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理念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
低碳经济理念下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20191230190427]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低碳经济,环境成本,环境成本管理,环境成本核算
目 录
1 引言 1
2 低碳经济与环境成本管理概述1
2.1 低碳经济涵义 1
2.2 环境成本与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2
3 低碳经济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影响3
3.1 低碳经济给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带来的机遇 3
3.2 低碳经济给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带来的挑战 4
4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
4.1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5
4.2 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治理模式 5
4.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6
4.4 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 7
5 低碳经济理念下完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 7
5.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8
5.2 采用现代环境成本管理模式 8
5.3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环境会计准则 9
5.4 外部成本内部化 9
5.5 完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 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有报告指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分别是太原、北京、重庆、济南、兰州、石家庄、乌鲁木齐。作为首都的北京,频频出现最高等级的严重污染。此外,2013年出现的雾霾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雾霾出现的原因有30%~40%来自工业。雾霾天气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航空、航运、公路、铁路、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另外雾霾天气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第六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一直以来,成本管理理论主要涉及经济领域,较少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系统包含在内。随着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落实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受到严重制约,将环境及其相关资源纳入到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范畴已经刻不容缓。企业要深刻认识到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符合未来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企业必须深入贯彻低碳经济理念,争取通过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完成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模式转变。
2 低碳经济与环境成本管理概述
低碳经济理念下,企业需要重新审视环境成本及环境成本管理的涵义,以便降低经营风险,获取最大社会经济收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1 低碳经济涵义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造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的。书中对低碳经济涵义的描述是“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低碳经济有四个基本特征,大致可分为经济性、技术性、整体性和目标性。第一,经济性。低碳经济必须按照经济学原理来发展,也就是低碳经济发展不应该造成人们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明显降低。应该将低成本与高收益的结合,满足对生产生活经济性的诉求,这样才能体现低碳经济的价值。第二,技术性。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这种效益的优点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通过各种使用高新技术来促成能源利用的高效化、绿色化。第三,整体性。正如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整体,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整体性。世界上的每个国家的公民都应该自觉保护环境。第四,目标性。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就是稳定和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通过构建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来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在节约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的同时还保证经济和社会良好的发展,使企业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2.2 环境成本与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2.2.1 环境成本涵义
环境成本也可称为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环境降级成本又分为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支出是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是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提供生存空间和生态效能是自然环境的主要作用,并且具有长期、多次使用的特征,与固定资产使用特征也有共同点。因此,环境降级成本就是由经济活动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的代价,也就具备“固定资产折旧”的性质。
环境成本与企业其他传统成本相比具有完整性、难以预见性、成本费用上升及隐蔽性的特点。
环境成本的完整性。环境成本的核算要针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不能仅限于某一时间段。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被市场淘汰为止生产所经历的时间,可以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大一部分产品的市场需要量将经历逐渐增长到最高点后又逐渐下降的过程。
环境成本的难以预见性。环境费用支出不像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各项费用那样频繁地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而是突发性或者一次性地发生,经常是以时点指标的形式出现,如发生意外事故的修复和赔偿,一次性投资建设环保设施,违反环境法规被罚款的支出等。
环境成本费用发生额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政府也正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和整治力度,使得企业用于环境方面的费用支出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也成为环境成本变得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
环境成本的隐蔽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或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在当期可能并不明显,但这并不等同于企业就不需要承担任何环境成本,事实上企业存在或有成本。因为在较短时间内这些或有成本不能很明显的体现出来,因而使得企业难以准确地估计发生的费用,但是企业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了环境成本。这就要求企业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只着眼于眼前。
2.2.2 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环境成本管理是在传统成本管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管理对象和信息揭示上关注有关环境成本方面的内容和信息,是指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根据环保法律和企业制定的环保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平衡好企业环境成本投入与环保效果、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争取以最底的环境成本获得最优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效益的双赢,最终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环境成本的环保效果及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
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企业因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及和外部成本,对企业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环境成本不进行合理估计确认和计量,虚减企业成本,虚增经济利益。
另外,对企业增加环境成本的投入也不能进行强制规定,这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效果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增加与减少的问题。企业应当在总体目标基础上,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低碳经济,环境成本,环境成本管理,环境成本核算
