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福利会计问题研究

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21世纪,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一环,有关员工权益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员工本身,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越高,显然对人才的吸引力就越大,也就越能留住优秀的人才。我国财务报告紧跟时代步伐,把维护员工权益纳入其中,本文对有关离职后福利会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及梳理,阐述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在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离职后福利会计问题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以具体案例来阐述理论所分析的内容,最后根据我国离职后福利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关键词 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离职后福利
目 录
1 引言 1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
2.1 离职后福利相关概念界定 1
2.2 离职后福利计划的分类 2
2.3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比较 3
3 我国离职后福利会计运用情况研究 4
4 新准则下离职后福利会计处理分析 5
4.1 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 5
4.2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及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金额变化 6
5 现行准则下离职后福利会计存在的问题 11
5.1 离职后福利计划种类单一 11
5.2 对折现率、归属期间等内容缺乏具体要求 12
6 离职后福利会计问题的对策 12
6.1 进一步完善离职后福利会计的核算 12
6.2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3
6.3 培养一批业务素质强的精算师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于职工薪酬的规定。中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上始终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引入离职后福利的内容,并将离职后福利细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在旧职工薪酬准则中已有相关内容及规定,所以新修订的职工薪酬准则的主要变化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在设定提存计划的基础上,提出设定受益福利计划,并对设定受益计划下福利义务的确认、计量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设定受益福利计划的引入使员工离职后福利的计算更加的全面具体。设定受益计划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职工薪酬对比上处于劣势的局面,减少了我国优秀人才流向国外的现象,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设定受益计划提出时间较短,没有经验可循,同时影响设定受益福利计划的因素较多,金额的计算比较复杂,这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国在离职后福利会计问题的研究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最主要的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较早,企业出现的时间也较早,所以受工业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走向城市,身份由农民工转变为企业职工。随着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劳动力年龄的升高,企业职工开始对未来离职后的生活来源提出质疑,即自己为企业提供服务直到退休,那么退休后企业是否会给予基本的养老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离职后福利问题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离职后福利问题研究上取得较大成果,尤其体现在养老金会计体系建立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养老金会计体系建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提出解决的对策,并将其补充到养老金会计体系中,此举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体系的完善。我国对于养老金会计研究工作进展比较缓慢,目前还属于初级阶段,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我国离职福利的内容上,尤其是养老金的计算等方面,并将其与成熟的国际会计准则对比,以达到完善国内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目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离职后福利相关概念界定
2014年出台的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充和细化。以下试图通过职工薪酬准则中四种薪酬的定义,对离职后福利,短期薪酬,辞退福利,及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加以区分。
a)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了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向职工承诺,在职工退休或是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企业愿意给职工提供的各种形式的福利报酬。比如养老金,失业保险等。
b)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对于在本企业提供劳动的劳动者在提供相关服务后,企业需要在年度报告期结束以后的十二个月内支付的员工工资,包括用于解除劳动关系的小额支付,但是职工因解除劳动关系而获得的补贴金额较大则不在短期薪酬核算范围之内。
c)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主要是企业在职工未到退休年龄,想提前解除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而给予的福利。辞退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制性的辞退,一般是企业在财务状况恶化,或是企业合并等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通过辞退员工的方式,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行;另一种情况是职工因为自身的发展等原因自愿接受企业的辞退。而离职后福利则是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或者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时,企业因为职工在工作期间提供的服务给予的福利,离职后福利强调的是企业为了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
d)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会计准则中对于长期职工福利的定义比较简单,即是除了以上三种薪酬以外的职工所能享受的其他薪酬计划,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和长期奖金计划等。
2.2 离职后福利计划的分类
a)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基金机构缴纳一定的金额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因此基金投资产生的投资风险由职工来承担。设定提存计划在核算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区分的标准即是看企业能否在年度报告期结束以后十二个月内完成所需金额的全部提存。一种情况是企业有能力按时全部提存,那么应将企业应当缴纳、暂时未缴纳的金额确认为负债;另一种情况是企业不具备按时缴纳全部提存金额的能力,则需要进行有别于上一种情况的会计处理。针对企业不能按时足额支付的情况,修订后的CAS9中引入了现值这一计量属性,企业可以通过选择适当折现率将提存金额进行折现处理,并将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率的确定与设定受益计划的折现率要求相同,一般采用期限与币值匹配的国债或收益稳定的公司债的市场收益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7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