战略下国企考核评价体系引导的结果[5]。在研发创新阶段,私营企业的合作创新绩效显著高于国有企业 [6]。非国有股权比例更高的民营化企业会开展更多的创新活动这是因为更高的非国有股权比例有助于降低政府对民营化企业投资决策的干预[7]。所有权性质的差异会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目标和经营环境的差异[8]。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R&D经费支出,进而影响创新绩效,促进经济发展,最终控制人类型对于创新绩效有不同影响,国有控股公司的创新绩效好于民营控股[9]。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高于国有企业。
2.2制度环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通常认为,制度是政府的“看不见的手”,而制度环境跟随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在逐步调整,不同企业对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也有不同,要求企业做出适度创新的调整来顺应市场,制度环境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氛围和局势,刺激企业提高创新绩效,用创新吸引消费者,提高竞争力水平。政策制定者和跨国研究越来越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对企业投资绩效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性[10]。与没有获得过政府财政补贴的企业相比,有政府财政补贴的企业呈现出更好的创新绩效[11]。制度环境的变化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作用,或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制度环境包括市场化水平、政府治理水平、法制化水平和金融业的市场化水平等,会影响企业对企业战略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选择,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非国有企业贷款比例的上升,说明市场竞争机制在发生改善。因此,企业创新除了内部管理,还要多关注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合本企业扥创新。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制度环境水平高的地区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2.3制度环境和所有权性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本文研究制度环境、所有权性质对创新绩效的研究,制度环境是对市场运行的约束机制,是政府发挥作用的体现,是对企业的管理和牵引,所有权性质则影响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包括外部政策对企业采取不同的企业战略也有影响。作为“扶持之手” 的政府补贴,往前一步就会对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促进作用,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之手”;向后一步就会对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阻碍作用,成为企业不愿创新的“纵容之手”[12]。产权制度因素是影响中国央企集团管控架构选择的前因构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条件[1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5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