目 录
1 引言 1
2 低碳经济与环境成本管理概述1
2.1 低碳经济涵义 1
2.2 环境成本与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2
3 低碳经济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影响3
3.1 低碳经济给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带来的机遇 3
3.2 低碳经济给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带来的挑战 4
4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
4.1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5
4.2 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治理模式 5
4.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6
4.4 环境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 7
5 低碳经济理念下完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 7
5.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8
5.2 采用现代环境成本管理模式 8
5.3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环境会计准则 9
5.4 外部成本内部化 9
5.5 完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 10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14
1 引言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有报告指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分别是太原、北京、重庆、济南、兰州、石家庄、乌鲁木齐。作为首都的北京,频频出现最高等级的严重污染。此外,2013年出现的雾霾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雾霾出现的原因有30%~40%来自工业。雾霾天气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航空、航运、公路、铁路、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另外雾霾天气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第六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一直以来,成本管理理论主要涉及经济领域,较少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系统包含在内。随着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落实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受到严重制约,将环境及其相关资源纳入到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范畴已经刻不容缓。企业要深刻认识到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符合未来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
因此,企业必须深入贯彻低碳经济理念,争取通过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完成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模式转变。
2 低碳经济与环境成本管理概述
低碳经济理念下,企业需要重新审视环境成本及环境成本管理的涵义,以便降低经营风险,获取最大社会经济收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1 低碳经济涵义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造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的。书中对低碳经济涵义的描述是“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低碳经济有四个基本特征,大致可分为经济性、技术性、整体性和目标性。第一,经济性。低碳经济必须按照经济学原理来发展,也就是低碳经济发展不应该造成人们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明显降低。应该将低成本与高收益的结合,满足对生产生活经济性的诉求,这样才能体现低碳经济的价值。第二,技术性。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这种效益的优点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通过各种使用高新技术来促成能源利用的高效化、绿色化。第三,整体性。正如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整体,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整体性。世界上的每个国家的公民都应该自觉保护环境。第四,目标性。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就是稳定和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通过构建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来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在节约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的同时还保证经济和社会良好的发展,使企业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2.2 环境成本与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2.2.1 环境成本涵义
环境成本也可称为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环境降级成本又分为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支出是指为保护环境而实际支付的价值,环境退化成本是指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和为保护环境应该支付的价值。提供生存空间和生态效能是自然环境的主要作用,并且具有长期、多次使用
环境成本与企业其他传统成本相比具有完整性、难以预见性、成本费用上升及隐蔽性的特点。
环境成本的完整性。环境成本的核算要针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不能仅限于某一时间段。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被市场淘汰为止生产所经历的时间,可以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大一部分产品的市场需要量将经历逐渐增长到最高点后又逐渐下降的过程。
环境成本的难以预见性。环境费用支出不像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各项费用那样频繁地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而是突发性或者一次性地发生,经常是以时点指标的形式出现,如发生意外事故的修复和赔偿,一次性投资建设环保设施,违反环境法规被罚款的支出等。
环境成本费用发生额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来,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生存造成的巨大危害。所以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政府也正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和整治力度,使得企业用于环境方面的费用支出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也成为环境成本变得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
环境成本的隐蔽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或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在当期可能并不明显,但这并不等同于企业就不需要承担任何环境成本,事实上企业存在或有成本。因为在较短时间内这些或有成本不能很明显的体现出来,因而使得企业难以准确地估计发生的费用,但是企业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了环境成本。这就要求企业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只着眼于眼前。
2.2.2 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环境成本管理是在传统成本管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管理对象和信息揭示上关注有关环境成本方面的内容和信息,是指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根据环保法律和企业制定的环保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测、决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平衡好企业环境成本投入与环保效果、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争取以最底的环境成本获得最优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效益的双赢,最终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环境成本的环保效果及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化。
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企业因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及和外部成本,对企业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环境成本不进行合理估计确认和计量,虚减企业成本,虚增经济利益。
另外,对企业增加环境成本的投入也不能进行强制规定,这在实践过程中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效果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增加与减少的问题。企业应当在总体目标基础上,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环境成本管理目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