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国际化的问题_会计国际化的策略和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会计国际化的问题_会计国际化的策略和国际化的会计人才[20200105141638]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国家会计体系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用语言,对于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也别是在国际经济交流、国际贸易达成和国际资本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了保障我国能够从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想方设法解决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策略。本文在充分了解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解决会计国际化存在问题的策略,同时针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关的培养模式。寄希望于能够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国际化问题策略国际会计准则会计人才
目 录
1 引言 1
2 会计国际化的概述 1
2.1 会计国际化的概念1
2.2 会计国际化的实质1
2.3 会计国际化内容2
3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2
3.1 我国会计环境现状 2
3.2 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3
4 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3
4.1 实行会计国际化是我国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趋势3
4.2 实行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障4
4.3 实行会计国际化是确保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4
4.4 实行会计国际化是为广大市场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5
5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5
5.1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会计准则方面的问题5
5.2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会计实务方面的问题6
5.3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片面协调的问题6
5.4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缺乏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问题7
6 解决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策略7
6.1 正确认识会计国际化,不但改进和优化我国会计准则7
6.2 努力提高我过会计实务的质量,并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8
6.3 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与动向,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和借鉴国外经验8
6.4 强化对国际会计理论研究9
6.5 培养一批优秀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9
7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9
7.1 国际化会计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9
7.2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加入WTO近十年之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GDP总量已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人均GDP仅排全球105位。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交往、国际合作。特别是在会计标准在主要方面必须与国际惯例相协调。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资料失真问题严重。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来规范和指导我国的会计实务,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将逐步而全面的放开资本市场,这样不仅本国企业可以走出去,外国企业也将被请进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国际性和透明度,降低国际投融资成本,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我国国际投融资和吸引外资的能力。
2 会计国际化的概述
2.1 会计国际化的概念
会计国际化,顾名思义就是适用于国际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实务与方法的总称,通过对全球各个国家的会计方面的内容差异进行比较、协调和处理,制定特殊的适用于处理与该国会计制度相符合的双方均能接受的会计模式,最终达到各国利益最优化。在该种标准下,会计需要具备国际性的特征,并且会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变化有所变化,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从而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求。会计国际化的推进,有利于会计准则、会计实务等方面呈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并能够在一定层次上,各国会计标准呈现趋同化。另外,会计国际化让各国经济交流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对于各国之间的会计差异进行协调,最终形成与各国会计准则想使用的国际会计。
2.2 会计国际化的实质
从某个程度来说,会计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进行的利益之争。会计国际化能够缩短各国会计处理中的差异,企业在各国经济交易中,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对比度,让各国企业经济交易活动如融资、投资的成本降低,这样一来对各国都会有一定的益处。就我国来说,会计国际化能够让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和吸引外资以及对国外发行股票证券的企业获得发展的平台。国际会计标准的通用化设计会努力争取各国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标准的协调,就美国来说,由于利益的驱动,美国对于国际化的会计标准发生了从不认可到支持态度转变,因为在国际会计标准制定过程中,能够最大化的满足美国本国的利益需求。由此一来,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获利最多的国家取决于参与国际会计标准制定过程的主导方,因此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利益之争的实质就更加明显。
2.3 会计国际化的内容
会计国际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内容也逐渐丰富化。一般来说,会计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理论的国际化。会计理论是会计各项工作展开的基础,主要包括会计信息供求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会计管制理论、会计信息经济后果性理论、会计确认过程理论、会计计量理论以及会计披露理论等。这些理论部分的国际化,主要是对其进行国际化的传播与发展;第二,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包括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国际化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化。如在会计准则中附加解释说明、应用指南等内容。另外针对特殊国家,制定特定的准则;第三,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该方面主要通过对教育进行改革或者引进会计人才,加快各国会计人才的流动等方式来实现;第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需要在国际间对该项进行相互借鉴,力求差异协调;第五,会计执行机制的国际化。也就是说,在会计国际化的执行过程中,对会计的执行原理进行国际化和通用化。
3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会计国际化的出现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步演进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附属产品。而我国由于国情与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会计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会计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首先需要对我国的会计环境进行研究。以下是对其具体的分析:
3.1 我国会计环境现状
当前我国会计环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计划经济影响与市场经济发展并存的现状。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也是我国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阶段之前,我国的企业基本没有独立的会计政策,对于资产的定价和收益标准的确定都是来自于国家计划和国家财政政策,自从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后,会计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向市场经济模式发展。但是该过渡阶段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的影响,许多特殊的会计问题发生,资本市场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也造成各种经济现象发生,从而引发更多新的特殊会计处理问题。二是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现状。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都获得较为迅猛的发展,一方面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造成会计中的巨额造假现象,也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基于以上两种现状,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时刻对经济发展的脉搏进行掌握,及时发现新型的经济现象,并做出相应会计修改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国家会计体系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用语言,对于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也别是在国际经济交流、国际贸易达成和国际资本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为了保障我国能够从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想方设法解决会计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策略。本文在充分了解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解决会计国际化存在问题的策略,同时针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关的培养模式。寄希望于能够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提供参考。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会计国际化问题策略国际会计准则会计人才
