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问题及对策研究(附件)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中小企业的经营融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又由于自身的资金不充裕、财务信息不透明、抵押物不足的特点,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融资。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历史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等方面入手,通过对比研究中日信用担保体系,提出改进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的理论研究 1
2.1基本概念 1
2.2 信用担保的相关理论 2
3我国信用担保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4
3.1我国信用担保模式发展历程 4
3.2我国信用担保模式现状 6
4我国信用担保模式存在问题 8
4.1宏观不利因素 8
4.2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不够完善 8
4.3 信用担保存在较大风险 8
4.4 信用担保手续繁琐,费用高昂 9
5日本信用担保模式的结构与运行经验 9
5.1日本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9
5.2 日本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结构与运作 10
5.3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实施效果 11
5.4 日本信用担保体系的成功经验与缺陷 12
6比较中日两国信用担保模式 12
6.1比较中日两国信用担保体系 12
6.2完善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中小企业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突出,这已经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普遍共识[1]。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意义重大。统计数据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就业人数、GDP创造等指标上都远超其他生产部门。自21世纪初,中小企业的运营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了大家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双创”号召鼓励人民创业创新。广大创业者对于中小企业融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信用问题的优化改良提出了更迫切的现实需要。
本文主要从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角度入手。目前大多数人认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难题在于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梳理了我国信用担保模式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信用担保模式的现状并参考日本信用担保模式,最后提出改进我国信用担保模式的建议。
2 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问题的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2011年6月,为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在该规定中,中小企业被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类。具体划分标准因行业而定,并综合考察从业人员数量、企业营业收入、资产额等指标。
2.1.2 信用担保的相关概念
信用担保是一种保障债权人债权实现的金融支持方式。信用担保属于第三方担保,其基本功能是保障债权实现,促进资金融通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流通。信用担保的实质是有偿使用第三方的信用来提高被担保者的信用等级,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引导资金合理配置[2]。以企业融通资金为例,信用担保是依法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以保证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担保,当企业无法履行债务时,担保机构承担企业的偿还责任。
信用担保机构凭借自身经济实力承担数倍于自身资产的担保责任,使信用担保具有信用的放大与杠杆作用。我国学者陈乃醒认为“在资金需求者抵押物品不足、信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信用担保实质上是发挥了抵押物的作用,通过它的介入可以弥补信用不足造成的金融堵塞。”
2.1.3 信用担保的类型
近年来,担保不断出现在新的业务中,担保的种类也随之越来越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信用担保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担保对象的不同,信用担保可以分为贷款担保、租赁担保、工程保证担保、来料加工担保、补偿贸易担保、票据担保和反担保几种。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发现反担保与再担保在实践中用途较广。此外,对于构建稳定科学的担保体系,反担保与再担保已经成为了合理高效的分散风险手段。为了下文的论述,在此对反担保和再担保进行简略的介绍。
再担保,是指为担保人设立的担保。当担保人不能独立承担担保责任时,再担保人将按再担保合同约定比例向担保人提供比例再担保或为担保机构提供一般连带责任担保。
反担保,又称为求偿担保,偿还约定书或反保证书,是指为保障人之外的担保人将来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
2.2 信用担保的相关理论
2.2.1 信用担保修正信息不对称理论
1970 年,乔治.阿克洛夫首先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论述了市场交易双方间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双方的利益失衡,进而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最后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通常,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更加充分的市场参与者总是比信息相对闭塞的市场参与者更居于主动、有利地位。不对称信息可能发生在交易双方签约之前,这种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效应。此外倘若不对称信息发生在签约之后,这种事后非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为了调节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产生了一种信用中介活动,该中介活动即为信用担保。
在信用担保中,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也存在着信息并不对称问题,具体而言即为债权人无法断定债务人是否有能力履约。出于风险的考虑,此时债权人应该不愿借与资金给债务人,此时借贷就无法完成。倘若此时出现第三方保证人,债权人对于保证人的财务状况是完全了解的(对保证人的履约能力是完全放心的),同时保证人敢为债务人提供信用担保,这样就可以促成借贷的完成。担保人因为专门经营类似的担保业务,积累了大量的担保经验并且凭借着专业的技术,使得担保人对于债务人的履约能力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正如上述情况,保证人充当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信用桥梁作用,保证人的参与使债权人与债务人信用不对称的情况发生了改变。信用担保的出现,降低了债务人筹集资金的难度,分散了债权人的信贷风险,利于充分利用债权人的信贷资金,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62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