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20200112193128]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企业绩效;相关性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3
1.2.1 国外文献综述 3
1.2.2 国内文献综述 3
第2章 概念描述与基本理论 5
2.1 概念界定 5
2.1.1 高管人员 5
2.1.2 高管薪酬 5
2.1.3 企业绩效 5
2.2 相关理论基础 5
2.2.1 委托代理理论 5
2.2.2 人力资本理论 6
2.2.3 激励理论 6
第3章 研究设计 8
3.1 研究假设 8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9
3.3 变量选择与定义 9
第4章 实证分析 11
4.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11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11
4.3 模型1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13
4.4 模型2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14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19
5.1 结论 19
5.2 对策建议 20
5.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21
参考文献 22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20世纪末以来,企业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天价高管薪酬广受关注,同时一些公司还存在业绩下降,而高管涨薪的不协调现象。例如,2013年,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年薪598.09万元;万科董事总裁郁亮年薪1431万元;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以869.7万元夺取了央企总经理薪酬之冠。麦伯良去年也曾以998万元年薪居央企总经理之首,连续两年蝉联央企“打工皇帝”。或许人们会认为像万科、中集集团这样的大型公司,利润和薪酬一定远远高于大多数其它中小规模公司,而且高管在获得报酬的同时带领公司为股东创造着利润,因此大公司的高管人员获得的绝对薪酬理所当然会比小公司的高管人员多。但是,近几年来A股市场却出现了“穷庙富方丈”的怪现象,主要表象包括:上市公司业绩下降、高管 却涨薪等。例如,东土科技自上市以来业绩连年滑坡,但高管薪酬却年年增长;三安光电在业绩下滑85.07%的情况下,高管人员的薪酬却增长517%;方大特钢公布的年报业绩增长7.51%,董事长钟崇武的薪酬却高达1973.54万元(税前),比2012年1516.7万元的薪酬增长了30.12%。二级市场上,方大特钢已经连跌5年,但董事长的年薪却是节节高;建福集团2013年经营业绩中,公司亏损3161万元的同时董事局薪酬仍高达1694万港币。还有统计结果显示,在沪深160家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近40家出现“穷庙富方丈”的现象。这些与公司业绩不匹配的“天价”高管薪酬不禁引发人们热议:究竟是高管在为股东打工,还是股东在为高管托盘呢?
毋庸置疑,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导致企业家的职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这就产生了职业经理人,即本文所称的高管人员。高管人员和企业所有者之间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企业的大规模化生产对社会分工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而一部分企业所有者由于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自身精力的欠缺,而无法高效合理地管理好企业。此时,企业所有者则会考虑将公司的管理权委任给职业经理人行使。但是在这种委托代理的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企业所有者往往更关心的是企业和股东的财富最大化,而高管人员则更关心的是自己所能获得的薪资报酬最大化。在此情况下,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企业所有者为了规避职业经理人的这种道德风险,激励他们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最终实现企业和股东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向职业经理人实施一定的薪酬激励措施,这就由此产生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高管薪酬。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可以促使高管人员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企业家才能,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绩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一般来说,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取决于企业绩效的高低,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然而国内外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不存在相关性,或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有的甚至呈负相关关系。但是,我们是否深入考虑到,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域等因素会导致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呢?是否考虑到经济危机等一些突发情况带来的影响呢?是否因为所选择的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不同而产生差异呢?对于上述问题的探究,将对建立高效合理的高管薪酬机制,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脱钩,所以出现了“穷庙富方丈”的怪现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证分析来寻找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处理委托代理问题,建立合理的高管薪酬机制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
1.1.2 研究意义
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瞬息万变,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要处理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如何更好地应用好人力资源,建立起更具有潜能挖掘的薪酬激励机制,已成为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和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高管人员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层,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问题,有助于为完善薪酬体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企业所有者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使高管人员能尽其所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
Tehran(2005)【1】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中的股权激励报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ibbons 和 Murphy(2009)【2】选取1000多家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所公布的2004年到2007的报表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其所处公司的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一关系的显著性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行业和区域的差异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
Kin Wai Lee(2005)【3】、Pieter Duffhues等(2008)【4】在研究影响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因素时得出:企业所处的不同的行业性质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敏感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样会影响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企业绩效;相关性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3
1.2.1 国外文献综述 3
1.2.2 国内文献综述 3
第2章 概念描述与基本理论 5
2.1 概念界定 5
2.1.1 高管人员 5
2.1.2 高管薪酬 5
2.1.3 企业绩效 5
2.2 相关理论基础 5
2.2.1 委托代理理论 5
2.2.2 人力资本理论 6
2.2.3 激励理论 6
第3章 研究设计 8
3.1 研究假设 8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9
3.3 变量选择与定义 9
第4章 实证分析 11
4.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11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11
4.3 模型1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13
4.4 模型2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14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19
5.1 结论 19
5.2 对策建议 20
5.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21
参考文献 22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20世纪末以来,企业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天价高管薪酬广受关注,同时一些公司还存在业绩下降,而高管涨薪的不协调现象。例如,2013年,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年薪598.09万元;万科董事总裁郁亮年薪1431万元;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以869.7万元夺取了央企总经理薪酬之冠。麦伯良去年也曾以998万元年薪居央企总经理之首,连续两年蝉联央企“打工皇帝”。或许人们会认为像万科、中集集团这样的大型公司,利润和薪酬一定远远高于大多数其它中小规模公司,而且高管在获得报酬的同时带领公司为股东创造着利润,因此大公司的高管人员获得的绝对薪酬理所当然会比小公司的高管人员多。但是,近几年来A股市场却出现了“穷庙富方丈”的怪现象,主要表象包括:上市公司业绩下降、高管
毋庸置疑,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导致企业家的职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这就产生了职业经理人,即本文所称的高管人员。高管人员和企业所有者之间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企业的大规模化生产对社会分工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而一部分企业所有者由于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自身精力的欠缺,而无法高效合理地管理好企业。此时,企业所有者则会考虑将公司的管理权委任给职业经理人行使。但是在这种委托代理的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企业所有者往往更关心的是企业和股东的财富最大化,而高管人员则更关心的是自己所能获得的薪资报酬最大化。在此情况下,就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企业所有者为了规避职业经理人的这种道德风险,激励他们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创造价值,最终实现企业和股东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向职业经理人实施一定的薪酬激励措施,这就由此产生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高管薪酬。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可以促使高管人员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企业家才能,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绩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一般来说,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取决于企业绩效的高低,即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然而国内外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不存在相关性,或存在较弱的正相关性,有的甚至呈负相关关系。但是,我们是否深入考虑到,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域等因素会导致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呢?是否考虑到经济危机等一些突发情况带来的影响呢?是否因为所选择的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不同而产生差异呢?对于上述问题的探究,将对建立高效合理的高管薪酬机制,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脱钩,所以出现了“穷庙富方丈”的怪现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证分析来寻找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处理委托代理问题,建立合理的高管薪酬机制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
1.1.2 研究意义
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瞬息万变,企业所要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要处理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如何更好地应用好人力资源,建立起更具有潜能挖掘的薪酬激励机制,已成为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和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高管人员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层,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问题,有助于为完善薪酬体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企业所有者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使高管人员能尽其所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
Tehran(2005)【1】通过对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中的股权激励报酬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Gibbons 和 Murphy(2009)【2】选取1000多家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所公布的2004年到2007的报表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与其所处公司的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一关系的显著性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行业和区域的差异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
Kin Wai Lee(2005)【3】、Pieter Duffhues等(2008)【4】在研究影响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因素时得出:企业所处的不同的行业性质对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敏感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样会影响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