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0200112193144]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区域差异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1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2
1.4.1研究思路 2
1.4.2研究框架 2
第2章 文献综述 4
2.1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4
2.1.1MM理论 4
2.1.2权衡理论 4
2.1.3代理成本理论 4
2.1.4融资优序理论 4
2.2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5
第3章 假设提出与实证研究设计 7
3.1 假设提出 7
3.2 样本选取及划分 8
3.2.1样本选取 8
3.1.2样本区域的划分 8
3.3 变量选取 9
3.3.1被解释变量 9
3.3.2解释变量 9
3.4 模型构建 10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1
4.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11
4.1.1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11
4.1.2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12
4.2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13
4.2.1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5
4.2.2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5
4.2.3中部地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5
4.3 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的结果分析 15
4.3.1各地区上市公司影响基本一致的因素 15
4.4.2地区上市公司影响有所差异的因素 17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18
5.1 总结 18
5.2 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公司的资本结构自从1958年MM定理被提出之后一直是公司金融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家在MM定理的基础上不断放宽假设,多方面地对公司资本结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很多相关理论,如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资本结构涉及诸多企业财务问题,如融资成本、融资方式、风险控制、现金流量等。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资金可以合理有效地运用,在优化过程中也可以建立一种约束与激励都可以发挥效力的治理结构,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也是相当重要的。
公司所处环境的差异会产生对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在我国,因为各地区的资源人力、地理交通以及国家政策不同,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地区差异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各地区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又将呈现怎样的特征?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1.2 研究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企业在金融发展与融资渠道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在地理环境、制度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分配等方面各区域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体系构成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时加入区域差异方面的研究拓展了其研究视角。而且现有的在区域差异方面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研究目标,所形成的一些可以对公司融资行为的经典解释也可能并不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因此,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时加入区域差异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1.3 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理论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通过对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且对不同区域的资本结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为了对各区域资本结构的现状具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本文将各区域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将运用SPSS20.0计量软件对建立的多元线性回顾模型进行估计与数据分析。本文将按照区域把我国上市公司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并对各地区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总结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在区域差异下表现出来的相同和不相同的特点,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1研究思路
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我国各区域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地区差异也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此类问题,本文先根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融资市场成熟度的差异程度,对区域融资渠道及选择进行了分析了解;基于此,将我国上市公司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采用2010-2013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各地区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进行分析,并通过选取公司规模、企业成长性、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非债务税盾、实际所得税税率、资产有形性、股权结构、宏观经济水平及年度虚拟变量10个指标,研究它们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最后将各区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它们进行比较研究。
1.4.2研究框架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本章对资本结构理论发展中的主要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梳理。之后又对我国不同区域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第三章,研究设计。明确了问题的提出,详细的介绍了变量选取和定义的原则,然后进行了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定性的假设,最终确定了样本的选取、数据的来源及数据分类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模型构建。
第四章, 实证检验过程和结果分析。首先对全部上市公司和东、中、西部各地区上市公司进行了资产负债率的描述性统计;然后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来探讨各地区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异同和基本特征。
第五章,对策建议。根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传统理论)、现代资本结构(MM理论及权衡理论)、新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后资本结构(主要为控制权理论)。
2.1.1MM理论
现代意义上的资本结构研究从MM理论开始。最初的MM理论假设在没有税收、交易成本、破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得出结论认为资本结构不影响公司价值。1963年,Modigliani和Miller加入了税收,得出公司的价值与负债率成正比。虽然MM理论的条件苛刻,结论脱离实际,但其重要性在于为以后的资本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区域差异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方法 1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2
1.4.1研究思路 2
1.4.2研究框架 2
第2章 文献综述 4
2.1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4
2.1.1MM理论 4
2.1.2权衡理论 4
2.1.3代理成本理论 4
2.1.4融资优序理论 4
2.2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5
第3章 假设提出与实证研究设计 7
3.1 假设提出 7
3.2 样本选取及划分 8
3.2.1样本选取 8
3.1.2样本区域的划分 8
3.3 变量选取 9
3.3.1被解释变量 9
3.3.2解释变量 9
3.4 模型构建 10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11
4.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11
4.1.1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11
4.1.2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12
4.2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13
4.2.1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5
4.2.2西部地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5
4.2.3中部地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5
4.3 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的结果分析 15
4.3.1各地区上市公司影响基本一致的因素 15
4.4.2地区上市公司影响有所差异的因素 17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18
5.1 总结 18
5.2 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公司的资本结构自从1958年MM定理被提出之后一直是公司金融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家在MM定理的基础上不断放宽假设,多方面地对公司资本结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很多相关理论,如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资本结构涉及诸多企业财务问题,如融资成本、融资方式、风险控制、现金流量等。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促使公司价值最大化,资金可以合理有效地运用,在优化过程中也可以建立一种约束与激励都可以发挥效力的治理结构,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也是相当重要的。
公司所处环境的差异会产生对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在我国,因为各地区的资源人力、地理交通以及国家政策不同,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地区差异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各地区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又将呈现怎样的特征?目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1.2 研究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区域企业在金融发展与融资渠道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这是因为在地理环境、制度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分配等方面各区域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体系构成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时加入区域差异方面的研究拓展了其研究视角。而且现有的在区域差异方面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研究目标,所形成的一些可以对公司融资行为的经典解释也可能并不适合我国上市公司。因此,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时加入区域差异是具有一定价值的。
1.3 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理论分析法、统计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理论分析通过对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且对不同区域的资本结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为了对各区域资本结构的现状具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本文将各区域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将运用SPSS20.0计量软件对建立的多元线性回顾模型进行估计与数据分析。本文将按照区域把我国上市公司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并对各地区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总结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在区域差异下表现出来的相同和不相同的特点,并对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1研究思路
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我国各区域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地区差异也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此类问题,本文先根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融资市场成熟度的差异程度,对区域融资渠道及选择进行了分析了解;基于此,将我国上市公司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进行比较研究,采用2010-2013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各地区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进行分析,并通过选取公司规模、企业成长性、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非债务税盾、实际所得税税率、资产有形性、股权结构、宏观经济水平及年度虚拟变量10个指标,研究它们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最后将各区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它们进行比较研究。
1.4.2研究框架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本章对资本结构理论发展中的主要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的梳理。之后又对我国不同区域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第三章,研究设计。明确了问题的提出,详细的介绍了变量选取和定义的原则,然后进行了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定性的假设,最终确定了样本的选取、数据的来源及数据分类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模型构建。
第四章, 实证检验过程和结果分析。首先对全部上市公司和东、中、西部各地区上市公司进行了资产负债率的描述性统计;然后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来探讨各地区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异同和基本特征。
第五章,对策建议。根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资本结构理论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传统理论)、现代资本结构(MM理论及权衡理论)、新资本结构(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后资本结构(主要为控制权理论)。
2.1.1MM理论
现代意义上的资本结构研究从MM理论开始。最初的MM理论假设在没有税收、交易成本、破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完美资本市场条件下,得出结论认为资本结构不影响公司价值。1963年,Modigliani和Miller加入了税收,得出公司的价值与负债率成正比。虽然MM理论的条件苛刻,结论脱离实际,但其重要性在于为以后的资本结构研究奠定了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74.html