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筹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研究
距“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已有五个年头,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建设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对其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在“一带一路”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掀起新一轮“走出去”浪潮,其中,中小企业在向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轨道驶入的同时面临着更多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筹资难的困境,其承担筹资风险的能力有限,因此正确认识与分析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成因并进行防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从中小企业筹资风险的种类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关键词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防范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筹资方式和风险 2
2.1 内部筹资及其风险 2
2.2 外部筹资方式及其风险 2
3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成因 4
3.1 从企业角度分析 4
3.2 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 5
3.3 从资本市场角度分析 6
4 基于筹资风险成因的防范对策 8
4.1 企业内部防范 8
4.2 金融机构完善制度 10
4.3 构建市场机制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如今,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对市场经济起积极促进作用。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刺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提升市场活力、缓和过渡时期的各种压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大企业相比,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只需花费较少的资金来进行经营管理,当企业进入市场后能够灵活应变各类情况;同时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尊崇以用户为主的经营理念,这就使得其能够有效的融入市场,对于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积极地应对,因此中小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基层主力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5000万家,创造了一半以上GDP,是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推动万众创新的基础力量。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中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群体,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息息相关,是促进社会稳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改革升级的重要力量。
作为市场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观基础,中小企业若想寻求更好的发展,向着大型企业进发,那么筹资就成为企业是否能够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然而,中小企业的家底不如大企业雄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先进的人才和技术,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只能承受较小的风险,这就限制筹资的规模,进而成为其发展路程上的一个阻碍。企业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是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地开发渠道筹集资金,并且要对资金来源是否可靠、能否持续获得以及其对公司经营是否会带来风险进行正确判断,尽可能花费较低的费用来获取连续不断的资金,这样才能抓住瞬息万变的投资机会。筹资的根本目的将资金合理地使用并从中获取收益,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筹资,但是筹资过程中蕴含各种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预测来规避风险,以免筹资风险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帮助其认清自身处境,优化企业结构,加强风险管控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在筹资过程中注重决策选择和成本消耗,以达到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快速周转。其次,作为债权人能够更清楚了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动态监控企业的信用额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达到从根源上降低投资风险,作出合理的信贷决策。最后,就是有助于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筹资活动进行有效的扶持,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企业筹资政策和更合理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改善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增强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
2 中小企业筹资方式和风险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筹资方式出现供我国中小企业选择,为了顺应市场发展,许多的新型筹资方式也是应运而生。企业筹资的渠道大体可以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种方式。其中外部筹资指企业通过外部进行筹资活动,主要有向金融机构或民间贷款、融资租赁等,而内部筹资则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即企业积累的留存收益、折旧、应收账款。与此同时,每种筹资方式都隐藏风险。
2.1 内部筹资及其风险
内部筹资是指企业对内部资金的有效利用,其中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形成的留存收益、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等都属于企业的原始累积,企业可以将这些内部沉淀资产归集,统一用于投资;而通过质押应收账款筹资也是促进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的重要筹资方式,包括产品销售的应收款项,证券投资应收的本利和,以及应收回的到期贷款。由于内部筹资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筹资花费的资金较少,对于资金储备量有限的企业来说,将优先选择这种模式来进行筹资活动,并且这种筹资方式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对于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然而,受限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财税压力大,同时还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未来收益能力的普遍不高,因此,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资金的运用,一旦内部资金链的断裂,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那么企业的生存将面临瓶颈。
2.2 外部筹资方式及其风险
外部筹资是指从除企业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得的资金。由于外部筹资来源较广,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避免了因为一种方式受限导致筹资活动一筹莫展的情况出现。
2.2.1 金融机构借款
