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企业商誉价值评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快速发展,商誉日益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商誉的价值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企业商誉的价值评估也越来越被重视。本文首先对商誉的主要理论进行系统的阐述。其次,分析并比较了当今社会对上市公司企业商誉价值评估通常采用的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再次,重点分析上市公司企业商誉价值评估存在问题,主要从方法选用和资产价值、预期收益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并得出结论。关键词 无形资产,商誉,价值评估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概述 1
2.1 定义 1
2.2 分类 1
2.3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性质和特征 2
3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价值评估现有方法 3
3.1 割差法 3
3.2 超额收益法 4
3.3 两种方法相比较 5
4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价值评估中的问题分析 6
4.1 方法选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6
4.2 资产价值和预期收益确定相关问题分析 7
5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价值评估存在问题的对策 11
5.1 选用评估方法存在问题的对策 11
5.2 资产价值和预期收益确定相关问题的对策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引言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商誉在上市公司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商誉会计也成为当代会计领域中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商誉是企业在社会上赢得的正面积极的声誉,通常指无形资产中难以辨认的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誉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纵观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商誉的作用越发不可忽视,企业一旦失去了商誉,便无法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得持续发展。被注入新内容的商誉不再单是无形资产,而是一项单独资产。在当今经济发展中,上市公司间的经营活动更加频繁,包括兼并、收购等内容,此类经济活动对其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具有直接影响。与其他资产比较来说,商誉不仅依赖度过高,而且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易辨识,价值评估结果复杂多变,因此评估其价值有一定难度。所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商誉会计,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但上市公司企业当下的商誉价值评估依染有很多问题存在,因此,必须在加大探究的同时给予解决。
2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概述
2.1 定义
目前,不同领域在对商誉的界定时并未达成统一意见与结论,不过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认为商誉属于无形资产。从会计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商誉的定义是相统一的,就本质而言,由企业整体价值减去账面价值后所得即为商誉价值。换句话说,以现有整体价值减去有形资产和可确认无形资产价值后所得即为商誉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商誉被定义为特殊商品,它的价值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积累。可以说,企业所有经济是其进行商誉计量的基础,一旦将企业经济盈利分配至同生产收益关联的资产项目中,便无法采取客观分配的剩余经济收益即商誉[1]。
2.2 分类
商誉可以按照不同形式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2.2.1 根据商誉的获得形式分类
根据商誉的获得形式,商誉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两种类型[2]。
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发展带来超额的收益。
外购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时,且合并达成后,事实发展与原本期望值相匹配,且确保在未来时间内会获取额外收益[3]。
在目前会计界的处理中,外购的商誉是可以入账的,因为它满足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而自创商誉是不可以入账的。
2.2.2 根据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是否高于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进行分类
以企业实际盈利与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实施划分,商誉内容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正商誉;第二,零商誉;第三,负商誉。如果企业实际盈利能力超出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证明企业在超额获利方面实现正值,为正商誉;如果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等于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证明企业未实现超额获利目标,为零商誉;如果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小于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证明企业在超额获利方面实现负值,为负商誉[2]。
2.3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性质和特征
2.3.1 性质
从商誉性质角度切入,在当今会计界主要有三类代表性理念:
1.好感价值理论。又名无形资源论。首先,企业自身营造的良好声誉;再者,顾客自身对企业好感度。两类因素综合后所得结果即商誉。除了与企业本身地域位置及信誉相关外,其商业地位和管理体制也会由此得到改善。但此类因素无法直接进行确认或入账,所以最终以各种无形资产得以代替[4]。
2.超额收益理论。商誉是未来预期收益高于正常收益的一部分。商誉只有同整个企业结合时方能得到辨识,假如企业具有商誉,就直接体现出企业盈利能力超出正常收益。所以,借助整体创造的超额收益,其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4]。
3.总计价账户理论。商誉不仅代表企业的总计价账户,而且体现了产品本身的持续经营与未记录资产情况。在持续经营价值定义中,商誉不被单独列出,通常经由价值和实体类资产的值高出价值总和后得以实现。而未入账资产一般指的是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优势的地点等[4]。
2.3.2 特征