目 录
1 引言 1
2 会计国际化的概述 1
2.1 会计国际化的概念1
2.2 会计国际化的实质1
2.3 会计国际化内容2
3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2
3.1 我国会计环境现状 2
3.2 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3
4 我国实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3
4.1 实行会计国际化是我国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趋势3
4.2 实行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障4
4.3 实行会计国际化是确保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4
4.4 实行会计国际化是为广大市场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5
5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5
5.1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会计准则方面的问题5
5.2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会计实务方面的问题6
5.3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片面协调的问题6
5.4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缺乏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问题7
6 解决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策略7
6.1 正确认识会计国际化,不但改进和优化我国会计准则7
6.2 努力提高我过会计实务的质量,并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8
6.3 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与动向,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和借鉴国外经验8
6.4 强化对国际会计理论研究9
6.5 培养一批优秀的国际化会计人才,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执业水平9
7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9
7.1 国际化会计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9
7.2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加入WTO近十年之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GDP总量已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但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人均GDP仅排全球105位。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交往、国际合作。特别是在会计标准在主要方面必须与国际惯例相协调。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资料失真问题严重。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来规范和指导我国的会计实务,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将逐步而全面的放开资本市场,这样不仅本国企业可以走出去,外国企业也将被请进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国际性和透明度,降低国际投融资成本,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我国国际投融资和吸引外资的能力。
2 会计国际化的概述
2.1 会计国际化的概念
会计国际化,顾名思义就是适用于国际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实务与方法的总称,通过对全球各个国家的会计方面的内容差异进行比较、协调和处理,制定特殊的适用于处理与该国会计制度相符合的双方均能接受的会计模式,最终达到各国利益最优化。在该种标准下,会计需要具备国际性的特征,并且会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的变化有所变化,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中,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从而满足国际经济管理的需求。会计国际化的推进,有利于会计准则、会计实务等方面呈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并能够在一定层次上,各国会计标准呈现趋同化。另外,会计国际化让各国经济交流过程中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对于各国之间的会计差异进行协调,最终形成与各国会计准则想使用的国际会计。
2.2 会计国际化的实质
从某个程度来说,会计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进行的利益之争。会计国际化能够缩短各国会计处理中的差异,企业在各国经济交易中,提高各国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对比度,让各国企业经济交易活动如融资、投资的成本降低,这样一来对各国都会有一定的益处。就我国来说,会计国际化能够让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和吸引外资以及对国外发行股票证券的企业获得发展的平台。国际会计标准的通用化设计会努力争取各国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标准的协调,就美国来说,由于利益的驱动,美国对于国际化的会计标准发生了从不认可到支持态度转变,因为在国际会计标准制定过程中,能够最大化的满足美国本国的利益需求。由此一来,国际会计标准的制定获利最多的国家取决于参与国际会计标准制定过程的主导方,因此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利益之争的实质就更加明显。
2.3 会计国际化的内容
会计国际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内容也逐渐丰富化。一般来说,会计国际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理论的国际化。会计理论是会计各项工作展开的基础,主要包括会计信息供求理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会计管制理论、会计信息经济后果性理论、会计确认过程理论、会计计量理论以及会计披露理论等。这些理论部分的国际化,主要是对其进行国际化的传播与发展;第二,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包括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国际化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化。如在会计准则中附加解释说明、应用指南等内容。另外针对特殊国家,制定特定的准则;第三,会计人才的国际化。该方面主要通过对教育进行改革或者引进会计人才,加快各国会计人才的流动等方式来实现;第四,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需要在国际间对该项进行相互借鉴,力求差异协调;第五,会计执行机制的国际化。也就是说,在会计国际化的执行过程中,对会计的执行原理进行国际化和通用化。
3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
会计国际化的出现是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逐步演进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附属产品。而我国由于国情与历史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会计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会计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现状,首先需要对我国的会计环境进行研究。以下是对其具体的分析:
3.1 我国会计环境现状
当前我国会计环境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计划经济影响与市场经济发展并存的现状。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也是我国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阶段之前,我国的企业基本没有独立的会计政策,对于资产的定价和收益标准的确定都是来自于国家计划和国家财政政策,自从经济体制发生转变后,会计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向市场经济模式发展。但是该过渡阶段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的影响,许多特殊的会计问题发生,资本市场的扩大化和复杂化也造成各种经济现象发生,从而引发更多新的特殊会计处理问题。二是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现状。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都获得较为迅猛的发展,一方面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造成会计中的巨额造假现象,也就是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基于以上两种现状,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时刻对经济发展的脉搏进行掌握,及时发现新型的经济现象,并做出相应会计修改对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