目前,最传统、最普遍的筹资方式就是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中小企业通过贷款合同获得资金,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资金融通效果,又可以筹集长期资金,具有灵活性、方便性等特点。但是这种筹资方式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经营存在不确定性、管理能力不足、信用评级较低,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较大,在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很难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那么它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或者很难获得大额贷款。当企业的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时,就会产生资不抵债的情况,导致贷款不能如期偿还;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较低、经营风险较高,一旦其出现关门停业或合并的情况,中小企业首当其冲成为最受影响的贷款主体。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筹资方式和风险 2
2.1 内部筹资及其风险 2
2.2 外部筹资方式及其风险 2
3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成因 4
3.1 从企业角度分析 4
3.2 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 5
3.3 从资本市场角度分析 6
4 基于筹资风险成因的防范对策 8
4.1 企业内部防范 8
4.2 金融机构完善制度 10
4.3 构建市场机制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如今,在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中小企业对市场经济起积极促进作用。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刺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提升市场活力、缓和过渡时期的各种压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大企业相比,初创时期的中小企业只需花费较少的资金来进行经营管理,当企业进入市场后能够灵活应变各类情况;同时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尊崇以用户为主的经营理念,这就使得其能够有效的融入市场,对于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够积极地应对,因此中小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基层主力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5000万家,创造了一半以上GDP,是缓解就业压力、改善民生、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推动万众创新的基础力量。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中最具活力、规模最大的群体,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息息相关,是促进社会稳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改革升级的重要力量。
作为市场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观基础,中小企业若想寻求更好的发展,向着大型企业进发,那么筹资就成为企业是否能够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然而,中小企业的家底不如大企业雄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先进的人才和技术,中小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只能承受较小的风险,这就限制筹资的规模,进而成为其发展路程上的一个阻碍。企业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是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地开发渠道筹集资金,并且要对资金来源是否可靠、能否持续获得以及其对公司经营是否会带来风险进行正确判断,尽可能花费较低的费用来获取连续不断的资金,这样才能抓住瞬息万变的投资机会。筹资的根本目的将资金合理地使用并从中获取收益,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筹资,但是筹资过程中蕴含各种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预测来规避风险,以免筹资风险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从中小企业自身出发,帮助其认清自身处境,优化企业结构,加强风险管控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在筹资过程中注重决策选择和成本消耗,以达到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快速周转。其次,作为债权人能够更清楚了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动态监控企业的信用额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达到从根源上降低投资风险,作出合理的信贷决策。最后,就是有助于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筹资活动进行有效的扶持,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企业筹资政策和更合理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改善经济资源的宏观配置,促进经济有效运行,增强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1]。
2 中小企业筹资方式和风险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筹资方式出现供我国中小企业选择,为了顺应市场发展,许多的新型筹资方式也是应运而生。企业筹资的渠道大体可以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种方式。其中外部筹资指企业通过外部进行筹资活动,主要有向金融机构或民间贷款、融资租赁等,而内部筹资则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即企业积累的留存收益、折旧、应收账款。与此同时,每种筹资方式都隐藏风险。
2.1 内部筹资及其风险
内部筹资是指企业对内部资金的有效利用,其中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形成的留存收益、摊销固定资产折旧等都属于企业的原始累积,企业可以将这些内部沉淀资产归集,统一用于投资;而通过质押应收账款筹资也是促进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的重要筹资方式,包括产品销售的应收款项,证券投资应收的本利和,以及应收回的到期贷款。由于内部筹资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筹资花费的资金较少,对于资金储备量有限的企业来说,将优先选择这种模式来进行筹资活动,并且这种筹资方式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对于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然而,受限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财税压力大,同时还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未来收益能力的普遍不高,因此,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资金的运用,一旦内部资金链的断裂,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那么企业的生存将面临瓶颈。
2.2 外部筹资方式及其风险
外部筹资是指从除企业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筹得的资金。由于外部筹资来源较广,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避免了因为一种方式受限导致筹资活动一筹莫展的情况出现。
2.2.1 金融机构借款
目前,最传统、最普遍的筹资方式就是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中小企业通过贷款合同获得资金,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资金融通效果,又可以筹集长期资金,具有灵活性、方便性等特点。但是这种筹资方式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自身经营存在不确定性、管理能力不足、信用评级较低,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较大,在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很难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那么它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或者很难获得大额贷款。当企业的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时,就会产生资不抵债的情况,导致贷款不能如期偿还;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较低、经营风险较高,一旦其出现关门停业或合并的情况,中小企业首当其冲成为最受影响的贷款主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