目前,商誉被广泛定义在特殊无形资产的行列,由于本身在进行计量时较为复杂。与切实可见的有形资产不同,也不同于一般辨认计量的无形资产。总的来说,商誉具备四大特点:
1.复杂性。构成商誉需要多方因素共同作用,比如区域位置的天然优势、丰富的资源储备、较高的信誉度以及普遍较高的职员素质等。可以说,在诸多要素综合影响下所得的知识产权即为商誉。这里所说要素主要体现在企业和商品两方面,前者实际营运能力及道德因素,后者则以质量为主要代表。面对当下市场竞争,想要促进此类因素发生对决策者有较高要求,从外在形式看等同于社会口碑,从内在实质看即为无形资产。
目 录
1 引言 1
2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概述 1
2.1 定义 1
2.2 分类 1
2.3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性质和特征 2
3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价值评估现有方法 3
3.1 割差法 3
3.2 超额收益法 4
3.3 两种方法相比较 5
4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价值评估中的问题分析 6
4.1 方法选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6
4.2 资产价值和预期收益确定相关问题分析 7
5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价值评估存在问题的对策 11
5.1 选用评估方法存在问题的对策 11
5.2 资产价值和预期收益确定相关问题的对策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引言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商誉在上市公司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商誉会计也成为当代会计领域中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商誉是企业在社会上赢得的正面积极的声誉,通常指无形资产中难以辨认的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誉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纵观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商誉的作用越发不可忽视,企业一旦失去了商誉,便无法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获得持续发展。被注入新内容的商誉不再单是无形资产,而是一项单独资产。在当今经济发展中,上市公司间的经营活动更加频繁,包括兼并、收购等内容,此类经济活动对其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具有直接影响。与其他资产比较来说,商誉不仅依赖度过高,而且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易辨识,价值评估结果复杂多变,因此评估其价值有一定难度。所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商誉会计,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但上市公司企业当下的商誉价值评估依染有很多问题存在,因此,必须在加大探究的同时给予解决。
2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概述
2.1 定义
目前,不同领域在对商誉的界定时并未达成统一意见与结论,不过其核心内容是一致的,认为商誉属于无形资产。从会计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商誉的定义是相统一的,就本质而言,由企业整体价值减去账面价值后所得即为商誉价值。换句话说,以现有整体价值减去有形资产和可确认无形资产价值后所得即为商誉价值。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商誉被定义为特殊商品,它的价值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积累。可以说,企业所有经济是其进行商誉计量的基础,一旦将企业经济盈利分配至同生产收益关联的资产项目中,便无法采取客观分配的剩余经济收益即商誉[1]。
2.2 分类
商誉可以按照不同形式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2.2.1 根据商誉的获得形式分类
根据商誉的获得形式,商誉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两种类型[2]。
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发展带来超额的收益。
外购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时,且合并达成后,事实发展与原本期望值相匹配,且确保在未来时间内会获取额外收益[3]。
在目前会计界的处理中,外购的商誉是可以入账的,因为它满足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的要求,而自创商誉是不可以入账的。
2.2.2 根据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是否高于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进行分类
以企业实际盈利与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实施划分,商誉内容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正商誉;第二,零商誉;第三,负商誉。如果企业实际盈利能力超出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证明企业在超额获利方面实现正值,为正商誉;如果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等于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证明企业未实现超额获利目标,为零商誉;如果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小于同行业收益的平均值,证明企业在超额获利方面实现负值,为负商誉[2]。
2.3 上市公司企业商誉的性质和特征
2.3.1 性质
从商誉性质角度切入,在当今会计界主要有三类代表性理念:
1.好感价值理论。又名无形资源论。首先,企业自身营造的良好声誉;再者,顾客自身对企业好感度。两类因素综合后所得结果即商誉。除了与企业本身地域位置及信誉相关外,其商业地位和管理体制也会由此得到改善。但此类因素无法直接进行确认或入账,所以最终以各种无形资产得以代替[4]。
2.超额收益理论。商誉是未来预期收益高于正常收益的一部分。商誉只有同整个企业结合时方能得到辨识,假如企业具有商誉,就直接体现出企业盈利能力超出正常收益。所以,借助整体创造的超额收益,其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4]。
3.总计价账户理论。商誉不仅代表企业的总计价账户,而且体现了产品本身的持续经营与未记录资产情况。在持续经营价值定义中,商誉不被单独列出,通常经由价值和实体类资产的值高出价值总和后得以实现。而未入账资产一般指的是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优势的地点等[4]。
2.3.2 特征
目前,商誉被广泛定义在特殊无形资产的行列,由于本身在进行计量时较为复杂。与切实可见的有形资产不同,也不同于一般辨认计量的无形资产。总的来说,商誉具备四大特点:
1.复杂性。构成商誉需要多方因素共同作用,比如区域位置的天然优势、丰富的资源储备、较高的信誉度以及普遍较高的职员素质等。可以说,在诸多要素综合影响下所得的知识产权即为商誉。这里所说要素主要体现在企业和商品两方面,前者实际营运能力及道德因素,后者则以质量为主要代表。面对当下市场竞争,想要促进此类因素发生对决策者有较高要求,从外在形式看等同于社会口碑,从内在实质看即为无形资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