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创业板场的分析(附件)【字数:12590】

正确引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加证券市场信息有效供给,提升资源分配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阐述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上,对会计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选择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会计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质量对会计信息透明度具有显著影响,而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和年报披露及时性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不显著性。由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两职分离制度,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完善会计信息透明度评价体系等措施。关键词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透明度;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录
0 引言 1
1 会计信息透明度概述及理论基础 1
1.1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的起源及发展 1
1.2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度量 2
1.3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相关理论 3
2 创业板市场发展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情况分析 5
2.1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具体要求 5
2.2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透明度存在的问题 6
3创业板市场会计信息透明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
3.1研究假设的提出 7
3.2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9
3.3变量选择与变量解释 9
3.4研究方法的确定 10
3.5描述性统计 11
3.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12
4 增强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14
4.1优化股权结构 14
4.2完善两职分离制度 14
4.3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 15
4.4完善会计信息透明度评价体系 15
4.5制定奖罚措施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创业板市场的分析
0 引言
财务舞弊现象早在18世纪就出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著名的“南海公司案”引起英国经济出现严重危机,致使包括英国政府在内的众多投资方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时至今日,公司财务舞弊现象依然存在,于是在20世纪末人们提出了会计信息透明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研究,改善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低的现状,从而降低投资者的风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我国社会体制与他国不同,显然不能简单地照搬他国现有理论。所以,针对我国市场进行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便十分有必要。创业板作为近些年新出现的交易市场,他的一个特点就是上市要求较宽松、门槛低,但这同样存在着弊端,那就是投资风险较大。为了把控其风险,有必要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进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研究分析。
本文旨在探究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以创业板市场为背景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得出对会计信息透明度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提出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方式和办法。
1 会计信息透明度概述及理论基础
1.1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的起源及发展
会计信息透明度最早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主席Levitt于1994年提出,并于1996年发布了“核心准则”声明。在这项“核心准则”声明中,Levitt提出了三个评价核心准则的要素。其中“高质量”作为要素之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其做出了具体阐述,包括可比性、透明度以及充分披露三个方面[1]。这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及其主席Levitt多次公开声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必要性,并将会计信息透明度当做一个核心概念进行使用。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98年发布了“增强银行透明度”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透明度被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与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估计银行的财务状况、业绩、经营活动、风险分布和管理状况”,并指出高透明度的会计信应包括全面、相关、及时、可靠、可比和重大等多项质量特征[2]。
葛家澍和陈守德在研究国内多项报告后认为,透明度应该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可比性、中立性、清晰性、完整性、充分披露和实质重于形式等特征[3]。刘峰和魏明海2001年研究表示,透明度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全面概念,且应当包含一下三层含义:(1)存在一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各种监管制度体系;(2)对会计准则的高度遵守;(3)对外提供高频率的准确信息[4]。2004年,崔学刚认为,信息透明度是企业信息披露完整性、准确性和即时性的水平。
通过以上专家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一个综合的管理概念,各国学者对其概念并无定论。但是,综合来看会计信息透明度必须体现出:全面性、公正性、稳定性、真实性以及及时性等特征。
1.2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度量
国内外目前对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度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采用相关权威机构评价结果、研究者自建综合评价指数、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替代指标等。
1.2.1 采用相关权威机构评价结果
2001年普华永道发布了一份“不透明指数”的报告,报告称指数值越大,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越低[5]。这份报告从法律、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会计准则以及贪腐等方面对全世界35个国际或地区的企业进行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进一步形成不透明指数的评级和排名。
“标准普尔透明度与披露研究报告”列出了98项指标,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分别是董事会、管理层和程序披露程度。包含于所有权和投资者两种角色直接的透明度,财务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若有效提供信息则增加评级,最终得出总体评分。
美国投资管理和研究协会的披露指数是将公司公布的信息分类为三项,包括年、季报信息、自愿披露信息和投资人关系。再根据行业组建不同的行业分析组进行评级打分,再汇总形成该公司的总体评分及排名[6]。
1.2.2 研究者自建综合评价指数
Bushman et al.于2003年表示会计信息透明度指数评价体系应该由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组成。通过对机构投资者、财务分析师和公司内部人实现的公司私有信息的生成和传递状况、信息传递质量的研究,构建了自己的会计信息透明度指数。
Bhattacharya从理论模型的角度展开研究,选择了盈余激进度、盈余平滑度、总收益不透明度等联合指标构建替代信息披露程度来判定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高低。
1.2.3 以自愿性信息披露作为替代指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3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